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乌榄

乌榄:Canarium pimelaLeenh.)橄榄的一种。为橄榄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5厘米。小干时紫褐色部周围及中央有柱状维管束。无托叶。小无毛;花序无毛;几无毛。花瓣雌花中长约8毫米。果序有果1-4个;果具长柄,果萼果成熟时紫黑色;外果皮较薄,干时有细皱纹。果核横切面近,平滑或在中间有1不明显的肋凸。种子1-2个。期4-5月,果期5-11月。据《宝本草》《......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5厘米。小粗10毫米,干时紫褐色部周围及中央有柱状维管束。无托叶。小4-6对,纸质至革质,无毛,宽卵形,稀长,长6-17厘米,宽2-7.5厘米,端急渐尖,尖头短而钝;基部或阔楔形,偏斜,全缘侧脉(8-)11(-15)对,网明显。花序腋生,为疏的聚伞花序(稀近总状花序),无毛;雄花序多雌花序少

几无毛,雄花长约7毫米,雌花长约6毫米。萼在雄花中长2.5毫米,明显浅裂,在雌花中长3.5-4毫米,浅裂或近平;花瓣雌花中长约8毫米。雄蕊6,无毛(仅雄花花药有两排刚毛),在雄花中近1/2、在雌花中1/2以上合生花盘杯状,高0.5-1毫米,流苏状,边缘及侧有刚毛,雄花中的肉质,中央有一凹雌花中的薄,边缘有6个波状齿雌蕊无毛,在雄花中不存在。

果序长8-35厘米,有果1-4个;果具长柄(长约2厘米),果萼近扁平,直径8-10毫米,果成熟时紫黑色,狭卵,长3-4厘米,直径1.7-2厘米,横切面至不明显的三角;外果皮较薄,干时有细皱纹。果核横切面近,核盖厚约3毫米,平滑或在中间有1不明显的肋凸。种子1-2;不育室适度退化。期4-5月,果期5-11月。

分布范围

产中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各地常栽培

生长环境

乌榄生长于海拔1280米以下的杂木林。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只要土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具有一定肥力的山地均能种植。要求酸性土壤,以pH4.5-5.0最宜。乌榄属热带性果树,喜高温、不耐,在平均温度20-22℃之间,生长最为适宜。在冬季乌榄处于休眠状态下,能忍耐短时间1-2℃,但对幼树则能危害。乌榄较耐旱,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地区可正常生长时若天晴朗则有利于授粉。雨水过多有碍授粉。前若有一段较冷的天,则该年多是丰收年。4-5月和7-8月是果实生长期和抽梢期,此时有适量的水分,有利生长发育

栽培技术

园地选择

乌榄属于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忌冻喜暖,适宜于年平均温20℃左右,而冬季绝对最低温不低于2℃,在海拔高度200米以下的地域种植。榄树对于土壤和水分要求不严格,凡是红黄土壤的山坡地和江河沿岸的冲积地均可种植,以土层较为深厚、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栽植更为理想。

种植准备

由于榄树主根发达入土深,侧根分布广,必须进挖大施大肥。据果园立地条件进计划密植,株为3米×5米或6米×5米或6米×7米,挖法是挖深宽1米×0.7米的种植。挖好后过一段时间的晒晒土,然后回填基肥,一般用土杂肥,每填10-10千克,分三层填入坑中,每层撒入石灰0.5千克,最后一层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饼肥1.5千克,沤肥或动物粪便等10-20千克,有机肥料要与土壤搅拌均匀,然后堆成地面约30厘米左右土墩,放置一段时间沉实后种植。

种植与管理

(1)种植时间:以惊蛰至谷雨为宜,过了立夏难成活。

(2)大苗定植:先在土墩上面中处挖坎,种植时根系土壤要密切配干入土8厘米深后用黄泥土回填,最后用脚轻轻踩实部,即时浇定根水,这样可保须根湿润,防止根系与新鲜的动物粪便直接接触,以免起新腐烂。为了矮化、丰产,定植时剪除干,保留在30-35厘米高度,最后干稻草包扎,以防风吹日晒失水,稻草须离地面10厘米,不能与土壤接触,以免招来白蚁,这样可提高成活率。

(3)小苗定植:定植法:同大苗定植一样,注意:1起苗和定植必须十分小心,勿将皮弄破,损坏点;2及时用稀黄泥浆浆苗木部,定植时不能再在下肥;只需用容易发的细红黄壤表土;3必须将土压紧覆盖树盘后,即时淋定根水,这是提高成活的键。

4土壤管理:中耕除草:3-4次/年,即在清明(4月上旬),小(7月上旬),秋分(9月下旬),霜降(10月下旬)进。覆盖:一般在高温干旱、暴热以及秋冬干旱季,用各类杂草覆盖在树盘表面。间种:在果园里的空间地培土:一般在冬季进

肥水管理

(1)幼龄树施肥:以N肥为,适当配其它肥。以勤施薄施为原则,一般每两个月1次,最好是在抽梢前后各施1次。

(2)结果树施肥:每年施肥3次,即前肥(3月左右),以N、P、K配,果后肥(10月左右),以N促梢、壮梢为花芽分化肥(11-12)以P、K为。施肥法:在树冠外围滴水线,深沟20厘米的环状沟,或两个月半沟,将肥料施入沟并覆土,如施液肥,待干后覆土。

(3)保保果:(1)期放蜂,提高坐果率;(2)注意期的N、P、K肥配施用;前后防治蝗虫、凤蝶幼虫,卷蛾等食害虫。

修剪

幼树整苗木定植成活后,待苗高0.7-1米时定干,一般在0.7米处剪断。在不同的位上选留2-3条梢作为,分级过长时在60厘米处短,每条梢留3条侧,以后逐级处理,使其早日成早结丰产的树冠。结果树修剪初投产树原则上以轻剪为要是剪除过长的条,促发侧;盛产期的修剪,是以调生长与生殖生长的比例为。后期的修剪,要是剪除树冠部的枯、阴、病虫

病虫防治

榄树的病害要是病,其防治法为:吐前喷1次600倍的氧氯化铜液。吐后喷1次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800-1000倍液。

虫害防治,要是木虱,受害叶片失绿黄化,面出现凹凸不平,扭。春梢幼果期(4-6月)和秋梢(8-10月)是危害高峰期。防治法:在春秋两次新梢抽出时抓紧时间喷药。可选用的药有:万灵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2000-3000倍液等进喷杀。

介壳虫防治:榄树叶片受害后出现淡黄色斑点,嫩受害后生长不良,甚至枯死。防治法:适时修剪,使树冠通。若发现害虫,可选用以下药喷杀;速扑杀乳油700倍;40%毒死蜱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主要价值

药用

入药,可治湿腿痛、手足麻木、痛、伤。

乌榄果仁可以止化痰利水消肿乌榄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乌榄根治舒筋活,祛湿

种子油供食用、制肥皂或作其他工业用油。木材灰黄褐色,材质颇坚实,用途与橄榄同。

食用

果可生食,果肉腌制“榄角”(或称“榄豉”)作菜,榄仁为饼食及肴菜配料佳品。

植物文化

榄雕是广东特色雕刻工艺,首创于增城新塘镇,在明代已盛,至清代成为历年的贡品。历史上最为出的是清代咸丰年间新塘老艺人湛谷生的《苏东坡夜游赤壁》船,被称为雕刻之王。今保存在增城文化馆。2008年,广州榄雕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录。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乌榄仁

下一篇 北马其顿共和国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