涩肠止泻
基本内容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涩肠止泻英文名称:relieving diarrhea with astringents 定义:用具有收涩固涩作用的方药以达到止泻目的,治疗久泻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等病证的治法。 应用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治疗学(二级学科);内治法(二级学科)
中医固涩法之一。运用具有收涩作用的药物,治疗久泻或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的治法。又称涩肠法。适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久泻久痢不止,大便滑脱不禁之证。常用诃子、罂粟壳、赤石脂、乌梅、禹余粮等收涩药与肉桂、干姜、补骨脂等温补药配合使用。代表方剂如真人养脏汤、桃花汤、四神丸等。如久泻久痢,气血不足,宜用真人养脏汤;如久痢不愈,证见下痢脓血,色暗不鲜,宜用桃花汤;证见五更泄泻,腹痛,腰膝酸软,宜用四神丸。临床使用该法时,凡腹泻或痢疾初起实邪,积滞未去者忌用。
"hasImageCarousel":null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