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药叶
形态特征
乌药,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5m。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叫互生,革质,椭圆形至广倒卵形,长3-8cm,宽1.5-5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有光泽,除中脉外,均光滑无毛,下面灰白色,被淡褐色长柔毛,后变光滑,叶脉3条,基出,极明显;叶柄短,有短柔毛。伞形花序腋生,几无总梗;小花梗长1.5-3mm,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花被6片,大小几相等,广椭圆形,雄花有雄蕊9枚,排成3轮,最内一轮的基部有腺体,花药2室;雌花有退化雄蕊多枚,子房上位,球形,1室,胚珠1枚。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向阳山坡灌木林中或林缘以及山麓、旷野等地。
分布情况
药用价值
【性味】辛;温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消肿止痛。主脘腹冷痛;小便频数;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患处。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炙研煎饮代茗,补中益气,止小便滑数。
2.《本草蒙筌》:下气。
4.《 纲目》:乌药,下通少阴肾经,上理脾胃元气,故丹溪朱氏补阴丸中往往加乌药叶也。
【摘录】《 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用法用量】
【附方】治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乌药鲜叶捣烂酒炒敷患处。(《广西中药志》)
【摘录】《*辞典》
使用法规
卫生部公告2012年第19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现批准蛋白核小球藻、乌药叶、辣木叶为新资源食品,变更新资源食品蔗糖聚酯的食用量,公布梨果仙人掌(Opuntia ficus-indica(Linn.)Mill,米邦塔品种)为普通食品。生产经营上述食品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
特此公告。
卫生部
2012年11月12日
公告中附件乌药叶部分见下表:
中文名称 | 乌药叶 |
拉丁名称 | Linderae aggregate leaf |
基本信息 | 来源:樟科植物乌药(Linderae aggregate ) 食用部位:嫩叶 |
食用量 | ≤5克/天 |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 1.婴幼儿、儿童、孕期及哺乳期妇女不宜食用,标签、说明书中应当标注不适宜人群。 2.卫生安全指标应符合我国相关标准。 |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