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胰岛

胰岛 胰岛腺的分泌部分,是分腺中的不规则的细胞群。胰岛至少有三种细胞:A(或a2)细胞分泌糖素;B(或β)细胞分泌胰岛素;D(或δ或α1)细胞。胰岛这些细胞紧靠在毛细管上,所分泌的激素,通过毛细管壁渗入,有调糖代谢的作用。1、胰岛是分布于外分泌部腺间的分泌细胞团,遍布于的各部,分布不均,以尾最多。胰岛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个细胞,大的有数百个细胞。此外也有零分......
目录

胰岛的生理解剖

1、胰岛是分布于外分泌部腺间的分泌细胞团,遍布于的各部,分布不均,以尾最多。胰岛大小不等,小的只有几个细胞,大的有数百个细胞。此外也有零分泌细胞位于腺导管附近。人约有胰岛50万个,占腺体积的1~2%。胰岛外分泌部同源,由前肠尾端层伸出的发生。两个中的大部分上皮细胞成外分泌部;一部分细胞分在外分泌部,生成胰岛。近年有人提出,胰岛起源于胚胎早期移入原基的神经嵴细胞,但尚有争议。

2、胰岛由薄层网状纤维组成的被膜包被,但被膜并不完全。胰岛的细胞配布成索,细胞索间毛细管丰富。细胞比腺细胞小,呈多边,大小不等,胞质染色浅。核,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颗粒较密。用特殊染色法,在人和一些动物可区分出B细胞、A细胞和D细胞。电镜和免疫组织的研究还发现PP细胞和D1细胞。除C细胞外,已知其余几种细胞分泌肽激素,一系列者将它们列入APUD细胞系统,将它们列入分泌系统。它们的细胞器不发达,要特点是有分泌颗粒。各种细胞分泌颗粒的态和构造有其特点。

3、胰岛有丰富的有孔毛细管。近年有人发现,进入腺的动脉先到胰岛分成毛细管,再汇成静到外分泌部的腺间分成毛细管,组成胰岛-腺系统。胰岛到腺流含高浓度的胰岛素和糖素,对腺的外分泌活动起调作用。胰岛碱能和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前者可能促使B细胞分泌,后者促进A细胞分泌。

4、胰岛细胞的分泌受糖水平、肠道激素神经的调糖水平高时刺激B细胞分泌胰岛素,糖水平低时刺激A细胞分泌糖素。肠促胰酶素,糖素和抑多肽促进B细胞分泌。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抑制B和A细胞分泌。平时,迷走神经促使B和A细胞分泌少量激素,使糖保持正常的水平;交感神经兴奋时,对B细胞起抑制作用,对A细胞有促进作用,提高糖含量。

胰岛素的主要作用

胰岛要作用在肝脏肉及脂肪组织,控制着蛋白质、糖、脂肪三大养物质的代谢和贮存。

(1)对糖代谢的影响。能加速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即使糖的去路增加而来源减少,于是糖降低。

①加速葡萄糖的利用。胰岛素能提高细胞膜对葡萄糖的通透性,促进葡萄糖由细胞外转运到细胞,为组织利用糖提供有利条件,又能促进葡萄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外)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从而加速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并在糖元成酶作用下促进糖元和糖元的成和贮存。

②抑制葡萄糖的生成,能抑制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以及抑制甘油、乳酸和氨基酸转变为糖元,减少糖元的异生。

(2)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促进脂肪的成和贮存,抑制脂肪的分解。糖尿病时糖代谢障碍,脂肪大量动员,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在肝脏氧化至乙酰辅酶A,然后变为酮体,若酮体产生过多则出现酮血症胰岛素能抑制脂肪分解,并促进糖的利用,从而抑制酮体产生,纠正酮血症

(3)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促进蛋白质的成,阻止蛋白质的分解。

(4)胰岛素可促进钾离子和镁离子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可促进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及三磷酸腺苷(ATP)的成。

另外,葡萄糖在红细胞及细胞膜的进出,葡萄糖在小管的重吸收以及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要有细胞、脂肪细胞、肉细胞、细胞、脏和脏的细胞、睾丸细胞等。

胰岛素的相关适应症

1、胰岛素类似物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在发病时就需要胰岛素治疗,而且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约占糖尿病总人数5%。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式和服降糖药联治疗的基础上,如果糖仍然未达到控制标,即可服药物和胰岛素的联治疗。一般过较大量多种服药物联治疗后HbA1c仍大于7.0%时,就可以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新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该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对于糖较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服药物很难使糖得到满意的控制,而高糖毒性的迅速缓解可以部分减轻胰岛素抵抗和逆转β细胞功能,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高糖时可以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须应用胰岛素治疗:围手术期;出现严重的急性并发症或应激状态时需临时使用胰岛素度过危险期,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糖状态、乳酸酸中毒、感染等;出现严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足、重症糖尿肾病等;并一些严重的疾病,如冠病、管病、液病、病等;妊娠糖尿病及糖尿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标值时,需用胰岛素治疗,服降糖药。继发性糖尿病和特异性糖尿病人。

2、注射过量的不良反应

如果在治疗中注射胰岛素过量,会导致糖,中毒较轻时,要影响植物神经系统,表现为饥饿、眩晕、苍白、软弱和出汗,也可有震颤前区不适,面和四肢麻木头痛。当糖进一步降低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发音障碍复视震颤共济失调,随后昏迷和不同程度的惊厥,这种状态即所谓胰岛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即可致死。

胰岛素注射部位

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肉层的危险,捏起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3~4指的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肉层。这个部位最适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搭配的胰岛素。

另外,大腿外侧、上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部也是适注射胰岛素的部位。

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大腿注射,侧有较多的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

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5毫米)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部:部适注射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因为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很好地控制空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肉注射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肾上腺

下一篇 性腺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