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乌苏里瓦韦

乌苏里瓦韦,中药。为水龙骨瓦韦植物乌苏里瓦韦Lepisorus ussuriensis(Regel et Maack) Ching.的全草。植物乌苏里瓦韦,分布于我国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之功效。治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肿尿血湿热痢疾,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刀伤出。骟鸡尾、人头发、......
目录

别名

骟鸡尾、人头发、惊草、包针、小石韦(《贵州民间方药集》)、青石韦、剑刀草、大金刀、青红、大牌草、七星剑(《湖南药物志》)、金星草(《全国草药汇编》)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

清热解毒利尿,止咳,止

主治

小便不利,小便淋痛,水肿尿血湿热痢疾,肺热咳嗽,哮喘,咽喉肿痛,疮疡肿毒,湿疼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刀伤出

相关配伍

1、治急性泌尿系统感染,乌苏里瓦韦金银各30g,石韦15g。水服。(《河北草药》)

2、治哮喘,乌苏里瓦韦15g。水服。(《河北草药》)

3、治月经不调,乌苏里瓦韦全草9-15g。水服。(《湖南药物志》)

用法用量

服:汤,9-15g。

外用:适量,捣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除去泥沙,洗净,晒干。

鉴别

药材性状:干的全草多成团状,横走,外表被黑褐色的鳞片须根叶片线状披针,长10-15厘米。宽0.6-1.5米,两边反卷;孢子群在面排列成2味淡,味苦。

形态特征

植株高10-15厘米。细长横走,密被鳞片鳞片披针褐色,基部扩展近,胞壁加厚,网眼大而透明,近等直径,向上突然狭缩,具有长的状尖,网眼,边缘有细齿着生变化较大,相3-22毫米;叶柄长1.5-5厘米,禾秆色,或淡棕色褐色,光滑无毛;叶片线状披针,长4-13厘米,中部宽0.5-1厘米,向两端渐变狭,短渐尖头,或钝头,基部楔形,下延,干后上面淡绿色,下面淡黄绿色,或两面均为淡棕色,边缘略反卷,纸质或近革质。上下均隆起,小不显。孢子囊群,位于边之间,彼此相约等于1-1.5个孢子囊群体积,幼时被星褐色隔丝覆盖。

生长环境

附生林下或山坡荫处石缝,海拔750-1700米。

相关论述

1、《贵州民间方药集》:“精神病,惊,又治湿疼痛,刀伤等。”

2、《湖南药物志》:“去风寒,消肺炎,活利尿。”“(治)血脉不和,月经不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