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香菇

香菇 香菇(拉丁:Lentinula Edodes),俗菇、蕈、香信、香菌、香蕈等,伞菌口蘑香菇植物,是一种食用真菌,素有“山珍之王”、“菌菇皇后”、“植物皇后”之称。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有时可达20cm,幼时半球,后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要分布在安徽、江苏、上海浙江、江......
目录

物种起源

香菇

中国的浙江省龙泉市,景宁县,庆元县三市县交界地带是世界最早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其香菇人工栽培技术史称砍法。据传最早发明这项技术的是南宋龙泉县龙溪乡龙村人吴三公(真吴煜yù)。【注:其辖地现今归庆元县管辖,即今庆元人】。在人类香菇栽培史上,留下的可查的文献资料,最早、最完善的当为公元1209年,即南宋嘉定二年何澹所编《龙泉县志》上的185个。其中,庆元有中国香菇城之称。

“香蕈(xùn),惟深山至阴处有之,其法:用干橄榄木、蕈木孱,先就深山下砍倒仆地,用斧斑驳木皮上,候淹湿二年始间出,至第三年,蕈乃偏出。每立春后,地发泄,雷雨震动,则交出木上,始采取以竹篾穿挂,干。至秋冬之交,再用偏木敲击,其蕈间出,曰惊蕈。惟雨则出多,所制亦如春法,但不若春蕈之厚,大率厚而少者,香味具佳。又有一种适当清明向日处出小蕈,就木上自干,曰日蕈,此蕈尤佳,但不可多得,今春蕈用日晒干,同谓之日蕈,香味亦佳。”

干香菇800年前留下这185个,包含了香菇栽培从择时、选树、选场、砍、培育、收采、干、分级整个过程,技术已十分成熟,其时,日本仅有野生香菇。至明代,浙江参政陆容(1436-1494)在任上所著《菽园杂志》卷十四中,将《龙泉县志》中香蕈的185以及制陶等五项转记其中。又过了一百多年,到明嘉靖三十七年(1562年),在黄所编《广东通志》中,将陆容《菽园杂志》中香蕈砍栽培185个入其中。其时,广东各地已有大批浙江菇民(过去龙、庆、景三县菇民不分各县概称浙江菇民),至清雍正九年(1731)广东通志版在物产等栏记叙这185个日本滕成裕,就是转载与参考了《广东通志》这185个,总结、完善与整理成日本香菇栽培的第一本书——《惊蕈录》,此时为1796年,何澹所记已达587年。

日本香菇家中村克哉认为,《惊蕈录》对日本香菇生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自此之后,日本香菇“铊法”(类似中国砍法)栽培加速发展,至明治维新时代,日本香菇科技发展迅速。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最早香菇的人工接种。1906年日本技术向韩国的济州岛传播。中国台湾在清宣统元年(1909年),在台湾中部埔里香菇栽培,当时是个日本人手持砍刀,似乎作砍状,照发表在英国出版的《菌类杂志》上,但亦传说台湾历史上曾出现过“刀法”,亦即砍法。

形态特征

香菇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有时可达20cm,幼时半球,后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中部往往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具香味。

幼时边缘卷,有白色或黄白色的绒毛,随着生长而消失。菌盖下面有菌幕,后破裂,成不完整的菌环。老熟后盖缘反卷,裂。菌褶白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常偏生,白色,弯,长3-8cm,粗0.5-1.5⑵cm,菌环以下有纤毛状鳞片纤维质,部实。菌环易消失,白色孢子白色孢子光滑,无色,至卵,4.5-7×3-4μm,用孢子生殖。双核菌丝有锁状联

生长习性

生长机制

香菇

担孢萌发

孢子萌发时不产生典型的管,而是先膨大为原来的2-5倍,孢子沿长轴生长部出现空;在细胞核分裂时,核先拉长,后中部收缩,核膜始终存在。担孢子在培养基上成单核菌丝。

单核菌丝

条件适宜时,单核菌丝的先端细胞反复分裂,向前伸长。细胞分裂时,细胞核首先分裂。单核菌丝不具产生子实体的能力。

双核菌丝

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接之后,一细胞细胞核迁移到另一的细胞,这种现象称为接或称质配。质配后,每个细胞中含有两个细胞核的菌丝,称为双核菌丝。香菇的双核菌丝具有锁状联。双核菌丝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大量成子实体。

实体分化

当外界具备香菇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条件时,达到生理成熟的菌丝就进入纽结阶段。最初菌丝互相交织成直径0.5-1.0mm的菌丝团,其后逐渐增大,部变得很致密,当直径达1-2mm时,成为坚固的菌丝团称为盘状体或原基。以后逐渐分化、膨大而成商品子实体。

香菇生活简史

香菇的生活史和典型的担孢子菌的生活史基本相似,大体上由如下9步组成:

⑴担孢萌发

⑵产生四种不同交配型的单核菌丝;

⑶两条可亲和的单核菌丝通过接,进质配;

⑷产生每个细胞中有两个细胞核的横隔处常明锁状联的双核菌丝;

⑸在适宜条件下,双核菌丝成子实体;

⑹在菌褶上,双核菌丝的端细胞发育成担子,担子排列成子实层;

⑺在成熟的担孢子中,两个单元核发生融(核配),成一个双元核;

⑻担孢子中的双元核进两次成熟分裂,其中包括一次减数分裂。最后成4个担孢子

⑼担孢子弹射后,在萌发过程中,常发生一次有丝分裂,表明生活史重新始。

生长发育

⑴温度

在潮湿的状态下,担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2-26℃。

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5-24℃,最适宜温度24-27℃,但由于木材的保护作用,在温低于-20℃的高山地或高于40℃的低海拔地区,菇木也能安全生存,菌丝不会死亡。

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香菇原基在8-21℃分化,在10-12℃分化最好。子实体在5-24℃范围发育,8-16℃为最适。同一品种,在适宜范围,较低温度(10-12℃)下子实体发育慢,菌柄短,菌肉厚实,质量好;在高温(20℃以上)上子实体发育快,菌柄长,菌肉薄,质量差。在恒温条件下,香菇成子实体。

⑵水分

在锯木屑培养基中,菌丝生长的最适含水量是60-70%;在菇木中适宜的含水量是32-40%,在32%以下接种成活率不高,在10%-15%条件下菌丝生长极差。子实体成期间菇木含水量保持60%左右,空湿度80-90%为宜。

香菇是一种木腐菌,要的养成分是碳水化物和含氮化物,以及少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菇木和培养基中的各种养物质,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香菇吸收利用。

①碳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广泛的碳源,包括单糖类、双糖类和多糖类,糖浓度在1-5%比较好。

②氮源

香菇菌丝能利用有机氮和铵态氮,不能利用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在香菇菌丝生长阶段,碳源和氮源的比例以25-40:1为好,高浓度的氮会抑制香菇原基分化。在生殖生长阶段,要求较高的碳。

③矿质元素

除了镁、硫、磷、钾之外,、锌、锰同时存在能促进香菇菌丝的生长,并有相相成的效果。钙和硼能抑制香菇菌丝生长

维生素

香菇菌丝的生长必须吸收维生素B1,其他维生素则不需要。适香菇生长维生素B1浓度大约是每升培养基100um。在段木栽培中,香菇菌丝分泌多种酶类分解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等大分子,从菇木的皮部木质部吸收碳源、氮源和矿质元素。

⑷空

香菇属好性菌类,足够的新鲜空是保香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条件之一。栽培环境过于郁易产生畸的长柄菇、大脚菇。

⑸光线

香菇是需光性真菌,强度适的漫射光是香菇完成正常生活史的一个必要条件。但是,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研究表明:波长为380-540nm的蓝光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原基成最有利。香菇子实体的分化生长发育需要光线。没有光线不能成子实体,研究表明,40-7-lx的光照强度比较适宜。香菇原基在暗处有徒长的倾向,盖小、柄长、色淡、肉薄、质劣。

⑹酸碱度

适于香菇菌丝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是5-6。pH值在3.5-4.5适于香菇原基的成和子实体的发育。在段木腐化过程中,菇木的pH值不断下降,从而促进子实体的成。

生长环境

冬春季生于阔树倒木上,群生,生或单生。

分布范围

河北遵化、平泉县、山东高密、广饶、河南灵宝、西峡、卢氏县、泌阳、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

繁殖栽培

香菇栽培始源于中国,至今已有800年以上的历史。最早于宋朝浙江庆元县龙村的农民吴三公发明了砍栽培法,后扩全国。僧人交往传入日本香菇的砍栽培源于中国,现的段木纯菌丝接种栽培则源于日本。至1989年,中国香菇总产首次超过日本,一跃成为世界香菇生产第一大国。

种植

⑴品种

栽培的品种要有:Cr02、Cr04、L26、香7、台香、武香1号、香菇867.香菇937等。

⑵人工接种

接种期:一般在温为5~20℃均可接种。以月平均温10℃左右的最适宜。一般情况下,长江流域宜在2月下旬至4月进段木接种,最好在3月上旬完成;华南地区可在11月至翌年1月进,最适接种期是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接种工具

接种木屑菌种或棒木块菌种,均可用手电钻或4-6磅重的锺打孔器打接种

接种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以6cm左右,12厘米左右为宜。近两端的,至少应离断面5cm,以防止杂菌入侵。直径1.2-1.5cm,深1.5cm左右。要打成,过细的段木可采用螺旋式打

接种

打好后,要把菌种尽快接入,以防壁干及杂菌侵入。一般要求当时打,随时接种,每的接种量为深的80%为宜,一般1m3的段木,需15-20瓶750ml的菌种。

接种后,立即用蜡涂封,或用与大小一致的木块盖上,用锤敲平,防止雨水和杂菌虫害侵入,减少水分发,保护菌丝生长

栽培技术

上堆发菌

接种后的段木应及时放到室或室外选好的菇场上堆放,段木上堆后,应保持堆放场的温度为10-15℃,段木的含水量为50-60%。堆放的式。

⑴直立式:木接种到定植成活阶段,约需20-30天可采用直立式,并于冬春季

⑵井叠式:宜于多雨季或场地较湿的环境。

⑶蚣式:宜于在干热季或偏干的情况下采用。

⑷瓦式:通较差的多湿场地,或菇木较少而场地坡度较大时采用。

菇木堆放

菇木堆放后,需要加强管理,创造一个适香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成的良好条件,堆放期间的管理是决定香菇栽培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系到菌丝的成活率和第一批菇发生的迟早,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⑴保湿保温

接种后,由于菌丝被弄碎,使菌种的生活力突然下降,对环境适应力也有所减弱,为使受伤的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尽快伸入到菇木中,必须进保温保湿。如发现菇木树皮裂翘起,甚至菇木裂,应尽快增加荫度,浇水保湿。要求空湿度60-70%,温度为15-25℃。

⑵检查菌种成活率

堆放两周左右,已见菌丝从接种裂缝中长出,成一个白色圈,表示菌丝已成活定植,如一个月还未出现白圈,必须揭接种盖观察菌丝情况,采取补充水分或加强通气或提高温度来促进菌丝成活,如发现死需补种。

⑶翻堆

由于各层菇木所受温度、湿度不同,含水量容易发生变化,如果不翻堆,就会使菌丝生长不均匀。因此,接种后,每隔2-3周要进翻堆一次,把上下左右里外互相调换一次位置。在翻堆时,还要温的变化、雨量多少及树皮厚薄,相应改变堆放式,以利菌丝生长。同时,干旱时应结翻堆进浇水保湿

⑷遮荫

菇木堆放好后,必须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进遮荫,避免阳光直射,借以保持菇木的含水量,雨水多时还需做好防湿工作,勿使菌丝淹死。

⑸防止杂菌和虫害

在自然条件下栽培香菇,要尽量防止杂菌和害虫的为害,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发生。如结翻堆进菇场消毒,除去周围的杂草,调和水分等,以保香菇菌丝的迅速生长,而不利于杂菌的繁衍为害。

子体产生

⑴起架时间

段木接种后,菌丝的生长速度因菇木大小、树种、堆放和管理情况不同而有差。在温暖地区,一般冬末春初接种的,过春、夏、秋三季,约8-9个月,菌丝基本发育成熟;但在冷地区或者菇木过大,菌丝要过两个夏天,才能发育到出菇的程度,约在立冬前后(11月7号前后),当温下降到月平均14-16℃时,菇蕾才相继出现,这时应将菇木移到适于子实体成的场所(应具有6-7成荫,空相对度以75-90%为宜),把菇木起架,让其出菇。

架木要适时,如果架木过早,温过高,湿度太低等管理不善,菇木容易干脱皮;架木过迟,会影响子实体产生,降低产量。

一般地用刀或手指敲打菇木树皮时,发生的声音为浊音或树皮组织松软、粗糙不平或状突起、皮下呈黄色黄褐色,且有香菇味者,表明菇木菌丝发育成熟,已具有子实体产生的基础,应及时转入出菇场,同时将长有杂菌或长出新的菇木剔去。

⑵起架

先打好木桩,离地65cm左右放上横木,菇场环境潮湿的可架高些,环境干可架低些。横木长短随地而定,两侧呈人,交错排列,菇木间10cm以上,便于子实体成和采收。

⑶出菇期间管理

菇木放后,菇木含水量减少,冬天往往雨水少,湿度低,难以满足出菇所需的水分。因此,在架木前,应先补足水分,然后起架,这时因为菇木集中,给水也便,还可以减少水分流失。菇木的补水有浸水和喷水两种法。

前者把菇木浸在水中8-12小时即可,此法省水省时,出菇整齐,但劳动强度大,且菇木损耗大,浸水时不宜用流水浸,以避免养分损失;后者需连续补水4-6天,每天间歇性喷洒3-6小时。

注意事项:

①菇木补足水分后,如遇温偏低(10℃以下),必须保温在20℃左右,保湿在85%以上,进催蕾,待菇蕾大量长到黄豆大小时,才堆架木。

②补充水分时不要选在温十分干的时候,最好是一次补足。当第一批菇采收后,不能马上补水,让菇木干一段时间(1-2个月),再补水进第二次催蕾,这样可使菌丝受到刺激,促进分化

采后管理

段木栽培香菇具有一次性接种,多年出菇的特点。出菇多在春、秋两季。当菌伞尚未完全展,即菌盖边缘尚稍卷,菌膜刚破裂时,是采收的最适期。其产量可达10-15斤/m3。

菇木过几个月的子实体生长发育,原来积累的养物质大多发育香菇。为了第二年生产高产优质的香菇,需继续恢复生长积累物质。因此,在香菇采收期结束后,尽快地恢复菌丝长势,积累养物质。在菇木采收完后,将菇木移回堆放场,重复前面的过程,即堆放、补水、起架等。

采收分级

⑴采收

一般待菇盖展70-80%时,菇盖的边缘仍然卷,菌褶下的菌膜才破裂不久就得采收,此时菇、菇质、味均较优。若待菌盖90%展才采收,由于香菇采收后的后熟较明显,菇盖仍会展,影响香菇等级。如待菌盖全展烤后菇盖边缘出现向上翻卷,成薄菇,菇柄纤维增多,菇质较差。

⑵分级

菌丝一成子实体,即使处于较高或较低的温度均能生长发育,但品质有所不同。如在20℃以上较高的温度下,香菇生长虽然快,但肉薄、菌盖易,菌柄较长,品质差,俗称“香信”。

温度较低,香菇生长较慢,但肉厚,菌盖难,菌柄较短,品质较好,特是在12℃以下,香菇生长缓慢,一般成柄短肉厚的“冬菇”。

子实体成的初期,如遇天或霜冻的袭击,一般不会继续生长,甚至死亡,但子实体长到约2cm以上,再遇上上述环境条件,菌盖表面会龟裂成纹,这样的香菇品质最好,称为“菇”。

低温或变温对子实体的成起着良好的刺激作用,如在快要出菇前,遇上0℃左右的低温(下雪更为理想),然后转暖,或天忽冷忽热,以15℃为中,每日温度在5-20℃之间上下变化,或日间温度较高(20℃),夜间温度较低(10℃),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都会成优质的菇或冬菇

从生产的角度来言,温度最好在15-18℃,或日间20℃,夜间10℃,这样的温度生长既快,产量高,质量也好。

香菇代料栽培

1.栽培意义

香菇代料栽培的意义

食用菌人工栽培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人为地创造对香菇菌丝和子实体发育有利,而对其他杂菌生长不利的环境条件的过程。香菇代料栽培即源于此理。

香菇历来都是被局限在少数地区用段木或原木进栽培,由于受到树木、地区、季的限制,发展速度很慢。自上海栽培成功并大面积推广木屑栽培法以来,为发展香菇生产,辟了一条新途径,代料栽培得以迅速发展。

所谓代料栽培,就是利用各种农林业副产物为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助材料,制成培养基,来代替传统的栽培材料(原木、段木)生产各种食用菌。

代料栽培的优点:首先是可以广培养料来源,综利用农林产品的下脚料,把不能直接食用、济价值极低的纤维性材料变成济价值高的食用菌,省了木材,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变废为宝。其次是,可以有效地扩大栽培区域,有森林的山区可以栽培,没有森林资源的平原及沿海城镇也可以栽培,适于家中小型栽培,更便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为扩大食用菌的生产辟了新的途径。同时,由于采用代料栽培的培养基可各种食用菌的生物特性进理配制,栽培条件(如菇房)比较容易进人工控制,因此产量、质量比较稳定,生产周期短(从接种出菇,仅需要3~4个月,至采收结束10~11个月),资金收回快又可以四季生产,调市场淡旺季,满足国外市场需要。一般每1000斤木屑或棉籽壳等代料栽培,可收600~800斤鲜菇,从产品质量及其济效益看,都超过段木生产,是栽培香菇之有效的途径。

代料栽培的原料:用来栽培香菇要代用料是阔树木屑、部分针树木屑(如:柳、杉、红松)以及刨、纸屑、棉籽壳、废棉、甜菜渣、稻草、玉米秆、玉米芯、麦草、高粱壳、生壳、谷壳等。此外,许多松木屑用高温堆积发酵或摊晾屑的办法,除掉其特有的松脂气味;亦可用来栽培香菇

2.技术措施

代料块栽香菇的技术措施

⑴生产流程

⑵培养基的配制

香菇体菌种的培育,一般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和水分离法三种。孢子分离法是有性繁殖,菌种生活力强,但变异率高,一般难掌握,选育新品种时可采用此法。组织分离法及菇木分离法系无性繁殖,种性比较稳定、而且简便易,生产上应用较多。

<1>培养基配制的原理

培养基是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的基质、可以提供香菇菌丝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水分、碳源、氮源、各种元素和生长因素,使菌丝体能正常、健壮地生长

a.水分:香菇菌丝中含有大量的水分。水分不仅是菌丝细胞原生质的要成分,而且菌丝的一切生理活动均需在有水的情况下进。因此,在配制各级培养基时,均要加入一定量的水分。

b.碳源:单糖(葡萄糖)、双糖(蔗糖、麦糖)、多糖(淀粉)都是香菇菌丝能够利用的有机碳源。一般来说,碳素是菌丝细胞中有机物的基本元素,并且也是能量的来源。

c.氮源:氮素是构成菌丝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的要元素,而蛋白质和核酸又是细胞质细胞核的重要成分,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生理作用。有机氮(氨基酸、蛋白质、尿素)和氨态氮(硫酸铵)都是菌丝细胞氮的来源。

d.无机盐类:菌丝所需的无机盐类数量很少,但在其生命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在配制培养基时,要加入少量的磷、钾、硫、钙、镁等。培养基中加入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硫酸钙等,可满足对上述元素的要求。

e.生长因素:能调香菇菌丝代谢活动的微量有机物,称之为生长因素。一般用作碳源的天然成分,如马铃薯、麦汁、麸皮、米糠等都含有丰富的生长因素,无需另加。维生素B1可促进香菇菌丝生长,制斜面培养基时可加入少量。

f.凝固:常用的凝固为琼脂(洋菜),是由石花菜提制而成。培养基中各种养物质的比例对香菇菌丝生长的影响很大。要香菇菌丝生长对各种养物质的需要比例配制。要注意对培养基pH值的调

<2>;培养基配制的

香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栽培种三种。

a.母种培养基的制作配

马铃薯200克
葡萄20克
琼脂18~20克
1000毫升
pH值5.5~6

该配香菇及多种食用菌分离和培育母种之用。如果作保藏菌种用,在配中可再添加磷酸二氢钾2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10毫克。

制法:选择质量好的马铃薯洗净去皮(已发的要挖去及周围一小块),将其切成薄,称取200克。放入铝锅中,加入清水1000毫升,加热沸,维持30分钟,用四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然后将琼脂放在水中浸泡后加入马铃薯汁液中,继续加热至全部溶化(加热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溢出和焦底),最后加入葡萄糖,并且热水补足1000毫升,测定并调pH值(用5%的稀盐酸或5%的氢氧化钠溶液)到所需范围。配制好的培养基要趁热分装入试管,装入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5,装管时要注意勿使培基沾附试管。分装完毕塞上棉塞,棉塞要求松紧适度,塞入长度约为棉塞总长度的2/3左右,使之既有利通气又能防止杂菌侵入。

塞好棉塞后,把试管直放在小丝筐中,盖上油纸或牛皮纸,用扎好,或用子把试管扎成几捆,棉塞部分用牛皮纸包扎好,竖直放入高压灭菌锅,进灭菌,在1.5公斤/厘米2压力下维持30分钟。

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下降至60℃时,再成斜面,以防冷凝水积聚过多。摆斜面时,先在桌上放一木棒,将试管逐支斜放,使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总长度的1/2,冷却凝固后,即成斜面培养基。

灭菌后的斜面培养基,要进无菌测定,可从中取出2~3支,放入30℃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后表面如仍光滑,无杂菌出现,就可供接种。多次制作后,已有把握,可不做无菌测定试验。

高压灭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Ⅰ)在灭菌锅加水至水位标记高度,首次使用需先进一次试验,水过少易烧干造成事故,水过多棉塞易受潮。

(Ⅱ)放的材料,不宜太挤,否则会影响汽的流通和灭菌效果。体积大的瓶子,要分层放置或延长灭菌的时间。

(Ⅲ)盖上锅盖,同时均匀拧紧锅盖上的对角螺旋,勿使漏阀。

(Ⅳ)点、逐渐升温。水沸后,待锅压力升至0.5公斤/厘米2时,逐渐大放阀,放净锅冷空至压力降至"0",再阀。如不放尽冷空,即使加大至所需压力,而温度达不到应有的程度,也不能达到彻底灭菌的要求。

(V)继续DO%(溶解氧)至所需压力时,始记灭菌时间,调力大小,始终维持所需压力至一定时间。

(Ⅵ)停。让压力自然回降至"0"时,打阀。

(Ⅶ)打锅盖,用木块垫在盖下,让汽渐渐溢出,借余热烘干棉塞。

(Ⅷ)取出已灭菌的材料,并清除剩水,以防锅底锈蚀。

b.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甲:

锯木屑78%
米糠(或麸皮)20%
蔗糖1%
硫酸钙(石膏粉)1%
适量

乙:

棉籽40%
锯木屑40%
麸皮或米糠20%
蔗糖1%
石膏1%
适量

制法:木屑以阔树的为好,棉籽壳(木屑)均要求干无霉烂、无杂质。米糠或麸皮要求新鲜、无虫。将木屑(或棉籽壳)与麸皮、石膏粉拌匀,蔗糖溶于水,将其加直至用手紧握一把培养料时,指缝间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然后将其装入菌种瓶中,边装边用捣木适度压实,直装至瓶颈处为止,压平表面,再在培养基中央钻一洞直达瓶底。最后用清水洗净瓶的外壁及瓶颈上部内壁处,上棉塞。用牛皮纸包住棉塞及瓶口部分,用扎紧。放入高压锅,在1.5公斤/厘米2的压力下维持1.5小时。如采用土法灭菌,当达100℃后再维持6~8小时。

c.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及制作法同源种。当采用其他用料栽培香菇时,可将上述两种配中的锯末屑用料代替,其余成分不变,构成多种代用料配

<3>;菌种的分离和培育

香菇菌种制作分母种、原种栽培种三个逐步扩大的阶段。实践明,香菇菌种的好坏优劣,不仅直接影响到香菇的产量和质量,而且系到香菇栽培的成败。因此,必须认真做好菌种分离和培育工作。

a.母种的分离和培育

母种是菌种生产的键,直接系到原种栽培种的质量,也是香菇丰产的保。因此,必须认真做好种菇的选择和分离培育工作。

种菇要选择符该品种特性的个体:要在出菇早、出菇均匀、产量高的菌块上或菇木上挑选,选出朵端正、盖肉肥厚、柄短粗、无虫害的子实体做种菇。

组织分离法:选择符种菇要求的菇蕾。用75%揩拭表面后,用小刀把菇蕾纵剖为二,在菌盖与菌交界处,切取0.5立厘米的一小块菌肉,移放在斜面培养基中央。如用已伞的香菇做分离材料,则选菌盖与菌柄交界的菌肉。

接种后,将试管放在22℃~24℃恒温箱中培养2~3天后,组织块上长出白色的菌丝,并向培养基上蔓延生长。当菌丝在斜面上长满后,再移到新的斜面培养基上,培育成母种。

b.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把母种接到木屑(或棉籽壳)、米糠培养基上进培育,用以繁殖栽培种用的菌种称为原种。已培育好的母种用接种针挑取蚕豆大一小块放入原种培养基上,22℃~24℃下培育35~45天,菌丝体长满全瓶,即成原种。母支每种约可接6~8瓶原种

原种直接到相同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用于压块用种为栽培种。从原种里掏出菌种移入灭过菌的瓶子中,培养温度22℃~24℃,培育时间约2个月以上。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60~80瓶。

培育原种栽培种注意事项:

第一,原种栽培种的接种必须遵照无菌操作要求。

第二,当接种后,从第三天始就要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发现有污染的瓶子要及时取出处理。一般检查要继续到香菇菌丝体覆盖整个培养基表面并深入培养基2厘米时为止。

第三,培养好的菌种如暂时不用,要将其移放在凉爽、干净、清洁的室避光保存,勿使菌种老化。

<4>;菌块的制作

掏瓶作块的时间,7月中旬制作的栽培种,10月上旬即可掏瓶作块。掏瓶时要求作到:掏瓶用具、瓶、盛器及掏铲等所用工具均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2%~3%来苏儿消毒;要剥尽老化褐色菌皮,要尽量成块掏出,切勿掏得过碎;要随掏随做块,不要推得过久,更不宜过夜。

做块法:将掏出的菌种倒入30厘米见,边高为7厘米的框,用手压实,四周要紧一些,块的表面压平,不宜过紧过松。用配甲一般11~12瓶菌种可做菌砖一块(30厘米2),厚度以4.5厘米左右;若用配乙时,一般12瓶菌种做一块,厚度6厘米上下为宜。

菌块直接压在势有消过毒的塑料薄膜的木架或地上,块与块之间离3~4厘米,以利空流通。压好后用薄膜覆盖,以利保湿

其中正确掌握香菇菌丝的菌龄,选择适宜的季压块,是香菇生产中的一大键。

菌丝的生产过程,就是累积养的过程。当养分积累到一定时期,在外界条件(如温度、水分、空、光、养、PH值)影响下,产生突变,以生长转入生殖生长,即菌丝生长进入子实体生长

菌龄太长;瓶壁上成一层很厚的菌皮,这是养被消耗、菌龄老化的一种表现,压块后,虽然转色较快,但色略淡;这时压块若遇高温(30℃以上)菌丝容易衰老,造成霉烂。菌龄太短,菌丝成熟度不够,仍处旺盛生长阶段,压块后,菌丝容易徒长,转色也慢,黄褐色,由于养积累不足出菇也就延迟。

因此,压块最适宜的菌龄(即菌丝成熟度)应该是:

①菌丝发展到瓶底和塑料袋底的10~20天,此时瓶壁处始呈现白色突起(原基);

②透过瓶可看到瓶表面的菌丝洁白,中央黄白色

③揭瓶盖塞有浓厚的菇香气味

④菌种上表面覆盖一层黑褐的菌膜,菌种本身粘结力很强。以上四点是完全成熟菌种的特点。

具有以上特点的菌种即可掏瓶做块。由于菌龄适当,压块后菌丝愈快,转色及时呈红棕色,若外界条件适宜,一般压块后15~20天左右便可现蕾。

菌龄是因,当菌龄适宜时,还必须给其适的外界环境条件,才能使菌丝体发生突变,成子实体。香菇属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适温是25℃,子实体是15℃。如中地区一般在10月上中旬压块,此时温已降至25℃以下,并在做块后则天,能维持22℃~25℃;以后温下降,正值出菇时期,因此,各地栽培香菇须根据当地候条件正确确定做块时期,才能获得香菇的高产。

<5>;出菇前的管理

a.防止高温产生霉,促使菌丝迅速愈

菌决压好后,随着温的变化,要灵活掌握掀动薄膜的时间。温度高时,第二天就要换;温度适时,第三天换;温度偏低时,第五天后换。换的是增氧,促进菌丝迅速愈,是防止高温发霉的有效措施。

当表面菌丝始发白,应增加换次数和时间。温度偏高,每天掀动2~3次,偏低掀动1~2次。的是降低菌块表面湿度防止菌丝徒长,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b.利用温差、干湿差,刺激子实体成。

香菇属变温结实性菇类,一般在恒温条件下,香菇原基始终不能成菇蕾。但当条件改变,它将迅速成子实体。当菌丝已生长成熟,积累了丰富的养,适菌丝生长的温度由25℃突然下降到15℃时,将会很快使菌丝扭结成子实体原基(其他条件也要符要求,如湿度、光、空等)。以"7402"菌株为例,在我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白天温一般可达21℃~23℃左右,夜间可降到9℃~11℃,温差达到10℃以上。压块半个月至对天后,让菌砖表面适当干3~5天,迫使表面菌丝互相交织、扭结,从而向周围菌丝吸收养分,使扭结的菌丝逐渐膨大成原基、菇蕾。当菇蕾长到黄豆大时及时喷水,有利于子实体生长。因此,适当干有利于成熟的菌丝香菇原基,再度湿润有利于原基长成香菇

<6>;出菇期的管理

加强各期的水分管理,是提高香菇产量的重要措施。

香菇不同季生长特点,对水分的管理也有所侧重。秋菇(10~12月)由于菌丝健壮,培养料含水量也较充足,能满足原基生长。管理上要是抓菇房保湿和塑料薄膜控制小候的温度、湿度和空

a.当出现小菇蕾时,应把覆盖的塑料薄膜提高5~6,让其出菇。

b.随菇大小、多少、温高低,灵活掌握水量,保持空湿度85%~90%。

c.第一批菇收后,停水几天,以利菌丝恢复,然后连续喷水几天,使它干干湿湿;拉大温差10℃以上,有利于下一批子实体的成。

冬菇(1~2月),各菇菌块不宜过湿,只要保持菌块湿润即可。过湿不利菌丝生长,小菇也容易死亡,冬季一般只要求出一潮菇。要以养菌发壮为,块水分不能低于40%,一般以50%比较理想。

春菇(3~5月),春菇的水分管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随着温升高,此时菌块含水量已降低,应适当补给水分。

可用空中喷雾及地面浇水等法调整菇房相对湿度到85%~90%之间,菌砖表面用喷雾器均匀喷水,使菌砖保持湿润状态。

喷水时注意,天晴多喷,阴雨天少喷或不喷,菌砖干时多喷,湿润时少喷,菌丝衰弱或有少量杂菌发生时少喷,灵活掌握。

当菌砖部由于发及多批菇的生长而失水过多,在含水量低于40%的情况下,子实体的成便受到抑制,这时可将菌砖直接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使菌砖增重1斤左右,以补充菌砖的水分。如果这时温在15℃左右,取出的菌块要放在培养室催蕾(温度控制在22℃左右),等成较多子实体时,搬回菇房,保湿出菇。用这种分期分批浸水催蕾的法,可使香菇产量大幅度提高。

对菌砖表面菌膜过厚、水分不易浸入的,可用小刀将表面划破几处,便于吸水。每批菇采收10余天后,或有少量菇蕾出现时进浸水可刺激菇的发生和生长

<7>;采收与加工

a.采收:采收早了要影响产量,采收迟了又会影响质地,只有坚持先熟先来的原则;才能达到高产优质。具体采收标准是:当菌伞尚未完全张,菌盖边缘稍卷,菌褶已全部伸直时,为采收最适期,采菇应在晴天进

b.干烤技术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香菇的质量,力太猛会把菇烤焦;力不足,则会使其发黑;时间拖长还会腐烂,要特注意法。香菇的干法有干和晒干两种,多采用干和晒结法。

(Ⅰ)干:的在排除香菇含水量,达到商标干标准,含水量约13%,以利长期保存。烤时要注意:当天收当天烤。力或用其他热源均要先低后高,始时不超过40℃,每隔3~4小时升高5℃,最后不超过65℃;烤时最好不一次干,至八成于时出烤;然后再"复烤"3~4小时,这样干一致,香味浓,且不宜破碎。烤后质量标准:香味浓,色泽好(菌盖咖啡色、菌格淡黄色),菌褶清爽不断裂,含水量达13%,过干难运包,过湿难保藏。

(Ⅱ)晒结:先将鲜菇菌语朝上,置太阳下晒6小时左右,在将干未干时立即烤,这样色泽好,养好;香味浓,成本低。

(Ⅲ)分级和贮藏:干菇极易吸湿回潮、发霉变质和生虫,影响质量。因此香菇干后,应立即菇的大小、厚薄分级,而后迅速装箱或装入塑料袋密封,置干、阴凉处保藏。

3.灭菌

普遍采用的灭菌法是常压汽灭菌。常压灭菌的常压灭菌灶用砖砌成。选直径110厘米的锅,用砖砌高100厘米,直径120厘米的锅筒,外用水泥抹光滑。培养基装入灭菌锅后,用较厚的塑料薄膜和麻袋把锅筒包盖住,用子捆绑结实,然后用旺猛烧,在最短的时间将锅的水烧。待塑料薄膜鼓呈馒头状时,说明水已烧,灭菌从此时始计时,要持续8——10小时,以确保灭菌彻底,但一些菇农往往在灭菌上麻痹大意,使杂菌污染严重导致制种失败。

常压灭菌时要做到“三防止”,一要防止中途降温,中途不得停,如锅达不到100℃,在规定的时间达不到灭菌的的;二要防止烧干锅,在灭菌前锅要加足水,在灭菌过程中,,如果锅水量不足,要及时从注水注水;三要防治存在灭菌死角,如锅部位不均,锅筒处仅从一端漏等。

4.

香菇的种类或制作工艺不同,在发时间上也会有不同,不过一般2~5个小时后用手触摸感觉完全软化即可,不宜长时间浸泡。并且香菇时,以70℃左右的温热水为宜。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香菇的水不要倒掉完全可以再利用。

5.质量规定

标准品为符卫生指标NY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符GH/T1013-1998的二级厚菇质量指标如下:

技术要求二级厚菇质量指标检验依据
卫生指标NY 5095-2006《无公害食品食用菌》
感官指标菌盖淡褐色褐色,菌褶黄色GH/T1013-1998
菌盖厚度/cm ≥0.5
扁半球稍平展或成伞规整
伞度/分  ≤7
大小/cm3.0~4.0
菌柄长度cm|a|≤0.8
气味香菇特有香味,无异味
残缺菇/% ≤2.0
碎菇体/% ≤0.5
褐色菌褶菇、虫孔菇 % ≤1.0
杂质/% ≤1.0
不允许混入带泥菇、霉变菇、活虫体、动物毛发和排泄物、金属物、矿物质
理化指标水份,% ≤13
粗蛋白,% ≥15
糖分,%≥40
纤维,% ≥6
灰分,%≤7

【1】菇场的设置

较好的菇场应是避北、向阳地、资源好,水源近,有树荫,多石砾,偏酸性的缓坡地。

2)清理场地

照春夏之交能有三分疏,七分荫的要求,砍低留高,以利于操作管理和场地的通

②清除场地的枯树皮、树,以及场外围数米的腐朽之物,铲除杂菌、害虫孳生地。

据地平整地,壁人通道,清沟排等设施。

④自然荫不足时,搭盖荫棚(高2m),或种植、种瓜,以利将来遮荫。

⑤菇场清理的最后一道工序,在地面撒上石灰,除虫防蚁,抑制杂菌蔓延。

【2】菇树选择及段木准备

1)菇树选择

可以用来栽培香菇的树木不少于200种,绝大多数是属于壳斗科、桦木科和金缕科的阔树。菇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不含芳香油物质;

树皮厚薄适中,不易离,利于调温调湿,减少杂菌侵染的机率;

③木质适当坚实,边材多,心材少,利于香菇菌丝体充分分解利用。

2)树径和树龄

段木栽培香菇不宜选用过粗和过细的树木,一般以直径12-20cm较适,树龄10-25年为宜。

树皮较薄的树,树龄可以大些;树皮较厚的树,树龄可小些。薄皮树出菇快,但产菇菌盖薄,菌肉松厚皮树出菇慢,但产菇质量好。幼龄木心材小,接种后出菇早,所产香菇较薄较小,且菇木易腐,持续产菇年限较短。

3)段木准备:要包括砍树、原木干等工作。

①适时砍树

提倡黄砍树,也即是进入休眠阶段。此时贮存养分最丰富,树皮木质部紧密,搬动时不易脱皮。已砍伐的菇木称原木。

②适当干

让原木干,实际上是调段木的含水量,以利于接种后菌丝体定植和生长发育。不同树种的含水量不同,因而干的时间也不一致,常以干后没有萌力为度,或者以接种打洞时树液不渗出为宜,此时的含水量约为40-45%。

原木适当干后(当原木面出现几条短的裂纹时),就应及时剃后的原木称段木。段木长度以1.0-1.2m为宜,如有小丫,可在分叉处保留3-5cm切除丫,不可平切,以避免加大切面积,增加感染机会。

后应尽快用5%新鲜石灰乳涂刷面,防止杂菌从伤侵入。

主要价值

济价值

这几年来中国的香菇贸易量逐渐上升,年递增率约为2%,香菇年产量为8万吨,在全球10万吨中占有8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出3.6万吨,也居世界之首,其次是日本韩国居第三位。其栽培地分布在中国河南驻马店、西峡、卢氏,福建浙江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遂川、四川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陕西略阳、甘肃等地区。

近几年香菇在国种植中,比较集中的地有,河南省南阳市西峡县、驻马店市泌阳县、三门峡市卢氏县、湖北随州市、浙江省庆元市比较集中,最近我国东北。陕西汉中也始种植香菇。其中驻马店市泌阳县菇比较有,西峡县香菇质量较好,出,三门峡市卢氏县香菇夏菇较多,均创造了产量和品质的记录,每天发往国外市场干鲜产品30多吨,高峰期达100多吨,日交易百万元。曾在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有“泌阳菇甲天下”的美誉,另外西峡香菇也有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也成为了中国香菇的出大县。

食用价值

香菇

干香菇食用部分占72%,每100克食用部分中含水13克、脂肪1.8克、碳水化物54克、粗纤维7.8克、灰分4.9克、钙124毫克、磷415毫克、25.3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1.13毫克、尼克酸18.9毫克。鲜菇除含水85-90%外,固物中含粗蛋白19.9%,粗脂肪4%,可溶性无氮物质67%,粗纤维7%,灰分3%。香菇中还含有30多种酶和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中氨基酸中,香菇就含有7种,因此香菇又成为纠正人体酶缺乏症和补充氨基酸的首选食物。香菇含丰富的维生素D原,但维生素C甚少,又缺乏维生素A及A原。香菇多糖能提高助性T细胞的活力而增强人体体液免疫功能。大量实践明,香菇防治癌症的范围广泛,已用于临床治疗。香菇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适应力有很大作用。香菇还对糖尿病、结核、传染性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减肥等。

中国不少古籍中记载香菇“益不饥,治和益助食”。民间用来助减少痘疮麻疹的诱发,治头痛头晕。现代研究明,香菇多糖可调人体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活性,可降低甲基蒽诱发肿的能力。香菇对癌细胞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小白肉瘤180的抑制率为97.5%,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80%。香菇还含有双链核糖核酸,能诱导产生干扰素,具有抗病毒能力。香菇含有水溶性鲜味物质,可用作食品调味品,其要成分是5'-乌苷酸等核酸成分。

养分析

1.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香菇多糖可提高小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还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产生,并提高T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实验明,香菇中还含有一种抗病毒的干扰素诱发,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可预防性感冒等症。香菇具有和健脾、补的功效,可治久病气虚食欲不振等病症。

⒉延缓衰老香菇的水提取物对过氧化氢有清除作用,对体过氧化氢有一定的消除作用。

⒊防癌抗癌:香菇菌盖部分含有双链结构核糖核酸,进入人体后,会产生具有抗癌作用的干扰素

⒋降压、降脂、降固醇:香菇中含有嘌呤、碱、氨酸、氧化酶以及某些核酸物质,能起到降压、降固醇、降脂的作用,又可预防动脉硬化硬化等疾病。

香菇还对糖尿病、结核、传染性炎、神经炎等起治疗作用,又可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此外,香菇所含核酸类物质,还具有防治爱滋病的功用。

香菇养成分一览。

香菇含:能量19千卡、蛋白质2.2克、脂肪0.3克、碳水化物5.2克、叶酸41.3微克、膳食纤维3.3克

核黄素0.08毫克、烟酸2毫克、维生素C1、毫克钙2毫克、磷53毫克、钾20毫克

钠1.4毫克、镁11毫克、0.3毫克

药用价值

香味成分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lentionione)。所以香菇是人们重要的食用、药用菌和调味品。香菇的鲜味成分是一类水溶性物质,其要成分是5′-鸟苷酸、5′-AMP、5′-UMP等核酸构成成分,均含0.1%左右。其香味成分要是香菇酸分解生成的香菇

香菇含有一种分子量为100万的抗肿成分-----香菇多糖,含有降低脂的成分-----香菇太生,香菇腺嘌呤和腺嘌呤的衍生物,香菇还含有抗病毒的成分------干扰素的诱发----双链核糖核酸,是不可多得的保健食品之一。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甚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抗疾病和预防感冒及治疗有良好效果。

常食用对预防人体,特是婴儿因缺乏维生素D而起的磷、钙代谢障碍导致的佝偻病有益,可预防人体各种粘膜及皮肤炎病。

香菇中所含香菇太生(lentysin)可预防硬化,可降低人的压,从香菇中还分离出降固醇的成分(C8H1104N5,C9H1103N5)。

香菇灰分中含有大量钾盐及其它矿质元素,被视为防止酸性食物中毒的理想食品。

香菇中的碳水化物中以半纤维素居多,要成分是醇、海藻糖和菌糖(mycose),葡萄糖、戊聚糖、甲基戊聚糖等。

提高人体免疫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的农家大卫·布鲁尔通过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一种高分子量多聚糖(HMWP),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大卫·布鲁尔是在阿肯色州的一个小农场里进实验后发现香菇具有这种功效的。

而另外一些研究显示:香菇中含有的另外一种化物——香菇嘌呤(也称赤酮嘌呤)可以降低固醇的水平。

香菇含有的抗氧化含量是麦的12倍,是鸡肝的4倍。与松茸蘑菇树花(又多孔菌,俗称云蕈、蘑、莲菌)相比,它的降压和抵御癌症的功效更强。

香菇

烹饪

白菜香菇肉卷

原料:包菜8,瘦肉300克,香菇6个,蒜蓉,生抽适,盐,五香粉,胡椒

做法:

1、将材料分剁成糜状。

2、加入适量盐、五香粉、胡椒粉、生抽、蒜蓉一起搅匀。

3、包菜从外面小心的剥下完整的八,包菜在沸水里烫软。

4、将菜铺平,放上肉馅,裹成小卷,如法逐一做好。

5、八条都做好啦,装入盘中,水上锅十分钟。

6、好的肉卷,咬下去真香,因为肉馅里调料下得刚好,所以就没有再调料勾欠。

香菇鸡汤

原料:鸡大腿香菇、笋子。

做法:

1、香菇水泡个20分钟,然后去蒂,对半切。

2、这个笋子是老推荐给我的,叫毛尖笋吧,也可以用其它笋子代替的。不必太拘泥,今天角是香菇鸡肉。笋子一下,然后切段。

3、鸡大腿肉,洗干净,切块,稍微大点块无所谓。

4、锅中水烧,氽烫3到4分钟去水,然后捞出。

5、锅中加冷水,倒入氽好的鸡块,放点姜,加点白

6、等锅中水时倒入切好的香菇,放些盐。

7、锅中水再次沸腾的时候加入切段好的笋子。

8、大,小慢慢个30到40分钟,鸡肉烂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如果不咸的话自己再加点盐,这个自己用勺子尝尝汤就了。加点葱末就可以出锅了。

香菇

原料:猪里肉200克,水发香菇100克。

配料:盐3克,味5克,绍15克,葱段4克,鸡蛋清25克。芝麻油10克,熟猪油750克(实耗油70克),湿淀粉25克。

做法:

1、将香菇洗净,大切小。猪里刀切成薄,用盐、鸡蛋清抓后用淀粉上浆。

2、将锅置上,下入熟猪油,烧至三成热(绑66℃)时,放入里沥油待用。

3、原锅留底油,投入葱段稍煽,放香菇、白汤、盐和里,加入绍、葱段稍勾芡,淋明油颠翻出锅装盘即成。

山药香菇

原料:山药·300克,新鲜香菇·100克,胡萝卜·100克,红枣·10克。

配料:香葱·1棵,食用油·30克,油·小匙,胡椒粉·小匙,盐·4小匙。

做法:

1、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薄香菇洗净,切薄;红枣洗净,水;葱洗净,切段;山药洗净、去皮,切成薄,放入水中加浸泡

2、锅中倒入油烧热,爆香葱段,放入山药香菇胡萝卜匀,加入红枣及油,用中10分钟至山药、红枣熟软,再加入盐和胡椒粉调匀,即可盛出。

小贴士:

1、味清淡,咸鲜味美。山药后需立即入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变黑。

香菇笋丁

原料:鲜香菇500克,笋1棵。

配料:大葱3,红椒碎少,许芝麻少许,油1汤匙(15ml),糖2匙(10克),盐1匙(5克),鸡(3克)。

做法:

1、将鲜香菇放在淡盐水中浸泡10分钟后洗净切小块。将笋洗净切成和香菇丁一样大小的块。大葱切。红椒切碎。

2、加热锅10秒钟,倒入油,待油7成热时,放入大葱爆香,倒入香菇块和笋块翻2分钟。

3、调入油,糖,盐,继续2分钟即可。装盘后洒上红椒碎,熟芝麻和香菜装饰。

小贴士:

1、浸泡香菇时候,头朝上,有小叶片的一侧朝下,在浸泡过程中,小叶片中的杂质就可以沉淀到水中。

2、真空包装的袋装笋,打后,里面会有类似石灰块一样的小东东,不要害怕,不是变质哈。据说是钙化物。但吃前,还是要洗去哈,免得影响感和菜的美观。

3、鲜香菇软会出汤,因此这个菜不要加水。

4、用蚝油或豉油代替油味道更好。

香菇

原料:子1只(1000-1200g),干香菇100g。

配料:切段的大葱2,拍的老姜1块,蒜瓣6瓣,花椒15g,大料15g,油2碗(500ml)实耗20ml,黄/料200ml,油250ml,盐2匙(10g),白砂糖2匙(10g),鸡1匙(5g)。

做法:

1、将子洗干净,从部切去膛。

2、干香菇洗净,用温水泡40分钟,过程中换一次温水。

3、把去除脏、洗净的子放入盆中,放葱段、姜块和油,腌制1小时左右。

4、大将炸锅中的油烧热,把腌制好的整只子放入油中炸成金黄色捞出,沥干油分。

5、将子和好的香菇放入锅,加高汤(或水)、鸡、料花椒、大料、葱段、姜块、蒜瓣、白砂糖和盐,中40-50分钟左右,把锅里的汤耗尽,离

6、好的香菇放入盘中,即可食用。(将锅中部分香菇放入盘底,再把朝上,鸭头摆好,最后把锅中剩余的香菇摆在子周围,还可点缀少许香菜。)

小贴士:

1、可以把子大卸几块再烹制,易熟。对炸锅和锅的要求也可以相应降低。

2、应多放些料(黄最好),大约200ml左右,这样香味更浓厚。

香菇栗子

原料:香菇200克,栗子200克。

配料:红、绿椒各适量,葱花、姜末、蒜末各少许。调料盐1/2小匙,味适量,蚝油1小匙,色拉油2大匙。

做法:

1、将香菇栗子用清水冲洗一下,起锅烧沸适量清水,将香菇栗子焯水,捞出,沥净水分,红、绿椒洗净备用。

2、净锅入底油,放葱、姜、蒜爆锅,放入香菇栗子,再放入红、绿椒,调料翻,装盘即成。

香菇猪脚

原料:猪脚,香菇

配料:油,油,葱段,姜辣椒八角,盐,鸡,糖。

做法:

1、先用一些葱段姜一起将水沸加些料,将猪脚在沸水里过下,然后用凉水冲净表面的沫。

2、将油预热,葱,姜,猪脚在锅中翻,加油一起翻,加水一定要没过猪脚,加入辣椒八角

3、将事先好的香菇放入、加入盐,鸡、糖,大烧15分钟。

4、中30分钟,大收汤。

小贴士:对于不知道放多少调味品,可以自己尝下汤,放香菇是为了在里面吸油滴。

香菇鸡肉

材料:鸡脯肉100克、鲜香菇3个、大米100克、葱姜少许、西班橄榄油10克、盐和鸡适量、胡椒粉3克

做法:

1、大米淘洗干净后清水浸泡1小时;

2、鸡脯肉切丝,用少许盐、淀粉、1匙西班橄榄油拌匀;

3、鲜香菇洗净切丝,葱姜切末;

4、锅中放入足量水烧,放入浸泡后的大米和1匙西班橄榄油;

5、大后转小继续20分钟;

6、加入香菇5分钟,再加入鸡肉滚;

7、调入盐、鸡胡椒粉,撒入葱姜末调匀即可

香菇

【原料】大米150克,干50克,猪瘦肉1000克,冬笋50克,水发香菇30克;盐1小匙、胡椒粉2/5小匙、绍2小匙、味1小匙、猪油1大匙。

【做法】

1、将大米用清水淘洗干净;猪瘦肉洗浄后切成丝;干放入温水中浸泡30分钟,用剪刀剪成细丝;香菇、冬笋洗浄切丝。

2、坐锅点,放入适量清水,再放入、猪瘦肉、绍至烂,然后加入大米、香菇、冬笋、成稀粥。

3、将味胡椒粉、猪油调入锅中稍,即可食用。

美味食谱

料:土鸡腿2只,干香菇6朵料:红枣12粒,姜2

调料:1大匙,盐1小匙

做法:1.土鸡腿剁小块,氽烫过去除水后冲净;2.香菇软、去蒂,红枣软。将所有材料放入,淋1大匙,再加水6杯。外锅加水2杯半,加盖40分钟;3.起锅前加盐调味,拌匀后即可盛出食用。

适宜人群

宜:气虚头晕贫血、白球减少,自身抵抗力下降以及年老体弱者宜食;高脂血症压病,动脉硬化症,糖尿病,肥胖者宜食;癌症病人及癌症患者放疗、化疗后宜食;急慢性炎,脂肪结石便秘者宜食;小儿麻疹透发不快及小儿佝偻病者宜食;肾炎病人宜食。

忌:香菇发物、动食物,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忌食。胃寒湿气滞或皮肤瘙痒病患者忌食。

香菇食用宜忌

香菇+木瓜=木瓜中含有木瓜蛋白酶和脂肪酶,与香菇同食具有降压减脂的作用。

香菇+豆腐=健脾,增加食欲。

香菇+薏米=养丰富,化痰理气

香菇为美味珍肴,有益补饥、治化痰理气等功效,薏米健脾湿,清热排脓的效果,两者均为抗癌佳品,一起制成粥,或制成薏米香菇饭,有健脾湿理气化痰的效果,为病以及肝癌患者理想的食疗食品。

香菇+驴肉=易腹痛腹泻

香菇+鹌鹑肉、鹌鹑蛋=面部易长黑斑

香菇+河蟹=易结石症状

香菇含有维生素D,河蟹也富含维生素D,两者一起食用,会使人体中的维生素D含量过高,造成钙质增加,长期食用易结石症状

香菇+番茄=破坏类胡萝卜素,降低养价值。

香菇含有丰富的生物化物质,与含有类胡萝卜素的番茄同食,会破坏番茄所含的类胡萝卜素,使养价值降低。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葡萄牙

下一篇 香蓼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