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布提共和国
历史沿革
相传在8世纪以后,阿拉伯人移住非洲之角北部亚丁湾沿岸,索马里人、伊萨人和阿法尔人定居吉布提一带,从事游牧。阿拉伯移民多在沿海经营商业,建立市镇,传播伊斯兰教,并与当地居民通婚,形成索马里文化与阿拉伯文化混合的社会。
1882年,法国取得了在吉布提的居留权。
1883~1887年,法国又强迫当地苏丹签订一系列条约,逐步占领了这个地区。
1896年,成立“法属索马里”殖民地政府。
1897年,同埃塞俄比亚签订协定,划定了法属索马里的边界。
1946年,法国宪法规定这个地区为法国的海外领地之一,由法国派总督直接统治。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非洲各国兴起独立运动,法属索马里兰因为伊萨族和阿法尔族的对立,独立问题变的相当复杂。
1957年,法国给该地以“半自治”地位。
1967年7月5日,法国议会通过决议,将该地易名为“法属阿法尔和伊萨领地”,并给予“实际上的自治”地位。在吉布提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日益高涨下,非洲统一组织、不结盟国家会议和联合国大会都通过了让吉布提独立的决议。
1975年12月31日,法国宣布同意吉布提独立。
1977年5月8日,吉布提举行全国公民投票,98.7%的选民投票赞成独立。同年5月16日,吉布提组成新内阁,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联盟主席哈桑·古莱德当选为首任总理。同年6月24日,吉布提议会又正式选举哈桑·古莱德为共和国总统。6月27日,吉布提宣告独立,正式成立吉布提共和国。艾哈迈德·迪尼被任命为总理。
1981年,政府取缔了所有的反对党,只承认执政党为合法政党。
1991年,吉布提政局较为动荡。
行政区划
区划
全国划分为一个市,五个地区。
吉布提市(Djibouti-Ville),首都,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亚丁湾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要冲,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咽喉。
阿尔塔地区(Région d’Arta),位于中部,原属于吉布提市,2003年4月成立,是吉布提面积最小的地区,与吉布提市面积之和约为6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6%,两地总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1.4%。
塔朱拉地区(Région de Tadjourah),位于北部,面积73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1.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境内有全国最高峰穆萨阿里山,塔朱拉市为地区政府所在地,是吉北部第一大海港。
奥博克地区(Région d’Obock),位于东北部,面积57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6%,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奥博克市为地区政府所在地,是吉北部第二大海港。
阿里萨比地区(Région d’Ali-Sabieh),位于东南部,面积24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0.3%,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
迪基尔地区(Région de Dikhil),位于西南部,面积7200平方公里,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1%,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
首都
吉布提市(Djibouti)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并且是东非最大的海港之一。人口62万,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热季平均气温31至41℃,凉季平均气温23至29℃,年平均气温在30℃以上,故有“炽热的海滨之国”之称。
吉布提市的历史并不长。19世纪50年代法国入侵吉布提,把它作为海外领地,当时称为“法属索马里”,1887年法国殖民者把总督府设在吉布提市。
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东经41°-43°,北纬11°-13°,地处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东南与索马里接壤,西南、西部毗邻埃塞俄比亚。西北毗邻厄立特里亚。海岸线全长372公里。国土面积23200平方公里。有“地质学上的活标本”之称。
地形地貌
吉布提国土面积虽小,但境内地形复杂。全境大部分为火山岩物质的高原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高原,内地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塔朱拉湾呈楔形在亚丁湾深入内地,将国土分成南、北两个不同的部分。在塔朱拉湾以北地区,分布着多重山脉。只有在曼德海峡与塔朱拉湾沿岸之间延伸着一条狭窄的平原带,但多为沙漠。在内陆的北部和中部,纵横着一些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和凹地,其间点缀有平原、河流和湖泊。湖泊中的阿萨尔盐湖(Lac Assal)和阿劳勒湖(Lac Allols)都低于海平面,其中阿萨尔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是非洲最低点。沿海平原与凹地之间是陡峭的高原和山地,一般海拔800米左右。西北部与埃塞俄比亚分界的穆萨阿里山(Moussa Ali)海拔2021米,为全国最高点。塔朱拉湾以南地区,多为高原山地,海拔500-800米。
由于受地球板块运动的影响,处在东非大裂谷末端的吉布提,其地壳厚度比邻近地区薄,不仅全境大部分地区系由火山岩物质构成,而且地震的频率也较高。距今最近的火山群是1978年11月在阿萨尔湖与古拜特湾(Goubet)之间喷发形成的,名为阿尔杜科巴(Ardoukoba)火山。地震虽多发,但震级较低,一般为里氏2-3级。
气候特征
由于吉布提位于阿拉伯半岛近旁,又处于印度洋西岸,故其气候深受阿拉伯半岛干燥气候影响,同时也受印度洋气团的影响,包括沿海地区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均属热带沙漠气候,内地则近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境终年酷热少雨,4月至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最高气温达4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为凉季,气温通常在23℃到30℃之间,平均气温27℃。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为150毫米。雨量多寡变化无常,地区差别也很大,内陆地带几乎毫无降雨。
自然资源
吉布提主要有盐和地热资源,还有少量未开发的铁、铜、冰洲石、石膏等。在首都吉布提附近沿海有盐田,盐总储量为20亿吨,年产量近万吨,是主要出口物资之一,现正着手开发地热。石灰岩和石膏矿均属埋藏浅,储量大,易开发的优质矿;珍珠岩估算储量达4?800万吨;内地四县均发现含金构造,沿海地区已发现有含油构造。全国仅有占国土面积9%的草地和牧场。
国家象征
国旗
吉布提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约为3:2。靠旗杆一侧为一个白色等边三角形,边长与旗宽相等;右侧为两个相等的直角梯形,上方为天蓝色,下方为绿色。白色三角形正中有一颗红色五角星。天蓝色代表海洋和天空,绿色象征土地和希望,白色象征和平,红五角星代表人民的希望和斗争的方向。整个国旗图案的中心思想是“团结、平等、和平”。
国徽
吉布提国徽中心图案由五角星、矛、刀、盾等构成。一双黑人的巨手各握一把利刀,两把刀之间是一个圆形的盾,盾后有一支长矛,矛上端是一颗象征独立自由的红色五角星。图案以绿色橄榄枝环饰。整个图案象征吉布提人民时刻准备着捍卫祖国的独立和自由,也表达了该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国歌
《吉布提共和国国歌》
歌词大意:坚强地站起!为我们升上了国旗。这国旗的代价,是我们亲人渴望和痛楚至极。我们的国旗,绿色是永恒的大地,蓝色是天际,和平是白色的寓意;而中央的红星象征着血迹。啊,我们的国旗,多么的壮丽!
格言
团结,平等,和平(索马里语:Itixaad, Gudboonaan, Ammaan;法语:Unité, Égalité, Paix)
人口
数量
截止2021年8月,吉布提人口约100万。主要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伊萨族占全国人口的50%,讲索马里语;阿法尔族约占40%,讲阿法尔语。另有少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主要民族语言为阿法尔语和索马里语。伊斯兰教为国教,94%的居民为穆斯林(逊尼派),其余为基督教徒。
民族
主要民族有伊萨族和阿法尔族等。
伊萨族(Issa),其人口约占全国人口50%,主要分布在塔朱拉湾以南地区和吉布提市。属索马里人的一支,操索马里语。原住索马里豪德高原,纪元开始后朝西北方向迁徙,其中一部分迁至塔朱拉湾以南地带,逐渐发展成为今日吉布提的主要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阿法尔族(Afar),其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40%,主要分布在塔朱拉湾以北地区,为吉布提第二大民族。属埃塞俄比亚人种,操阿法尔语。笃信伊斯兰教,属逊尼派。
除伊萨族和阿法尔族外,吉布提境内还有伊萨克族(Issak)和加达布西族(Gadabussi),均为吉布提国内主要少数民族,系索马里人的不同支系。伊萨克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边境,加达布西族主要分布在南部。在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方面,这两个民族与伊萨族相似。
此外,吉布提尚有少数阿拉伯人和欧洲人,他们居住在吉布提市及其他城市。
政治
政体
吉独立后,古莱德总统同一些政党组成联合政府。1979年古莱德取消多党制,成立争取进步人民联盟(简称人盟),于1981年确立一党制。此后人盟长期执政,政局保持稳定。1991年北方阿法尔族因不满伊萨族统治发动内战。1994年底政府与反对派武装签署和平协议,战乱基本平息。2001年实现全国最终和平。
吉于1992年宣布实行渐进式多党制,当年的首次多党立法选举中,人盟囊括所有议席。1999年古莱德总统退休,盖莱当选总统。2002年9月全面实行多党制。2003年1月人盟等四党组成的“总统多数联盟”在立法选举中获得全部议席。2005年4月盖莱赢得总统选举,蝉联总统。2008年2月,“总统多数联盟”再次在立法选举中囊括全部议席。2010年4月,人盟推动议会修改宪法,取消总统只能连任一次的限制。2011年4月,盖莱再次蝉联总统。2013年2月,吉举行立法选举,“总统多数联盟”赢得65个议席中的55席。截止2014年吉政局稳定。
2016年4月,盖莱第三次蝉联总统。2018年2月,吉举行立法选举,“总统多数联盟”赢得65个议席中的57席。2021年4月,盖莱第五次当选吉布提总统。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92年9月4日经全民公决通过并颁布实施。2010年4月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取消了总统连任次数限制,规定总统由直选产生,参选年龄上限为75岁,每届任期五年;总统因故不能视事时,由总理代行职权;总统职位空缺时,暂时由最高法院院长代行国家元首职务,但不得对政府和任何国家机构进行调整,并在30-45天内选举产生新总统。宪法还规定废除死刑。政党必须非种族化、非民族化、非宗教化和非地区化。
议会
国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享有立法权。议会每年举行两次年会,主要讨论立法问题和下一年度财政预算。议员共65名,由立法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本届议会于2018年2月选举产生。“总统多数联盟”占据全部65个席位中的57席。议长为穆罕默德·阿里·胡迈德(Mohamed Ali Homed),2015年3月当选,2018年3月连任。
司法
实行三权分立、司法独立和法官终身制,总统主持的最高法官会议监督法官的工作。最高法院院长卡迪吉亚·阿贝巴(Kadidja Abeba),上诉法院院长为穆罕默德·瓦尔萨马( Mohamed Warsama ), 总检察长为阿卜杜拉赫曼·谢赫( Abdourahman Cheikh)。吉作为伊斯兰教国家,还设有伊斯兰法官( Cadi de Djibouti),现任伊斯兰法官为莫盖·迪希尔( Mogueh Dirir )。
政党
(1)争取进步人民联盟(Rassemblement Populaire pour le Progrès-RPP):执政联盟成员党,1979年3月4日成立。主要由原非洲人民争取独立联盟组成。自1981年10月政府取消反对党至1992年吉改行多党制,该党一直是吉唯一合法政党。2012年9月召开中央委员会特别会议,选举阿卜杜勒-卡德尔·卡米勒·穆罕默德任副主席,伊利亚斯·穆萨·达瓦莱任总书记。2014年3月召开第十一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盖莱总统连任党主席。2015年12月召开全国代表大会特别会议,推选盖莱连任党主席。
(2)恢复团结和民主阵线(Front pour la Restauration de l’Unité et de la Démocratie-FRUD): 执政联盟成员党,其前身是1991年8月由北方阿法尔族反政府武装建立的政党。1996年被承认为合法政党。1997年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与执政党“争取进步人民联盟”结盟,通过和平方式捍卫党的宗旨。主席为阿里·穆罕默德·达乌德(Ali Mohamed Daoud),总书记为乌古尔· 基弗雷·艾哈迈德(Ougoureh Kifleh Ahmed)。
(3)全国民主党(Parti National Démocratique-PND):执政联盟成员党,1992年10月成立,宗旨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主张建立真正的民主社会,实行自由选举、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等;实行市场经济;反对种族主义和民族主义。主席为阿卜杜拉曼·穆罕默德·阿拉雷(ABDOURAHMAN MOHAMED ALLALEH)。
(4)社会民主党(Parti Social Démocrate-PSD):执政党,2002年10月成立。目标是维护社会秩序,恢复经济,协调领导政策,规范工资和降低生活物价。主席为穆明·巴东·法拉赫(Moumin Bahdon Farah)。
(5)改革者联盟(Union des Partisans de la Réforme-UPR ),执政联盟成员党,2005年3月1日成立。积极参加“总统多数联盟”活动,2007年12月正式签署文件加入该联盟。主张实行和谐政策,建设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国家。主席是易卜拉欣·谢希姆·达乌德(Ibrahim Chechem Daoud)。
(6)争取发展共和同盟(Alliance Républicaine pour la Démocratie-ARD),反对党。原恢复团结与民主阵线分裂后,2002年10月6日成立,主席为迪尼(Dini)。2004年迪尼去世,艾哈迈德·尤素福·胡迈德(Ahmed Youssouf Houmed)接任主席。
(7)争取民主和正义联盟(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 et la Justice-UDJ),反对党。2002年10月13日成立,主席为伊斯梅尔·盖迪·哈立德(Ismael Guedi Harred)。
(8)吉布提发展党(Parti Djiboutien pour le Développement-PDD),反对党。2002年9月2日成立,主席穆罕默德·达乌德·谢希姆(Mohamed Daoud Chechem)。
(9)民主人士联合党(Centre des Démocrates unifiés):反对党。2012年9月成立,主席为奥马尔•埃勒米•凯勒(Omar Elmi Khaireh)。
政府
实行总统制,总统兼任政府首脑,并任命总理,总理负责协调各部工作。本届政府于2021年5月成立,主要成员有:总理阿卜杜勒-卡德尔·卡米勒·穆罕默德(Abdoulkader Kamil Mohamed),司法、监狱和人权事务部长阿里·哈桑·巴赫敦(Ali Hassan Bahdon),经济、财政与工业部长伊利亚斯·穆萨·达瓦莱(Ilyas Moussa Dawaleh),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兼政府发言人马哈茂德·阿里·优素福(Mahamoud Ali Youssouf),国防、议会关系部长哈桑·奥马尔·穆罕默德·布尔汗(Hassan Omar Mohamed Bourhan),内政部长赛义德·努赫·哈桑(Said Nouh Hassan),预算部长阿卜杜勒-卡里姆·亚丁·谢尔(Abdoulkarim Aden Cher),卫生部长艾哈迈德·罗布莱·阿卜迪利赫(Ahmed Robleh Abdileh),国民教育与职业培训部长穆斯塔法·穆罕默德·马哈茂德(Moustapha Mohamed Mahamoud),高等教育与研究部长纳比勒·穆罕默德·艾哈迈德(Nabil Mohamed Ahmed),妇女与家庭部长穆娜·奥斯曼·亚丁(Mouna Osman Aden,女),农业、水务、渔业、畜牧与水产资源部长穆罕默德·艾哈迈德·阿瓦莱( Mohamed Ahmed Awaleh),基础设施与装备部长哈桑·胡迈德·易卜拉欣(Hassan Houmed Ibrahim),穆斯林事务与宗教公产部长穆明·哈桑·巴雷(Moumin Hassan Barreh),社会事务与团结部长乌卢法·伊斯梅尔·阿卜杜(Ouloufa Ismail Abdo,女),能源与自然资源部长尤尼斯·阿里·盖迪(Younis Ali Guedi),劳动、规范化与社会保障部长伊斯曼·易卜拉欣·罗布莱(Isman Ibrahim Robleh),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部长穆罕默德·阿卜杜勒-卡德尔·穆萨·赫利姆(Mohamed Abdoulkader Moussa Helem),城市、城市规划与居住部长阿明娜·阿卜迪·亚丁(Amina Abdi Aden,女),通讯、邮政与电信部长拉德万·阿卜杜拉希·巴赫敦(Radwan Abdillahi Bahdon),贸易与旅游部长穆罕默德·瓦尔萨马·迪里耶,(Mohamed Warsama Dirieh),青年与文化部长希博·穆明·阿索韦(Hibo Moumin Assoweh,女),权力下放部长级代表卡西姆·哈龙·阿里(Kassim Haroun Ali),数字经济与创新部长级代表玛丽亚姆·哈马杜·阿里(Mariam Hamadou Ali,女),投资与私营部门发展国务秘书萨菲娅·穆罕默德·阿里·加迪莱(Safie Mohamed Ali Gadileh,女),体育国务秘书哈桑·穆罕默德·卡米勒(Hassan Mohamed Kamil)。
政要
伊斯梅尔·奥马尔·盖莱:总统。1947年11月27日出生于埃塞俄比亚,伊萨族,信奉伊斯兰教。1977年吉独立后任总统办公室主任。1978年兼任国家安全局长。1982年任人盟中央委员和政治局委员,1997年3月当选为该党第三副主席。1999年初,由执政的两党联盟正式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并于4月当选总统。2000年3月当选人盟主席。2005年4月、2011年4月和2016年4月三次蝉联总统。2021年4月,第五次当选吉总统。
阿卜杜勒-卡德尔·卡米勒·穆罕默德:总理。1951年生,在法国接受高等教育,获水务科学专业硕士学位。曾在吉布提水务部门任职。2005年至2011年任农业、畜牧、海洋和水利资源部长。2011年任国防部长。2013年3月任现职,2016年5月连任。
经济
概况
吉布提是联合国宣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自然资源匮乏,自然条件差乏,经济十分落后。工农业基础薄弱,95%以上的农产品和工业品依靠进口,90%以上的建设资金依靠外援。服务行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1997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8%。1993年以来,由于北部战乱和埃塞俄比亚、索马里难民大量涌入,加之工业化国家、尤其是法国经济衰退,吉布提外来援助减少,财政危机日趋严重,国库空虚,经济困难,人均消费水平6年间降低了35%。吉布提政府采取缩减国家财政预算,提高税收,鼓励外国投资和私人企业等措施缓解经济困难,同时优先发展生产部门,开发土地和海洋资源,努力减少粮食、食品对外国的依赖。
1996年4月,吉布提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件,对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由于执行“不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1997年3月冻结对吉布提的贷款,直到吉布提作了让步后,才于5月主持召开援助吉布提的圆桌会议,法国、欧共体及沙特等允提供130亿吉布提法郎,暂时缓解了吉布提的经济困难。1998年5月由于埃塞俄比亚与厄立特里亚爆发边界冲突,埃塞俄比亚原经厄立特里亚阿萨布港转运的货物均转道吉布提港,使港口收入大幅增加,缓解了吉政府的财政困难。
2001年,吉政府将吉港口和机场的经营管理权转让给迪拜环球港务公司。2018年2月22日,吉布提政府依据2017年9月颁布的《国家战略基础设施保护法》单方面强行终止迪拜环球港务公司对吉多哈雷集装箱港口的特许经营权。近年来,吉布提政府积极调整经济政策,争取外援外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并加紧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地区一体化进程,2013年,吉政府制定2035年远景规划,着力发展交通、物流、金融、电讯、旅游、渔业等行业。目前,经济保持低速增长。近年来财政赤字保持在3%以内。
2020年主要经济数字 | |
国内生产总值 | 34.65亿美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 3507美元 |
经济增长率 | -1.5% |
货币名称 | 吉布提法郎 |
汇率 | 1美元=177.7吉布提法郎 |
通货膨胀率 | 2.3% |
外汇储备 | 674.9亿美元 |
资料来源:2021年8月《伦敦经济季评》 |
货币
吉布提法郎(Djibouti Franc;简称DJF);1DJF=100 centimes(分)
工业
2015年第二产业总产值为3.34亿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2%。主要工业为电力、水利、房屋及公共工程、盐矿开发等,另有一些建筑业以及矿泉水厂、可口可乐饮料厂、面粉厂、制瓶厂、奶品厂、制药厂、水泥厂、机械修配、船舶修理、炼油、制革、发电等小型工业。
农业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截止2014年吉布提可耕地面积1万公顷,已耕地1000公顷。2006年农业总产值为2457.5万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2008年第一产业增长率为18.7%,牲畜出口增长较快。据吉国民银行估计,2006年共有牛4万头,骆驼6.9万峰,绵羊46万只,山羊51.2万只。全国有牧场23万公顷,牧民约10万。全国有1600多农户,农民3600人。粮食不能自给,每年从欧盟、法国、日本等国接受约1.3万吨粮食援助。渔业资源较丰富,预计年捕捞潜力可达4.8万吨,但截止2014年捕捞业仍比较落后,采用手工作业捕鱼,年捕鱼量仅为1000吨。家庭渔产品消费量低,平均每户年消费1.5公斤。渔民约1000人,日均收入4.5美元。2015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200万美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9%。全国有牧场23万公顷,牧民约10万。
旅游业
截止2014年吉布提全国有9家旅馆,共440个房间。每年接待游客2.5万人。吉布提的主要旅游点有阿萨尔湖、阿贝湖、古拜特·阿尔·卡拉卡魔渊、阿尔都巴火山、达依原始森林、朗达兴奔古瓦莱瀑布、塔朱腊海上乐园等。
财政金融
据非洲发展银行的统计1997年吉布提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68%,支出占34.95%,财政赤字占4.28%。吉布提1997年的外债为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9.8%。1980~1990年的外债还本付息年均增长率为24%,1991~1997年为7.8%。1998年外汇储备为6260万美元。
2008年巴黎俱乐部对吉债务进行重组,外债增速降为7.5%。截至2015年,吉布提外债总额为12.22亿美元。多边债权方主要有世界银行、阿拉伯基金、非洲开发银行等。2017年吉外汇储备5.29亿美元。
对外贸易
吉布提出口商品包括食盐、牲畜、皮张等。主要贸易伙伴为法国、埃塞俄比亚、日本、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美国、泰国等;法国分别占吉进口额和出口额的30%和50%左右。主要进口商品为粮食、纺织品、机械设备、电器产品、运输材料等。据非洲发展银行的数字1996年吉布提的出口总额为3490万美元,进口为2.04亿美元。贸易逆差达1.691亿美元,为出口总额的4.8倍。
外国援助
吉主要援助国为法国、日本、美国、沙特、中国、意大利等,援助国际组织主要有欧盟、联合国难民署、世界粮农组织和非洲开发基金等。据吉中央银行统计,2015年吉接受外援总额约1.07亿美元,2016年约8274.6万美元,同比减少22.6%。
战略伙伴
2017年11月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布提总统盖莱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建立中吉战略伙伴关系。
文化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和阿拉伯语,在伊萨族、伊萨克族和加达布西族中通用索马里语。阿法尔人普遍讲阿法尔语。
宗教
伊斯兰教为国教,98%的居民为穆斯林(逊尼派),其余信仰基督教等。
风俗
吉布提是位于非洲东北部的一个小国家,伊斯兰教被定为国教,居民绝大多数是穆斯林,风俗习惯带有明显的阿拉伯文化的影响。
吉布提人的姓名同北非阿拉伯人的姓名极其相似,多由三节组成,第一节为本人的名,第二节为父名,第三节为姓。与其他非洲国家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在正式场合,对吉布提人一般要称其全名,在函件、文本、书信里更是这样。但是,在日常社会交往活动中,可以省去对方的父名,简单地称呼对方的姓名。
吉布提人遇见外国客人显得非常热情,男性通常以握手的方式表示问候,女性则多行屈膝躬身礼致意。如果外国客人是吉布提人的亲朋好友或者是身份显赫者,往往要行贴面颊礼,左右各贴一次以表示欢迎和敬意。
吉布提人热情豪爽,十分好客,待人真诚。当地居民遇见外来客人,接触一两次,便会称兄道弟,视为知己,盛情地邀请到家中做客,并且邀请客人的妻子、儿女及朋友一道赴会,届时主人也会邀请一些自己的亲朋好友作陪,摆上丰盛的宴席款待。
吉布提人请客吃饭,有一些俗定习成的规律。接待公务团组访问,进行商贸业务洽谈,宴请活动一般安排在宾馆或饭店进行。纯属私人朋友之间的交往,才会盛情地邀请到自己家中,而且多用当地的传统饭菜款待。吉布提人招待客人的传统主食有烤玉米、用高粱糊和玉米糊加上牛奶烙成的家常饼(面饼)、用高粱米加豆类和瓜类煮成的浓粥以及各类甜食等;菜肴主要有鸡、鸭、鱼、牛肉、羊肉、蔬菜等,招待贵宾少不了要摆上烤全羊这道名菜。
军事
军力
吉布提武装部队于1977年6月6日建立,总兵力3030人,其中陆军1600人,编成一个炮兵团、一支边防部队和一个装甲连。海军600人。空军1000人,拥有一个空军基地。另有宪兵1200人,国家治安部队1400人。吉布提实行志愿兵役制。总统为武装部队总司令。现任总参谋长为扎卡利亚·谢赫·易卜拉欣(Zakaria Cheikh Ibrahim)少将。
国家安全部队与警察部队于1995年合并后称国家警察部队,内战后复员减编,目前约有2000人,主要负责治安、边检、司法、消防等工作。国际刑警组织吉布提分部成立于1979年2月5日。
国家宪兵队1998年从军队分离,约1200人,主要任务是执行吉国内法律法规,维护公共安全,保证社会稳定。
驻军
吉布提是法国在印度洋-红海地区的重要军事基地,驻有法军3800~4500人,这是吉布提政府与法国政府于1977年6月27日签订的一项临时军事议定书所规定的。法国驻吉陆军有2个战斗团和伞兵团的一个别动连;海军有一支增援印度洋舰队的海军部队,一支突击队和一个通讯监听站;空军有一个歼击机队和一个直升机运输大队。法国向吉布提军队提供后勤援助,并派遣军事合作人员,帮助吉布提维护国家安全和培训军事人员。
另外中国也在此地建设有后勤保障基地。
交通
概况
港口和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水运:吉布提港是东非重要港口之一,现有四个港区,分别为吉布提老港、多哈雷集装箱码头、多哈雷油码头、多哈雷多功能新港。2014年老港散货吞吐量为427.3万吨,集装箱吞吐量7.1万标箱。多哈雷集装箱码头于2008年底投入运营,年吞吐能力为160万标箱。多哈雷油码头分为码头和油罐区两部分,2005年建成,2013年油料吞吐量为360万吨。多哈雷多功能新港于2017年5月举行开港仪式,设计年吞吐散杂货708万吨、集装箱20万标箱。新港建成后,老港业务将全部搬至新港。
铁路
吉布提与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原有窄轨铁路相通,全长850公里,吉境内长约194公里。2006年,吉布提与埃塞政府决定将此段铁路私有化,交予南非的COMAZAR公司管理25年。因设备老化,铁路货运量逐年下降,2012年停运。由中国融资兴建的标轨亚吉铁路吉布提段于2017年1月举行通车仪式,2018年1月投入商业运营。
公路
全国有公路3067公里,其中沥青路面412公里。连接吉布提和埃塞俄比亚边界的吉布提国家1号公路是最重要的运输通道。公路全长910公里,吉布提境内约240公里。两国货运量的90%依靠这条公路
空运
吉布提国际机场可起降大型客、货机。在吉经营的航空公司有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埃塞俄比亚航空公司(Ethiopian Airlines)、肯尼亚地区航空公司(Regional Air)、也门航空公司(AIR Yemenia)、英国航空公司(British Airways)、厄立特里亚航空公司(Eritrea Airlines)、吉布提航空公司(Djibouti Airlines)和索马里达洛航空公司(Dallo Airlines)等。吉航主要经营至埃塞俄比亚、也门和索马里兰航线。目前,英航和法航每周仅有一班航班从其首都飞往吉布提市。年旅客运输量在26-29万人次之间。
社会
教育
独立初期沿袭法国的教育制度和教科书,2000年教改后教育体系分为基础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制为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对6岁~15岁的青少年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除国立学校外,国家允许设立民办中、小学,二者数量之比约为4:1。2012年小学入学率为70%。2012年全国共有小学156所,共有63612名学生,1822名教师;2012年全国有30所公立初中,819名教师,32549名学生;全国共有9所公立高中,550名教师,14715名学生。此外,吉还设有私立初、高中共41所。共有两所大学:吉布提大学和吉布提医学院。2006年1月,吉布提大学在原吉布提高教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下设理学院,文学院,经济、法律和管理学院及工程学院,拥有按照国际标准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资格。吉布提医学院2007年11月成立,是第一所国家医科大学,具有授予医学博士学位的资格,主要合作伙伴为突尼斯、摩洛哥和法国。吉高中毕业生参加法国统一考试,优良者可赴国外接受高等教育。2014年,人口文盲率30%。
媒体
吉布提全国唯一的官方法文周报为《民族报》,每周四出版,每期发行4300份(1991年)。《官方公报》(法文)为不定期出版的政府刊物。此外还有执政党“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党刊《进步》周刊,民主革新党周刊《复兴》和全国民主党周刊《共和》。
吉布提广播电视台用法语、索马里语、阿法尔语和阿拉伯语广播,1989年播出节目10750小时。在沙特和法国的援助下,吉布提于1980年6月建成了一个地面卫星通讯站,可转播法国和邻国的电视节目。1990年日本援建一电视制作中心。意大利援助下,开始逐步实现广播节目制作和播出的数字化。2002年,美国在吉设立“美国之音”转播站。2012年,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法语频道在吉落地。
民生
据《2020年世界人类发展报告》统计,吉人类发展指数在全世界189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166位。人均预期寿命67.1岁。
外交
外交政策
奉行中立、不结盟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注重保持同法国的传统关系,积极配合美国在非洲之角反恐,与日本关系逐渐升温,法、美、日三国在吉建有军事基地。重视发展同阿拉伯国家和邻国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合作,致力于调解索马里内部冲突,支持国际社会共同打击索马里海盗。与厄立特里亚有边界纠纷,主张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是非盟、阿盟、伊斯兰会议组织、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东南非共同市场、萨赫勒-撒哈拉共同体等地区组织成员国。为伊加特总部所在地。
对外关系
同中国的关系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中吉1979年1月8日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稳步发展。中方对吉的重要访问有:国务院副总理姬鹏飞(1980年9月)、城乡建设部长芮杏文(1985年3月)、外交部副部长杨福昌(1990年8月)、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1993年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1994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1996年1月)、外经贸部部长助理杨文生(1998年)、外交部副部长吉佩定(1999年2月)、北京军区政委杜铁环上将(200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2002年6月)、外交部部领导成员乔宗淮(2002年12月)、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卫建林(2003年7月)、外交部长李肇星(2004年1月)等、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杨福昌(2006年)。
吉方访华的主要有:总统古莱德(1979年12月、1991年3月、1994年7月、1998年8月)、国民议会议长阿斯卡尔(1981年9月)、外交与合作部长穆明(1985年3月)、工业、能源和矿业部长法拉赫(1996年10月)、卫生部长达乌德(1997年5月)、外交与国际合作部长谢海姆(1997年10月)、青体和文化部长阿卜迪拉赫(1998年4月)、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副主席盖莱(1998年5月)、武装力量总参谋长法蒂(1998年9月、2005年7月)、总理哈马杜(1999年5月)、国民议会议长巴杜尔(2000年3月)、总统盖莱(2001年)、争取进步人民联盟全国书记瓦贝利(2002年3月)、经济计划部长亚辛(2002年8月)、卫生部长卡米尔(2002年10月)、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法拉赫(2003年8月)、教育部长奥布谢赫(2003年10月)、国民议会议长阿里(2004年7月)、总理迪莱塔(2005年9月)、外长尤素福(2006年5月出席中阿合作论坛,并访华)、新闻、文化和邮电部长法拉赫(2006年)、经济和财政部长阿索韦(2006年)、总统盖莱(2006年11月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
2017年11月,吉布提总统盖莱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吉布提总统盖莱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建立中吉战略伙伴关系,全面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
自建交以来,中吉两国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进展顺利。两国签有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向吉布提提供了各种援助,为吉援建了人民宫、铜像纪念碑、体育场、门诊楼、住房和外交部办公楼等项目。中吉互利合作始于1982年。截至2006年6月,双方共签承包劳务合同额1.594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3397亿美元。中国在吉开展互利合作的公司有中国建筑工程公司、中国土木工程公司等,已建成的主要项目有吉布提工商学校、国家银行等。1988年,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2006年,中吉贸易总额为15533万美元,同比增长38.7%,其中中方出口15495万美元,进口38万美元。2007年1~6月,中吉贸易额为8084万美元,同比增长16.7%,其中中方出口8035万美元,进口49万美元。
自1981年,中方向吉派遣医疗队,截止2014年已派出12批,共计88人次。截止2014年有10名医疗队员在吉工作。自1986年起,中方开始接收吉留学生,截止2014年有5名在华学习。
四、重要双边协议及文件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吉布提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79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贸易协定》(1988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和吉布提共和国外交和国际合作部关于建立政治磋商机制的协议》(2003年8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关于成立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联合委员会的协定》(2012年7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关于互免持外交、公务护照人员签证的协定》(201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吉布提共和国政府关于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2018年9月)。
法是吉原宗主国,也是吉最大援助国和贸易伙伴。吉重视保持同法国的传统关系。法在吉除外交部以外的各政府部门派有顾问。两国签有防务协定,建有年度例行联合军演机制。2003年,法同意在随后9年内每年向吉政府支付3400万美元作为在吉驻军的费用,并扩大法驻吉军队的纳税范围、帮助吉争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降低吉留法学生学费。2004年,法国防部长访吉,盖莱总统应邀赴法出席普罗旺斯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2005年,吉法因博雷尔法官死亡案发生分歧,吉驱逐6名法在吉技术人员。2006年吉法关系得到明显改善。3月法国总理德维尔潘访吉;吉外长访法,与法签订2006-2010年合作框架文件,法承诺向吉提供5300-7600万欧元的援助。2007年12月,盖莱总统对法国进行正式访问,与萨科齐总统举行了会谈。2008年,法国防部长、军队总参谋长先后访吉。10月,盖莱总统在加拿大出席法语国家组织峰会时与萨科奇总统举行了工作会谈。2009年,法国国防部长、海军将领,欧盟“阿塔兰塔”军事行动指挥官等相继访吉,就在吉设立后勤基地、建立地区反海盗中心、在吉关押审判海盗等问题与吉磋商。2011年12月,盖莱总统访问法国,与萨科齐总统签署双边防务条约。5月,盖莱总统致函法国总统奥朗德,就其当选表示祝贺。2013年6月,吉外长优素福访问法国,与法国外长法比尤斯讨论构建两国民间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事宜。12月,盖莱总统赴巴黎出席法国—非洲和平安全峰会。2015年7月,法国国防部长勒德里昂访问吉布提。2017年2月,盖莱总统访问法国,会见奥朗德总统。2019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吉布提。2021年2月,盖莱总统访问法国,会见马克龙总统。
同美国的关系
美自1991年起向吉提供各种经济和军事援助。“9·11”事件后,吉积极配合美国在非洲之角反恐,同美国关系发展迅速。美在吉设立了在非洲的唯一永久性军事基地。吉允许美使用其港口和机场运送物资。2004年,美向吉提供了400万美元的巡逻艇、军用设备和1000万美元的教育用品,并宣布在2004-2005年向吉提供3100万美元援助。2005年5月,盖莱总统顺访美国,会见了美国务卿赖斯。2006年9月,美与吉签订援助协议,承诺两年内向吉提供4000万美元,用于发展教育和卫生事业。2007年,美国防部长盖茨、中央司令部司令法隆、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弗雷泽等分别访吉。2008年,法隆和弗雷泽分别再次访吉。2010年5月,盖莱总统访美,会见了美副总统拜登、国防部长盖茨等。2011年9月,盖莱赴纽约出席联大会议,并会见了部分美高官。2012年2月,吉国防部长和美驻吉大使签署新一期吉美军事合作协定,用于取代2002年签订的已到期的军事协定。新协定无限期有效,将有利于两国间军事服务和装备的购买和转让。同月,美非洲司令部司令礼节性拜会吉军队高层。11月,盖莱总统致函美国总统奥巴马,就其成功连任表示祝贺。
2014年5月,盖莱总统访美,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签署美军驻吉基地续租协议。8月,盖莱总统赴美出席第一届美非峰会,分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国务卿克里。2015年2月,吉-美部长级论坛在华盛顿召开,双方围绕地区安全、军事合作、贸易投资等议题进行了交流。4月。美军非洲司令部司令罗德里格斯访吉。5月,美国务卿克里访吉,分别会见吉总统盖莱、外长优素福。2016年9月,盖莱出席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2017年4月,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访问吉布提。5月,吉外长优素福同美国副国务卿在华盛顿共同主持两国论坛部长级会议。2018年3月,美国国务卿蒂勒森访吉。12月,美国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纳吉访吉。
自两国建交以来,日本共向吉提供了约11253.7万美元的援助。2003年9月,盖莱总统出席在日举行的第三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与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会晤。日允实施“粮食援助计划”,支持吉进行新型水稻的种植。2004年,日按计划向吉提供总额为1.5亿日元的粮食援助,并赠吉27800顶蚊帐。2005年,日本副外相访吉,允帮助吉更新电台设备,并希在安理会改革问题上得到吉方支持。2006年4月,尤素福外长访日,日方表示将大力支持吉经济社会发展,未来20年内拟向吉提供20项无偿援助项目。2008年5月,盖莱总统出席第四届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会晤,日承诺未来五年将对吉直接投资增加一倍。日本派海上自卫队赴索马里海域护航以来,吉日关系持续升温。2009年3月,吉外交部部长级代表出席非洲发展东京国际会议,4月,吉外长尤素福访日,双方签署换文确定吉港为日海上自卫队后勤补给基地。8月,日在吉设立常驻联络处。日本在2009财年内,共向吉提供各类援助总额3500万美元,其中与吉签署的4项双边无偿援助协议总计23.77亿日元,较2008年增长174.8%。2010年12月,盖莱总统访日,拜会了日天皇明仁,并会见了日首相菅直人,双方就日本援吉3亿日元帮助落实国家社会发展设想和反海盗行动中移交被捕海盗的技术问题签署协议。2011年3月,盖莱总统致电日本天皇慰问日地震海啸灾难。7月,日本在吉军事基地正式启用。2013年6月,盖莱总统赴日出席第五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会见日首相安倍晋三。8月,日首相安倍晋三访吉。2014年5月,日本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访吉。2015年1月,日本防卫相中谷元访吉。5月,吉议长胡迈德访日,出席国际议会联盟青年议员大会。2016年3月,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高官会在吉召开。5月,日本首相特使、前防卫相小野寺五典赴吉出席盖莱总统就职典礼。8月,盖莱出席在内罗毕召开的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并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2019年8月,盖莱赴日出席第七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横滨峰会并会见安倍晋三。
2003年5月,盖莱总统访问印度,会见印总统和总理。双方签署关于航空服务、投资保护和文化交流的三个协议。印还向吉提供1000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吉经济发展。两国在国际反恐、巴以冲突和伊拉克等问题上达成一致。2015年7月,印度外长访吉,会见盖莱总统。10月,盖莱总统赴印出席第3届印非峰会,并会见印总理莫迪。2018年3月,盖莱总统赴印度出席首届国际太阳能联盟峰会并会见印度总理莫迪。
两国关系友好,签有友好合作协定和农业科技合作等25项协议。两国高层交往频繁,定期举行双边磋商,并不断加强在贸易、运输、教育合作和人员自由往来方面的合作。2004年,埃塞总理访吉,两国召开了第八次部长级混委会。2005年,吉埃边界委员会和铁路管理委员会先后召开,双方认为应加强非法移民和非法边境贸易的管理,并重新发挥两国间铁路的作用。2006年4月,吉埃第九次混委会在吉召开,两国外长出席,双方签署了文化、青年与体育、通讯等三个协议。2011年5月,埃塞总理梅莱斯出席了盖莱总统就职典礼。2012年2月,吉财长与埃塞财长、南苏丹石油和矿业部长在埃塞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就加强三国在电信、铁路、输油管道、港口和免税区等领域的合作签署谅解备忘录。8月,盖莱总统致电埃塞总统吉尔马,对梅莱斯总理逝世表示慰问和哀悼。9月,盖莱总统赴亚的斯亚贝巴出席梅莱斯葬礼。同月,吉埃签署从埃塞引水至吉布提的谅解备忘录,吉同埃塞、南苏丹签署建设三国跨境输油管道的协议。2015年2月,埃塞总理海尔马里亚姆对吉进行国事访问。2016年,吉同埃塞召开部长级会议及防务联委会,就加强两国经贸、防务等领域合作进行磋商。2017年3月,盖莱总统访问埃塞。2017年7月,吉埃外长共同主持两国混委会会议。2018年4月,埃塞总理阿比访问吉布提。
同索马里的关系
吉在人种、语言方面与索一脉相承,曾被称为“法属索马里”。2004年,盖莱总统赴肯尼亚参加索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优素福的就职仪式。2006年11月,索过渡联邦议会议长谢里夫访吉,会见了盖莱总统。2007年1月,盖莱总统在参加非盟首脑会议时会见了索过渡政府总统优素福。2008年8月以来,吉积极参与解决索问题,推动索政府与反对派达成吉布提协议,成为索截止2014年和平进程的基础性文件。2009年1月,索过渡议会在吉开会并顺利选举新总统。2010年11月,500名索过渡政府警察抵达吉接受3个月的培训。2011年12月,吉向索马里派遣900名维和士兵和教官。2012年2月,索马里问题国际联络小组第21次会议在吉举行。联合国秘书长索问题特别代表、索过渡联邦政府总理、过渡联邦议会议长和美、英、法等33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欧盟、北约、非盟、阿盟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发表公报,就索政治进程、安全与稳定等议题表明立场。会议期间,盖莱总统会见了索总理,并与其就索局势交换了意见。同月,盖莱总统会见来访的索总统艾哈迈德,并赴伦敦参加索问题国际会议。5月,盖莱总统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席索马里问题国际会议。9月,盖莱总统赴索马里出席索新总统马哈茂德就职仪式并发表讲话,重申吉对索政府和人民的坚定支持。11月,索总统马哈茂德对吉进行国事访问,此系其当选后首次出访。2013年4月,索总理希尔敦访吉。5月和9月,盖莱总统赴英国和比利时出席索马里问题国际会议。2014年6月,索议长贾瓦里访吉,双方签署两国议会间合作协议。2015年2月,盖莱总统访索,接受索总统马哈茂德授予的索最高荣誉勋章。2017年5月,索马里总统穆罕默德对吉进行正式访问。2018年5月,索马里外长阿瓦德访问吉布提。
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
两国之间存在领土争端。1998年吉因厄指责其在埃、厄边界冲突中偏袒埃而宣布与厄断交,2000年两国复交,并于2001年实现两国元首互访。2004年,两国在厄举行第3届混委会,签署了关于农业、旅游、渔业、海陆交通运输、电讯和法律互助等一系列协议。2006年7月,厄国防部长访吉,与吉国防部长就加强两国陆海边境安全和双方的军事合作举行了会谈。8月,吉国防部长对厄进行了回访。2007年4月,吉厄混委会第4次会议在吉召开,吉外长尤素福和厄渔业、畜牧业部长艾哈默德共同主持了会议。2008年6月,吉厄边界发生武装冲突,导致两国关系紧张。2009年11月,吉与乌干达、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以厄破坏索和平进程为由,推动安理会通过制裁厄的决议,包括要求厄立即从吉厄边境撤军并通过对话解决争端等内容。2010年6月初,在卡塔尔斡旋下,吉、厄两国签署和平协定,双方同时从争议地区撤军。2011年10月初,两名在厄被押战俘逃回吉布提,引起两国关系再度紧张。2011年12月,埃塞俄比亚等推动安理会通过强化对厄制裁决议,吉对此表示支持。2016年3月,厄立特里亚释放4名吉布提战俘。2017年6月,因吉布提降低在卡塔尔外交代表级别,卡塔尔撤回部署在吉厄争议边界吉方区域的维和部队,吉厄边境局势一度紧张。7月,吉外长优素福表示,厄特已从争议地区撤军,该地区局势趋缓。2018年9月,盖莱总统与厄立特里亚总统伊萨亚斯在沙特吉达会面,启动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
2017年7月15日,尼泊尔常驻联合国代表巴特拉伊同吉布提共和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默罕默德·赛义德·杜阿勒在纽约签署相关文件,宣布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已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报。
旅游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