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布韦
历史沿革
古代时期
津巴布韦是南部非洲重要的文明发源地,在中世纪时代,该地曾存在一个绍纳人(Shona,属于班图(Bantu)族的一支)建立的文明,并且遗留下不少文化遗迹,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大津巴布韦古城(也是津巴布韦的命名由来),以此城为首都的穆胡姆塔巴帝国(Munhumutapa Empire)通过与来自印度洋岸的回教商队贸易,在11世纪时渐渐强盛,利用当地生产的黄金、象牙与铜矿等重要物资,交换来自波斯湾地区的布料与玻璃等生产品,15世纪时,已经成为非洲南部最大的邦国。
绍纳文明的强盛在19世纪时迈入尾声,1837年时,绍纳人被属于祖鲁族的恩德贝莱人(Ndebele)征服,而来自英国与来自南边的波尔人(荷裔南非人)开始逐渐蚕食这个地区。
殖民地时期
1888年,英国殖民者赛西尔·罗兹从恩德贝莱国王手上取得他们领土内的采矿权,随后在1889年替英属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取得这里的领土权,并且在1895年时正式建立殖民国家“罗得西亚”,这一名称是以罗兹的名字命名的。
1896年到1897年,绍纳人和恩德贝莱人开始武力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爆发津巴布韦第一次解放战争,约有450名白人被打死。罗得西亚在1911年时分开成为北罗得西亚(今日的赞比亚)与南罗得西亚,后者在1922年时成为一个英属自治殖民地,就是今日的津巴布韦。
1953年时,英国不顾非洲人民的反对,将南北罗得西亚以及尼亚萨兰(今马拉维)联合成为一个联邦,命名为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Federation of Rhodesia and Nyasaland,简称罗尼联邦)。在三地人民的反对下,特别是尼亚萨兰的反对下,联邦于十年后的1963年解散。
罗尼联邦解散后不久,1965年11月,南罗得西亚总理伊安·史密斯(Ian Smith)单方面宣布该国脱离英国的管辖独立,成立南罗得西亚国,但这份声明并不受境内大部分由北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所控制的黑人族群所认可。负责托管这地区的英国声称此独立宣言是种叛乱行为不予承认,但也没有实际使用武力来恢复控制权。
国家独立
在1966年至1968年的国际斡旋工作失败后,英国要求联合国对罗得西亚进行经济制裁,但一意孤行的白人政权仍然在1970年时宣布成立共和国政体,也没有获得任何国际上的承认。
在白人执政的这段期间,津巴布韦境内的黑人团体一直在进行激烈的游击战试图推翻当权者。1978年,在国际制裁与黑人武装运动的交相夹击下,白人政府终于被迫与包括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ZAPU)及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在内的诸多黑人势力签订了协约,共同推派卫理公会主教穆佐列瓦(Abel Tendekayi Muzorewa)担任津巴布韦罗得西亚临时政府的首相。
在英国的监督下,黑人游击组织终于愿意卸除武装结束内战,在1980年时举行了该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民主选举,虽然穆佐列瓦有原本罗得西亚白人政权与南非政府的支持,但却在本国大部分的黑人族裔中缺乏信赖,他的过渡政府并没有在大选中获得持续执政的机会,而是由罗伯特·穆加贝(Robert Mugabe)与他领导的津巴布韦非洲国家联盟(ZANU)获得了3月国会大选的多数票,取得政权。
独立建国
在国家政权顺利转移到黑人政府的手上之后,于1980年4月18日津巴布韦共和国正式独立建国。1980年4月18日半夜,罗得西亚变成了独立国家津巴布韦。英国王子查尔斯向新当选的津巴布韦总统坎南·巴纳纳牧师呈交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的准许殖民地独立的文献。
当绿、黄、黑、红色相间的国旗代替了英国国旗的时候,黑人们庆祝多年来为获得大多数人统治所进行的斗争的结束。穆加贝在任津巴布韦首届黑人多数政府总理的仪式上宣了誓,104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了庆祝。穆加贝在当天天的讲话中强调了津巴布韦黑人与白人团结一致的重要性。在此之后穆加贝连续赢得多次竞选,一直持续执政至今。
虽然津巴布韦的国政已经转移到了黑人族裔的手上,但是穆加贝总统通过暴力将欧裔的土地没收。20世纪末期,动摇经济,许多基础民生需求匮乏。2000年开始,津巴布韦政府以白人所持有之土地系在殖民时代从黑人原住民手中非法取得为理由,进行土地改革,强制没收大部分白人拥有的土地。此举造成境内大量白种农人出走,经济陷入混乱。
2002年,穆加贝再次获得连任。反对党与劳工组织纷纷发动罢工与抗争,要求穆加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则以军警部队镇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首的资金援助债权国,控告穆加贝政权藐视人权与在大选中舞弊,纷纷搁置援助计划。而英联邦则在2002年时宣布对津巴布韦停权一年处分,2003年,IMF也停止津巴布韦加盟国的资格,英联邦采取了无限期停权的措施。
2008年大选投票在平静的气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对党民主改革运动党(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领先,可望终结执政28年的穆加贝政权。然而穆加贝并不愿意认输,阻止选举委员会公布开票结果,还扬言反对党宣布胜选将视同政变处理。
2008年9月15日,在南非总统姆贝基的调解下,津民盟、民革运茨万吉拉伊派和民革运穆坦巴拉派签署组建联合政府的《全面政治协议》。
2009年2月13日,津联合政府成立。穆加贝继续担任总统,茨万吉拉伊任总理,民革运穆派总裁穆坦巴拉、茨派副总裁库佩任副总理。津联合政府成立以来运转正常,国内局势基本稳定。根据《全面政治协议》和津两党三方约定,联合政府任期2年,到2011年2月期满,津应在制定新宪法后举行大选。
2013年初,新宪法草案出台。3月16日津就该草案举行全民公投。3月19日津选举委员会宣布草案以94.5%的得票率通过公投。5月22日,穆加贝总统签署该宪法,标志着津独立后第二部宪法诞生。
2013年7月31日,津举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三合一”选举。穆加贝以61%的得票率击败茨万吉拉伊(得票率约为34%),当选津新一届总统,穆领导的民盟获得众议院2/3以上议席。茨万吉拉伊及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质疑大选公正性,非盟、南共体和主要非洲国家均认为大选和平顺利、合乎程序。8月22日,穆加贝总统宣誓就职。9月11日,津新一届政府成立。
行政区划
2004年2月全国行政区划调整,由8个省增加到10个省,各省的名称分别为:马尼卡兰(Manicaland)、东马绍纳兰(Mashonaland East)、中马绍纳兰(Mashonaland Central)、西马绍纳兰(Mashonaland West)、马旬戈(Masvingo)、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 North)、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 South)、中部(Midlands)、哈拉雷(Harare Province)和布拉瓦约(Bulawaya Province)。
主要城市:哈拉雷、布拉瓦约、穆塔雷、奎鲁、奎奎、卡多马、万盖、马欣戈、奇诺伊、马龙得拉。
名称 | C2002.8.18 | 面积(km2) | 首府 | CC2002 |
布拉瓦约Bulawayo | 676,787 | 465 | 布拉瓦约Bulawayo | 676,787 |
哈拉雷Harare | 1,903,510 | 886 | 哈拉雷Harare | |
马尼卡兰Manicaland | 1,566,889 | 36,459 | 穆塔雷Mutare | 153,000 |
中马绍纳兰Mashonaland Central | 998,265 | 28,347 | 宾杜拉Bindura | 21,167(CC1992) |
东马绍纳兰Mashonaland East | 1,125,355 | 32,230 | 马隆德拉Marondera | 46,000 |
西马绍纳兰Mashonaland West | 1,222,583 | 57,441 | 奇诺伊Chinhoyi | 55,000 |
马斯温戈Masvingo | 1,318,705 | 56,566 | 马斯温戈Masvingo | 58,000 |
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 North | 701,359 | 75,025 | 布拉瓦约Bulawayo* | |
南马塔贝莱兰Matabeleland South | 654,879 | 54,172 | 关达Gwanda | 10,565(CC1992) |
中部Midlands | 1,466,331 | 49,166 | 圭鲁Gweru | 137,000 |
首都
哈拉雷(Harare),人口187万。9~11月气温16~32℃,4~8月气温为7~21℃。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津巴布韦位于非洲东南部内陆,维多利亚瀑布、赞比河(Zambesi River)、赞比西河上游的卡里巴水坝(Kariba Dam)与大坝拦阻河水积蓄而成的卡里巴湖共同围成津巴布韦北边的疆界,与赞比亚相邻。
津巴布韦的东边国界全部与莫桑比克相邻,西南为博茨瓦纳,南境则有一部分与南非相连,以林波波河(Limpopo River)为界。面积约39.1万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东部边境为山地,其他分属三级阶梯状高原,海拔800~1,500米。全境最高点2,592米。北部属赞比西河流域,南部属林波波河和萨比河流域。
气候特征
大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均气温22℃,10月份温度最高,达32℃,7月份温度最低,约13~17℃。年降水量从西南向东北,由300毫米递增到1,250毫米。
水系分布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丰富,有煤、铬、铁、石棉、金、银、锂、铌、铅、锌、锡、铀、铜、镍、钻石等。煤、铁、铬、石棉等矿藏以量多质好饮誉世界。煤蕴藏量约270亿吨。铁蕴藏量约2.5亿吨。铬和石棉的储量均很大。水力资源贫乏。工业用林面积11.5万公顷。
国家象征
国名
津巴布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Zimbabwe)简称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在1980年之前原本称为南罗得西亚(Rhodesia),这名字源自于替英国在这地区建立殖民地的塞西尔·罗兹(Cecil Rhodes)。首都哈拉雷原名索尔兹伯里(Salisbury),是罗兹在1890年时建立的贸易集散城市。
津巴布韦在班图语中意为“石头城”,境内已发现200多处“石头城”遗迹,其中“大津巴布韦遗址津巴布韦”最为著名。
国旗
津巴布韦国旗启用于1980年4月18日。左为一黑边白地三角形,中有一红星,星上有津巴布韦鸟。自上而下为绿-黄-红-黑-红-黄-绿共七条横带。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
靠旗杆一侧为带黑边的白色等腰三角形,正中一颗红色五角星,星内有一只津巴布韦鸟,白色象征和平,五角星代表国家和民族的良好愿望,津巴布韦鸟是该国特有的标志,也是津巴布韦和非洲国家古老文明的象征;右侧为七道平行横条,黑色居中,向上下两边依次均为红、黄、绿色。
黑色代表占人口多数的黑人,红色象征人民为争取独立而洒的鲜血,黄色象征矿产资源,绿色代表国家的农业。
国徽
津巴布韦国徽呈盾形。在银白色石头城周围有辽阔丰美的草场;城堡上面蓝白相间的波浪条纹象征给津巴布韦带来生机、希望、繁荣的河流。
在中央的盾徽上端,黄、绿相间的花环,分别代表矿业和农业;锄头与步枪的结合,便是军民的结合。
盾徽两侧各有一头非洲羚羊,黑色斑纹代表津匹布韦各个民族。盾微底部的大地上,结满了麦穗、棉花、玉米,一片乐融融的丰收景象,讴歌世世代代的生存环境。
国徽底部的白色饰带上写着津巴布韦格言:“团结、自由、工作”。
国言
“团结,自由,工作”(英语:Unity, Freedom, Work)
国鸟
人口民族
截止至2014年,津巴布韦人口共有1306万。主要有绍纳族(占84.5%)和恩德贝莱族(占14.9%)。官方语言为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58%的居民信奉基督教,40%信奉原始宗教,1%信奉伊斯兰教。
政治
宪法
首部宪法于1979年12月在英国主持下由津巴布韦各主要党派在伦敦兰开斯特大厦举行的制宪会议上制订,独立时开始生效,后经数次修改。宪法规定津实行总统内阁制。2005年,国民议会通过第17号宪法修正案,增设参议院,规定津议会实行两院制。2007年,津议会通过第18号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由6年改为5年,与议员任期相同;总统、议会和地方政府选举同时举行,并对议会议席数量和产生方式进行调整。根据2008年9月15日津两党三方签订的分权协议,津议会于2009年2月通过了第19号宪法修正案,确立联合政府的框架结构,并将在津联合政府成立两年内完成制定新宪法。2013年3月,津新宪法草案顺利通过全民公投,并于5月经穆加贝总统签署生效。新宪法对总统权力予以限制,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十年后生效),总统作出解散议会等重大决定须经议会三分之二多数通过等。
议会
本届议会于2018年7月选举产生,9月3日就职。众议院有270个议席,其中民盟占179席,民革运联盟占88席,民革运茨派占1席,爱国先锋党占1席,独立议员1席。众议长雅各布·穆登达(民盟),2013年9月就任,2018年9月连任。参议院共有80个议席,民盟占34席,民革运联盟占25席,民革运茨派占1席,酋长18席,残疾人代表2席。参议长迈布尔·奇诺莫娜(民盟,女),2018年9月就任。
政府
实行总统内阁制,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2018年9月组成新一届内阁,目前主要成员如下:总统埃默森·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副总统康斯坦丁诺·奇温加(Constantino Chiwenga),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长穆苏利·恩库贝(Mthuli Ncube),国防和老兵部长奥帕·穆欣古里(Oppah Muchinguri),地方政府部长朱利·莫约(July Moyo),外交和国际贸易部长弗雷德里克·沙瓦,公共服务、劳工和社会福利部长保罗·马维马,工商部长塞克赛·恩曾扎(Sekesai Nzenza),内政和文化遗产部长卡赞贝·卡赞贝(Kazembe Kazembe),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部长阿蒙·穆尔维拉(Amon Murwira),基础教育部长凯恩·马泰马(Cain Mathema),土地、农业、水资源、文化和农村重新安置部长安克希斯·马苏卡(Anxious Masuka),矿业部长温斯顿·奇坦杜(Winston Chitando),能源和电力开发部长苏达·泽木(Soda Zhemu),交通和基础设施发展部长菲利克斯·姆霍纳(Felix Mhona),新闻、宣传和广播服务部长莫妮卡·穆茨万古瓦(Monica Mutsvangwa),信息通讯和邮政部长詹凡·穆斯韦雷(Jenfan Muswere),环境、旅游和接待行业部长曼加利索·恩德洛武(Mangaliso Ndlovu),青年、体育、艺术和娱乐部长柯丝蒂·考文垂(Kirsty Coventry),卫生和儿童福利部长康斯坦丁诺·奇温加Constantino Chiwenga)(兼),司法和议会事务部长齐扬比·齐扬比(Ziyambi Ziyambi),妇女事务、社区和中小企业发展部长西滕比索·尼奥尼(Sithembiso Nyoni),国家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部长丹尼尔·加尔韦(Daniel Garwe),国家安全部长欧文·恩库贝(Owen Ncube)。
政要
埃默森·姆南加古瓦:总统、民盟主席兼第一书记。1942年9月生。早年参加津民族独立斗争。1980年津独立后,历任国家安全部长,司法、法律和议会事务部长,代理财政部长,众议长,农村住房与社会和谐部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等职。2014年12月起任副总统兼司法部长、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2017年10月至11月,先后被解除司法部长、副总统、民盟副总统兼第二书记职务,并被开除党籍。津政局突变后,于11月19日恢复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职务。24日,接任总统。12月,出任党主席兼第一书记并成为2018年大选民盟总统候选人。2023年8月26日,津巴布韦选举委员会宣布,姆南加古瓦在总统选举中以52.6%的得票率获得连任。
康斯坦丁诺·奇温加:副总统、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1956年7月生。1973年加入民盟。曾在赞比亚和坦桑尼亚接受军事训练。1978年,任民盟最高军事指挥部副政委。1981年起历任津陆军旅长、陆军司令部后勤局局长、陆军参谋长、陆军司令。2004年出任国防军司令,晋升上将。2017年12月卸任国防军司令并退出现役,出任副总统兼国防与老兵部长、民盟副主席兼第二书记。2018年9月连任副总统。
法案
背景分析
为配合津本土化法案(Indigenisation and Economic Empowerment Act, 2007)的落实,津政府公布了本土化进程法规(Indigenisation and Economic Empowerment General Regulations, 2010)。法规的公布拉开了土化法案进入实施阶段的序幕,在各方面引起较强反应,对外商在津投资产生了较大影响。
实施情况
津政府于2010年2月份公布了本土化进程法规后,即要求所有相关企业于2010年3月30日前即法案生效后45天内提交本土化进程计划书。而新设立的企业必须在60天内提交本土化进程计划书。部长在收到“计划书”45天内给予批复。
由于企业提交本土化进程计划书不积极,政府又一再将最后期限推迟至2010年6月30日、9月30日。一些主要投资企业如FBC,MBCA,ABC,Zimplats,Bindura Nickel,Mimosa Gold Mine,La Farge Cement,Sisk Construction,OK Zimbabwe,Delta Beverages,Econet,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等公司不得不提交了本土化进程计划书,但大多数是申请豁免或延期执行。而在津金融业行动多数呈观望态度。
政变
2017年11月初,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解雇了被认为是总统接班人并得到了军方支持的副总统姆南加古瓦的职务。
2017年11月15日,津巴布韦军方逮捕了该国财政部长伊格内修斯·琼博(Ignatius Chombo),此前他曾试图在总统穆加贝周围铲除“犯罪分子”,称这些人造成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损害。在穆加贝的妻子格雷斯(Grace)领导下的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中,琼博(Chombo)是“G40”派系的主要成员,该党派一直在争取接替93岁的总统。
2017年11月15日,据《纽约时报》报道,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军方扣留,军方称可视其为政变。
2017年11月15日,BBC报道称,军队日前已经接管了津巴布韦的国家电视台(ZBC)总部。
2017年11月19日,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被解除执政党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领导人职务,前副总统姆南加古瓦(Emmerson Mnangagwa)被任命为新的领导人。
2017年11月21日,津巴布韦议会宣布,穆加贝辞去总统职务。
2017年11月22日,埃默森·姆南加古瓦被推选为新总统。
司法机构
津全国司法首脑为首席大法官,也是宪法法院和最高法院的首脑,由总统任命。现任首席大法官戈弗雷·奇迪奥西库(Godfrey Chidyausiku),2001年8月就职。司法系统由以下法院组成:宪法法院、最高法院、高等法院、劳工法院、行政法院、地方法院、习惯法法院等。总检控官约翰内斯·托马纳(Johannes Tomana)。
政党
(1)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Zimbabwe African National Union-Patriotic Front):简称民盟,津独立以来执政至今。1963年8月8日成立,1987年与津巴布韦非洲人民联盟合并,仍称津巴布韦非洲民族联盟—爱国阵线,约有300万党员。党的宗旨是“建立和保持一个依据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实际的社会主义社会,并为实现经济独立、繁荣和平均分配国家财富创造条件”。2017年12月,民盟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姆南加古瓦出任党主席兼第一书记。同月,奇温加、莫哈迪出任副主席兼第二书记。
(2)争取民主变革运动(Movement for Democratic Change):简称民革运,最大反对党。约有120万党员。1999年9月在哈拉雷成立,得到大部分城镇居民和一些白人的支持。2001年以来,其候选人先后当选马旬戈、布拉瓦约、哈拉雷等市市长。在2002年3月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其候选人获得42%的选票。2005年下半年,民革运在是否参加参议院选举问题上陷入内部纷争,并于2006年初分裂为“参选派”和“抵制派”。两派均自称民革运正统,分别选举各自的组织机构。“抵制派”主席为摩根·茨万吉拉伊(Morgan Tsvangirai)。“参选派”主席原为亚瑟·穆坦巴拉(Arthur Mutambara)。2011年1月,该派举行全国代表大会,选举该党原秘书长、联合政府工商部部长纽比为新主席。此后,“穆派”改称为“钮派”。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民革运茨派举行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茨万吉拉伊连任党主席。2018年2月,茨万吉拉伊去世,茨派原副主席查米萨联合穆祖瑞等党内大佬,完成党内力量整合。同年3月,查米萨被任命为茨派主席。但另一名茨派原副主席库佩不承认查米萨领导地位,并继续使用茨派党徽。2018年7月大选前,查米萨领导茨派联合钮派等其他6个小党,组成民革运联盟并成为该联盟总统候选人。在总统选举中,查米萨以44.3%的得票率位居第二。2021年1月民革运举行特别党代表大会,道格拉斯·姆旺祖拉(Douglas Mwonzora)当选新任总裁。
经济
概况
自然资源丰富,工农业基础较好,正常年景粮食自给有余,曾为世界第三大烟草出口国。2000年以来,因实施“快速土改计划”受到西方制裁,经济大幅缩水。外汇、燃油和生活必需品短缺,通货膨胀率激增,大量人口涌入邻国。2008年3月后,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至当年年底经济基本崩溃,财政、金融和税收等关键部门基本停止运转,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几近瘫痪。2009年2月,联合政府成立后,经济形势有所好转。2016年以来,经济困难加剧,流动性严重短缺。2017年12月,姆南加古瓦政府成立后,努力建设“经济新秩序”,但仍面临诸多困难。2019年以来,受风灾和旱灾影响,经济陷入萎缩。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贸易、旅游、投资降幅较大。
国内生产总值 | 197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1322美元 |
经济增长率 | -4.4% |
货币名称 | 津巴布韦元 |
通货膨胀率 | 595% |
外债总额 | 130亿美元 |
工矿业
工业门类主要有金属和金属加工、食品加工、石油化工、饮料和卷烟、纺织服装、造纸和印刷等。工业从业人口约占总劳力的15%,矿业从业人口约占4.5%。制造业持续衰退,2007年制造业生产能力普遍不及30%。采矿业由于通货膨胀率过高导致成本增加,金、镍、煤、铬、铂金等主要矿产品产量均有较大下降,2008年,受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及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多数矿业企业已停产。2009年2月联合政府成立后以来,矿业开始恢复。2011年矿业产值同比增长26%。
农牧业
主要生产玉米、烟草、棉花、花卉等,畜牧业以养牛为主。耕地面积3328万公顷,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2000年以来,农业持续萎缩。受烟草出口价格降低和土地改革等因素影响,烟草产量从2007年的7.7万吨降至2008年的4.6万吨,创历史新低。联合政府成立后,农业生产逐步恢复。2011年农业产值同比增长7.4%,烟草产量13.3万吨,玉米、花卉、大豆等产量较往年略有上升。受干旱影响,2015年和2016年粮食作物出现大面积歉收。2017年农业虽获得丰收,但缺粮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2018年谷物产量估计下降24%左右,但烟草产量创近年来新高。2019年受飓风“伊代”和旱灾影响,农业产值下降8%。2020年降水增加,农业生产面临有利条件,粮食紧张有望在一定程度缓解。
旅游业
旅游业曾发展较快,20世纪90年代接待游客人数一度年均增长20%,同期旅游收入增加25%。1999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收入达100亿津元,成为津主要创汇部门。津劳动力总数中有4.5%从事旅游业,另有4%从事与此相关行业。全国有70多家星级旅馆。最著名的风景点为维多利亚瀑布,还有26个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保护区。
2008年1-6月,赴津旅游人数降至约53万人,较2007年同期下降了58%。2009年游客人数恢复至200万人。2011年,津旅游业产值同比增长10%,津与赞比亚定于2013年8月联合举办第20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会。2013年8月,津与赞比亚联合举办第20届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较大,萎缩严重。
财政金融
津自2008年3月发生选举争议后,经济持续下滑,财政状况不断恶化。由于缺少资金,政府公共服务体系曾一度瘫痪。2009年津财政预算总额为10亿美元,联合政府成立后,财政状况有所改善。截至2012年底,津外债总额约为88亿美元。
津巴布韦正经历恶性通货膨胀,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指责西方发达国家对津巴布韦实施包括冻结援助贷款和冻结津巴布韦在西方的存款和资产的经济制裁,而这些制裁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而穆加贝的反对者则认为穆加贝推行的土地改革,政府对价格的控制不力,以及艾滋病流行等因素是造成当前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并称津巴布韦正面临独立以来最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
2009年下半年起,经济开始转好,津巴布韦政府宣布,将100万亿后去除14个0.改为1元。
2011年,被评为世界上通货膨胀最高的国家。
对外贸易
1991年开始推行贸易自由化后,外贸有较大幅度增长。但,因经济形势恶化,外贸也深受影响。主要出口烟草、黄金、铁合金,主要进口机械、工业制成品和化工产品。
约与27个国家或地区有贸易关系。主要进口国为(2009年):南非(60.9%)、中国(5.7%)、博茨瓦纳(3.7%),主要出口国(2009年):刚果(金)(12.8%)、南非(11.5%)、博茨瓦纳(11.4%)、中国(7.9%)。2012年出口额约为33亿美元,进口额约为47亿美元。(资料来源:2013年6月《经济季评》)
2020年出口额约为42亿美元,进口额约为46.5亿美元。(资料来源:伦敦经济季评)
外国资本
独立时在津外资约25亿津元(按当时比价,约合40亿美元),占全国资本总额的62.5%。独立后10年,政府在实际做法上限制外资。1991年实行经济调改后采取措施吸引外资。外资约占全部资本的四分之一,其中英国居首位,约有400家在津英资公司,资本约4亿英镑。南非居第二位。1995年资本净流入5.02亿美元。
1999年开始,流入外资逐年减少,2001年仅为500万美元。2002年,由于经济形势恶化,资本流动发展为净流出3.47亿美元。2009年联合政府成立后,外国直接投资增加至15亿美元。2011年,津吸引外国直接投资1.25亿美元。
外国援助
1980年至2000年,津获外援情况:世界银行13亿美元,日本和德国各7亿美元,英国4.75亿英镑,非洲开发银行和非洲开发基金4.73亿美元。2000年,欧盟向津小型项目赠款1900万欧元。2001年,津接受外国官方发展援助1.59亿美元。2002年起,国际金融机构和西方主要国家停止向津提供除粮援等人道主义援助外的其他援助。
2008年3月津发生选举争议及8月爆发霍乱疫情以来,国际社会加大了对津人道援助。2009年,津接受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总额为6.16亿美元。2014年11月,欧盟解除对津发展援助限制。2017年12月津新政府成立后,欧盟先后承诺向津提供两笔共3200万美元援助。
文化
风俗
法律允许“一夫多妻”制。津农村地区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农村村社的传统社会,酋长和头人是农村村落的领导人。绍纳族的酋长和头人按兄终弟继,然后再长房长子的继承顺序。恩德贝莱族社会的酋长和头人按父死子继的顺序。酋长和头人管辖其领地和人民,拥有一定的神权和世俗权力,在农村地区影响较大。
随着津与外界交往日多,城镇中的津巴布韦人开始崇尚“新风尚”,一夫一妻的家庭越来越多,农村传统风俗习惯也在逐渐改变。但在农村地区,婚姻关系和财产继承仍带有较明显的原始社会的遗风。
由于津农业传统影响深厚,津人民非常看重牛、羊等家畜在其生活的作用,把它们视为婚丧、生日和馈赠外宾的至高礼物。例如,1996年,穆加贝总统举行婚礼,穆家乡人民以牛羊作为穆的结婚贺礼。
凡遇到喜庆节日,妇女均会穿上民族盛装,载歌载舞,气氛非常活跃。
礼节
津巴布韦人受教育程度在非洲国家中较高,比较注重礼节,待人彬彬有礼,热情友好,对老人、妇女尊重谦让。无论在任何场合,津巴布韦人均注意语言美,即便见到不认识的人也会主动问候。
在社交场合,津巴布韦人多采用握手的方式问候致意;见到非常熟悉的朋友,也会热情拥抱,相互左右各亲吻一下对方的面颊,但这仅是礼节性的。妇女见到长者或尊贵客人时一般下蹲请安。
津巴布韦人有见面送礼的习惯,礼物种类繁多,有当地土特产、牛、羊以及津石雕、铜版画等。客人在接到礼物后,应表示感谢,然后交换礼物。切忌拒绝对方的礼物,因为津巴布韦人认为,拒绝礼物是对对方极大的不尊重。
津巴布韦人的主食称作“萨杂”,即用白玉米面熬成的糨粥,加以牛肉、鸡肉、猪肉和蔬菜。过去,黄玉米仅被用作饲料,食用的人逐渐增多。部族或个人禁食其崇拜的图腾类食物。
宗教
津巴布韦人性情温和、善良、友好。约55%的人口信奉基督教,他们又分属不同的教派。其中,罗马天主教信徒最多,逾80万,因为它除保留基督教的特征外,汲取了较多的当地文化。穆加贝总统就信仰罗马天主教。其次是卫理公会、英国圣公会、荷兰改革教会等。
除上述由西方传入的教会之外,在津巴布韦,至少还有130个黑人教派,其中,信徒最多的是1932年成立的瓦波斯托里教。
在津农村中,相当多黑人信奉本地原始宗教。津传统的原始宗教认为,人死后,灵魂离开躯体,人们只能通过巫师或酋长与祖先联系,祖先则通过巫师给病人治病或发出各种指示或警告。津大部分部族还保持着图腾崇拜的传统,部族和个人崇拜不同的图腾,以此作为各自的标记。图腾对象很多,包括鸟兽、家畜等。
节日
新年:每年1月1日
罗伯特·加布里埃尔·穆加贝国家青年节:每年2月21日
独立日(国庆日):每年4月18日(1980年)
劳动节:每年5月1日
非洲日:每年5月25日
英雄日:每年8月11日
武装力量日:每年8月12日
国家团结日:每年12月22日
圣诞节:每年12月25日
军事
津国防军于1980年建立,是由原民盟、人盟游击队和白人政权军队整编而成。实行志愿兵役制。最高军事决策机构是国防委员会。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津国防军下设陆军和空军两个军种。总兵力4万人,其中陆军3.5万人,空军5000人。现国防军司令菲利普·西班达(Philip Sibanda)上将,陆军司令埃德扎·齐蒙约(Edzai Chimonyo)中将,空军司令埃尔森·莫约(Elson Moyo)中将。
交通
以铁路、公路和航空为主,海运主要通过南非的德班港(距哈拉雷1700公里)和莫桑比克的贝拉港(距哈拉雷600公里)。铁路通往南非、莫桑比克、赞比亚和博茨瓦纳。
铁路:总长4300公里,其中哈拉雷至达布卡(DABUKA)的300公里为电气化铁路。2000/2001年度客运量133万人次,货运量884万吨。
公路:总长8.5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为国家级公路,1.5万公里为沥青路面。
社会
教育
实行中小学低收费普及教育。现有小学4734所,中学1570所,高等学校13所。1996~2002年,小学入学率年平均80%。成人识字率为89%,其中男性为93%,女性为85%。津巴布韦大学是津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始建于1953年。
媒体
《先驱报》为津最大日报,发行量16.5万份。该报主要反映政府观点,政府拥有该报50%的股份。其他主要报纸有《星期日邮报》、《新闻日报》、《每日新闻报》《记事报》、《金融公报》、《津巴布韦独立报》等。
津巴布韦全非通讯社(ZIANA):成立于1981年10月。为津官方通讯社。
津巴布韦广播公司(ZBC):1933年成立,为政府所有。分电台和电视台两部分。电台有4个台,即英语台、非洲台、音乐台和教育台,分别以英语、绍纳语和恩德贝莱语播出;电视台建于1960年。
体育
足球是津巴布韦国内最流行的运动之一。虽然橄榄球和板球也很受欢迎,但传统上主要流行于占少数的白人当中。
津巴布韦曾在奥运当中得到8枚奖牌,分别是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陆上曲棍球”项目得到1枚金牌;2004年的雅典奥运得到金银铜各1枚奖牌;2008年的北京奥运得到1金3银。
值得一提的是,雅典及北京奥运共7枚奖牌皆是由白人女运动员柯丝蒂·考文垂一人在游泳项目所获得。
民生
由于工资上涨幅度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导致实际工资下降。2000年津中央统计局公布,76%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全国共有各类医院244个,诊所1378个,病床2.1万张,医护人员与病人比例约1:430。
艾滋病问题严重,感染率为14%,估计现有270多万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人均寿命43岁。2001年,电话普及率为5部/100人,因特网普及率为1%。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不结盟政策。推行睦邻友好方针,以发展同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部非洲国家关系为外交重点。大力推行“东向”政策,加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关系。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存在严重分歧。与西方国家关系紧张,受到英国、美国及欧盟等制裁,但津新政府成立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是不结盟运动、77国集团、非洲联盟、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成员国。同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对外关系
与中国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津巴布韦共和国于1980年4月18日津独立当天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2013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访津。其间,汪洋副总理分别会见了穆加贝总统、茨万吉拉伊总理并与穆菊茹副总统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津巴布韦共和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等合作文件。中津两国政府间签有经济技术合作、贸易、投资保护等协定,设有经济贸易混合委员会。
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援助津巴布韦建设了哈拉雷国家体育场,以及医院、学校、水坝、水井、服装厂等。2012年,双边贸易额达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6.1%。其中我出口4.3亿美元,进口5.9亿美元。中、津签有文化协定、高等教育合作协定和航空协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男子篮球协会于2008年8月28日派遣中国国家队赴津进行友好交流,旨在交流双边体育文化水平。于津巴布韦萨比河沿岸展开篮球交流。中国男篮的队长为CBA巨星巴特尔。
2018年7月1日起,津巴布韦对短期赴津旅游的中国公民实行落地签证政策。该政策仅针对旅游签证,适用于津所有入境口岸。申请条件包括:持剩余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护照,往返机票、酒店订单或有效邀请函,在津口岸填写申请表。费用为60美元。
同美国的关系
美曾为津的主要援助国之一。2001年以来,两国关系恶化。2001年8月,美国会参议院通过《津巴布韦民主和经济恢复法案》,其中包含多条制裁津的内容,津政府对此予以批评。2002年以来,美国对津领导人实行禁止入境等制裁。2005年1月,美将津列为全球6个“暴政前哨国家”之一。
2007年3月津警方抓捕并打伤反对党领导人后,美强烈批评津“民主”、“人权”状况,呼吁西方国家进一步制裁津。
2008年3月津大选后,美强烈批评总统选举结果推迟公布,称反对党已赢得选举,要求穆加贝下台,派助理国务卿弗雷泽访非并推动在联合国安理会通报津局势,2008年7月,美与英国一道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裁津决议草案,有关决议草案最终被否决。
2009年2月,津联合政府成立后,美对津政策有所缓和,加大了对津人道援助。美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布里吉提、前驻联合国代表安德鲁·杨先后访津,美并放松对津制裁。
2013年以来,美国务院负责非洲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布里吉提、前驻联合国代表安德鲁·杨先后访津,美并放松对津制裁,但未邀请穆加贝总统出席于2014年8月举行的美非峰会。
2017年1月,奥巴马总统发表公告,决定将对津制裁再延长一年。津新政府上台后,美恢复对津高层接触。
2018年和2019年,特朗普总统两次决定将对津巴布韦制裁再延长一年。
2019年6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赴莫桑比克出席美非商业峰会;;10月,美国增加津受制裁对象,津外长莫约发表声明警告美方勿干涉津内政。
2020年9月,美助理国务卿纳吉同津外长莫约通电话。
2021年3月,拜登总统决定对津巴布韦制裁延长一年。
津英关系曾十分密切。英国是津主要贸易伙伴,并在津有大量投资。2000年,由于津政府推行快速土改触动英利益,两国关系恶化。
2002年津大选后,英国指责民盟政府舞弊,对津实行禁止高官入境、冻结其海外财产、禁售军火等制裁并一再延长、扩大。
2003年12月,英联邦首脑会议在英推动下决定继续中止津成员国资格,津随即退出英联邦。
2007年3月津警方抓捕并打伤反对党领导人后,英强烈批评津,要求穆加贝总统下台,并积极推动在联合国安理会讨论津人道问题。
2008年3月津大选后,英公开要求穆加贝承认失败,早日下台,并与美联手强行推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制裁津决议草案。津新政府成立后,英对津政策有所缓和。
2014年以来,欧盟大幅减轻对津制裁,英国对津制裁与欧盟保持一致。姆南加古瓦就任总统后,英方先后派出3位首相特使访津,推动英津关系正常化。
2019年7月,津外长莫约访英。英国脱欧后,仍维持对津制裁。
同非洲国家
重视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参与地区政治事务和经济合作;与莫桑比克签有友好条约和防务协定;与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刚果(金)关系密切,签有共同防务协定;与南非、赞比亚和马拉维等周边国家保持睦邻关系,重视与南非在经贸领域的合作。
2008年3月津发生选举争议后,非洲联盟和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主张津问题在非洲内部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南共体多次召开首脑会议讨论津局势,推动政治解决津问题。津联合政府成立后,南共体积极呼吁和协调本地区国家及国际社会向津提供援助,敦促有关国家尽早取消对津制裁,并积极调解津联合政府内部纷争。
2012年6月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举行的南共体特别峰会肯定津有关方落实《全面政治协议》的努力,建议津于12个月内举行大选。
2013年6月15日,南共体特别峰会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举行,讨论了津大选形势,要求津各方采取措施,为举行和平、可信、自由、公正大选创造有利条件。
2019年8月,第39届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峰会决定将10月25日设定为“反制裁日”,呼吁解除对津制裁。南共体国家已连续两年在“反制裁日”呼吁尽早解除对津制裁。
同其他国家关系
2019年1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访问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10月,姆南加古瓦总统再次赴俄,出席首届俄非峰会。8月,姆南加古瓦总统赴日本出席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TICAD)横滨峰会。
旅游
津巴布韦遗迹津巴布韦主要景点之一,是南部非洲最具有代表性的巨大石造建筑遗迹。由曾经在11--19世纪繁荣一时的摩诺摩塔巴王国,在11世纪建造完成。说起来,津巴布韦在绍纳语中是"石之家"的意思。国名起源于这处遗迹。
西诺亚洞是津巴布韦的一处古人类穴居的遗址,也是吸引游客的一处古代文化遗迹景点,位于首都哈拉雷西北12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一片高低起伏不平的丘陵之中,于公元1887年被发现。遗址周围绿树成荫,杂花遍野。遗址范围包括一个明洞和一个暗洞以及两个洞之间的一个深潭组成。
世界遗产
名称 | 类型 | 所在地 | |
1 | 马纳普尔斯国家公园、萨皮和切沃雷动物保护区 | 自然遗产 | 西马绍纳兰省、中马绍兰省 |
2 | 维多利亚瀑布 | 自然遗产 | 北马塔贝莱兰省 |
3 | 卡米遗址 | 文化遗产 | 布拉瓦约省 |
4 | 马托博山区 | 文化遗产 | 南马塔贝莱兰省 |
5 | 大津巴布韦遗址 | 文化遗产 | 马斯戈温省 |
国家排名
自然灾害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