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输尿管

输尿管 输尿管(拉丁语:Ureter)是位于腹膜外位的细长性管道,左右各一,约平第2椎上缘起自肾盂末端,终于膀胱。长约20~30厘米,平均管径0.5~1.0厘米,最窄处径只有0.2~0.3厘米。输尿管要作用是将脏所排泄的尿液排入膀胱输尿管有三个狭窄部:一个在肾盂输尿管处(输尿管起始处),一个在越过小盆入处,最后一个在进入膀胱壁的部。这些狭窄是结石块及坏死组织容易停留的部位。......
目录

输尿管

身体位置

输尿管左右各一条中端起于肾盂,在表面下降,跨越髂总动脉和静,进入盆腔,沿盆腔壁下降,跨越骶髂关节前上,在坐棘转折向,斜穿膀胱壁,膀胱

全长20-30厘米。输尿管的功能是输送尿液。

输尿管有三个狭窄:第一狭窄一个在肾盂输尿管处(输尿管起始处);第二狭窄在跨越髂动脉入小盆处;第三狭窄在穿入膀胱壁处。当结石随尿液下时,容易嵌顿在输尿管的狭窄处,并产生输尿管绞痛和排尿障碍

输尿管其走位置,可分为三部:①输尿管部②输尿管盆部和③输尿管索部。三个狭窄:①输尿管起始处;②跨越小盆入处;③斜穿膀胱壁处。

基本简介

输尿管位于腹膜后,为一肉粘膜所组成管状结构,上起自肾盂,下终止于膀胱三角。男性管长为27-30厘米,平均为28厘米;女性管长为25-28厘米,平均为26厘米。右侧短于左侧约1厘米。临床上将输尿管分为上、中、下三段,也可称为段、盆段、膀胱段:段自肾盂输尿管交界处,到跨越髂动脉处。盆段,自髂动脉膀胱壁。膀胱段,自膀胱膀胱粘膜、输尿管。 右侧输尿管段,在腹膜后沿前面下降,然后通过肠系膜部及回肠末端进入盆腔,其始部分,位于十二指肠下降部及横部后,在十二指肠和空回肠系膜之间。这一段输尿管,由索右结肠及回结肠管在其前面越过,在髂窝中则与阑尾相近。因此,盲肠后位的阑尾炎,常起右输尿管炎,在尿中可出现红细胞及脓细胞。输尿管盆段及膀胱段占据整个输尿管全长的一半,在髂总动脉通过盆腔边缘,然后在动脉腹膜之间达到膀胱底部,男性在管之后与管交叉进入膀胱输尿管膀胱段在进入膀胱时和膀胱成一钝性角度,然后斜向下,向通过膀胱壁层后,在膀胱三角区,输尿管外侧端。左右两个管彼此相约2.5厘米。输尿管粘膜和膀胱粘膜是彼此相连的,输尿管膀胱三角区亦是相连的。

组成结构

输尿管左侧输尿管前面为左结肠动脉,左动脉乙状结肠系膜所穿过,肠系膜动脉则在其侧与之平降入盆腔。女性输尿管的路径和男性相同,不过其毗邻组织有所不同。女性输尿管在跨过髂动脉后,从盆腔边缘沿着卵巢动脉侧进入盆腔,在盆腔再由动脉前面、卵巢动脉下面、动脉膀胱动脉侧走向中线,再沿着阔韧带基底部、子宫动脉侧及下面进入膀胱。在实盆腔手术或做子宫切除、结扎卵巢动脉子宫动脉时,最容易误伤该段输尿管输尿管管壁为三层组织所构成。最外系筋膜组织,包围着整个肾盂输尿管,其中有丰富的管和神经纤维;中间为三层肉,其外层为纵,中层为环;最里为粘膜层,与肾盂膀胱粘膜是连贯的。粘膜下层有丰富的网状淋巴管,是脏向下、膀胱向上感染的途径之一。

输尿管腔大小不一,其直径约为2~5毫米,有三个生理性狭窄部位,两个扩张部分。生理性狭窄部位: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其直径约为2毫米;过髂总动脉分支处约为3毫米;进入膀胱壁处约为1~2毫米。扩张部分在段,其直径约为6毫米,盆腔段约4毫米。

原理及治疗

液供应

上1/3输尿管动脉分支供应,中1/3由动脉、髂总动脉动脉子宫动脉供应,下1/3由膀胱动脉供应。这些分支到达输尿管后,分布在筋膜层并上下沟通,动脉网,然后再布到其他各层。因此做输尿管移植时,切断下1/3流,对移植部分液供应,影响并不甚大。 输尿管是随着动脉回流的。静通过粘膜下层回到筋膜层后由、髂、索、子宫膀胱等回流。

输尿管输尿管神经为自神经,来自神经丛,网状分布于输尿管结缔组织中,然后再进入肉层。神经细胞大多数再输尿管下端见到,少数在上端,中段则极少。由于输尿管的蠕动,可由类似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药物来改变,这些神经即使受伤,输尿管的蠕动也不受影响。

肾盂生理

肾盂输尿管要作用,是将脏所排泄的尿液膀胱。输送尿液的力量是滤过压及肾盂输尿管平滑收缩的作用。输尿管(ureter)是一对细长的性管道,起自孟,终于膀胱,成人输尿管长约25~30cm。 (一)输尿管的位置输尿管位于腹膜的后,沿前面下,越过小盆上缘,在此处右侧输尿管跨越右髂外动脉的前;左侧输尿管跨越左髂总动脉的前。它们进入小盆后,向前,斜穿膀胱壁,膀胱

(二)输尿管的生理性狭窄输尿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1个狭窄在输尿管起始处,即孟与输尿管的移部位;第2个狭窄在越过髂管处(相当于盆上水平);第3个狭窄在穿过膀胱壁处。尿路结石常被嵌顿于这些狭窄部位,起管壁平滑痉挛,发生剧烈的绞痛或出现尿路阻塞等症状

径分段

输尿管ureter为细长的性管道,左右各一,长度平均男性为26.5cm,女性为25.9cm,管径约为0.5~0.7cm。起自肾盂下端,终于膀胱输尿管有较厚的平滑层.可作律性的蠕动,使尿液不断地流入膀胱。如因结石阻塞而过度扩张,可产生痉挛性收缩而产生疼痛即绞痛。  输尿管径可分为段、盆段和壁段。输尿管肾盂下端起始后,在后壁腹膜的深面,沿前面下降。达小盆入处,左、右输尿管越过左髂总动脉末端和右髂动脉起始部的前面,此段称为段。从骼管入盆腔,先沿盆侧壁向下向后,越过盆壁神经的表面,约在坐棘水平转向前侧穿入膀胱底的外上角,这一段称为盆段。在女性,输尿管子宫颈的外侧,阴道穹侧部的上子宫颈约1.5~2cm,此处有子宫动脉横过其前上;在男性有管越过输尿管下端的前

输尿管膀胱底的外上角,向下斜穿膀胱壁,于输尿管 ureteric orifice膀胱,此部称为壁段,长约1.5~2.0cm。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压增高,将壁段压扁,管腔,可防止膀胱中的尿液返流入输尿管。由于输尿管的蠕动尿液仍可不断地进入膀胱。若壁段过短或其周围的组织发育不良时,也可出现尿返流现象。输尿管的狭窄部:①肾盂输尿管处;②与骼管交叉处;③壁段。这些狭窄处常是输尿管结石滞留的部位。

结石治疗

尿路结石是最常见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男性多于女性,约3∶1。近30多年来,中国上尿路(输尿管结石发病率明显提高。结石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多认为与代谢以及感染因素有症状症状是疼痛和血尿,极少数病人可长期无自觉症状

(一)疼痛:大部分患者出现痛或部疼痛。较大的结石,多为患侧部钝痛或隐痛,常在活动后加重;较小的结石,多平滑痉挛而出现绞痛,这种绞痛常突然发生,疼痛剧烈,如刀割样,向下部、外阴部和大腿侧放射。有时患者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严重者出现弱而快、压下降等症状。疼痛常阵发性发作,或可因某个动作疼痛突然终止或缓解,遗有部隐痛。

(二)血尿:由于结石直接损伤输尿管的粘膜,常在剧痛后出现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损伤程度有

(三)脓尿:输尿管结石并发感染时尿中出现脓细胞,临床可出现高热、痛。

(四)其它结石梗阻可积水、功能不全,有的病人尚可出现肠道症状贫血等等。

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要结石大小、部位、数状、一侧或两侧,有无尿流梗阻、伴发感染、功能受损程度、全身情况以及治疗条件等进具体分析,全面考虑。但当绞痛发作时,首先应该使症状缓解,而后再选择治疗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泌尿系统

下一篇 尿道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