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乌藨连

乌藨连,药材。为堇菜科植物荁的全草、。【异】乌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贵州民间药物》)。【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拉丁植物动物矿物:Viola moupinensis Franch.【植物态】荁 ,多年生草本。粗大,倾斜,多。有褐色托叶上丛生,具长叶柄叶片广心脏,先端尖,边缘有钝锯齿腋生,与叶柄等长;单生,大白色或淡紫色花萼5,基部延......
目录

基本资料

【异】乌连、山羊臭、如意草、母犁头菜(《贵州民间药物》)。

【出处】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Viola moupinensis Franch.[V.palustris L.var. moupinensis Franch.; V.uaginata acut. Non Maxim.]

植物态】荁 ,多年生草本。粗大,倾斜,多。有褐色托叶上丛生,具长叶柄叶片广心脏,先端尖,边缘有钝锯齿腋生,与叶柄等长;单生,大白色或淡紫色花萼5,基部延伸成状;花瓣5,下1基脚有短而雄蕊短,5枚,下2雄蕊的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伸入。子房上位,有钝头.蒴果,有褐色腺点。期4~5月。生于林下、溪旁阴湿处。分布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广东、广西等地。

【原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有时具长达30cm的匍匐粗大,垂直或有时斜生,节间短而密。叶基生:叶柄长4-10cm,后长达25cm;托叶离生,卵形,淡褐色或上半部色较浅;叶片心形心形后增大呈,长约9cm,宽约10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弯缺或宽三角,边缘有具腺体的印锯齿较大,淡紫色白色,具紫色条纹;花梗长不超出萼片披针或狭卵形,基部附属物短,花瓣状倒卵形囊状,较粗,雄蕊短,5枚,下2枚雄蕊基部具有蜜腺的附属物,伸入;子房无毛,柱头蒴果,长约1.5cm,无毛,有褐色腺点。期4-6月,果期5-7月。

【性状】性状鉴 多皱缩成团。湿润展后,较粗大,主根明显,直径可达1cm,长可达14cm,并可见匍匐。基生心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锯齿淡棕紫色,具条纹。果较大,有的已裂。微,味微苦。

【采集】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贵州民间药物》:",微甘,无毒。"

药用价值

【功用治】清热,解毒,活,止。治乳痈,肿毒刀伤,咳

①《贵州民间药物》:"消瘀血,活,解毒。"

②《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烂服:浸酒

【选】①治乳房红肿硬痛:乌藨连黄瓜香、拦路虎。捣烂拌酒糟热外

②治肿毒:乌连捣烂,患处。

③治刀伤:乌藨连鲜草捣烂。化脓者加锯木条

④治咳:乌一两。服。(选出《贵州民间药物》)

《中华本草》:乌藨连

【各家论述】 1.《贵州民间药物》:消瘀血,活,解毒。

2.《贵州草药》:清热,解毒,止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乌蛇

下一篇 乌蔹莓五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