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五倍子苗

【出处】《履巉本草》【拼音】 Wǔ Bèi Zǐ Miáo【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幼嫩苗。植物态详"盐麸子"条。【性味】性温,无毒。【功能治】治咽喉疼,发声不出。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入百药,冷水如弹子大。每服一噙化。【摘录】《*辞典》【出处】出自《履巉本草》【拼音】 Wǔ Bèi Zǐ Miáo【英语】 tender twig of Chinese sumac【来......
目录

《*辞典》:五倍子苗

基本信息

【出处】《履巉本草》

【拼音】 Wǔ Bèi Zǐ Miáo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幼嫩苗。

植物

植物态详"盐麸子"条。

药理作用

性味】性温,无毒

【功能治】治咽喉疼,发声不出。不以多少,晒干为细末,入百药,冷水如弹子大。每服一噙化

【摘录】《*辞典》

《中华本草》:五倍子苗

基本信息

【出处】出自《履巉本草》

【拼音】 Wǔ Bèi Zǐ Miáo

【英语】 tender twig of Chinese sumac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的幼嫩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Rhus chinensis Mill.[Schinus indicus Burm.;Rhus semialata Murr.;javanica Thunb.]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植物

盐肤子乔木灌木,高2-10m。小褐色,被锈色柔毛,具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叶柄常有翅;小5-13,小无柄;小纸质,多,常为卵形或椭卵形或长,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边缘具粗锯齿锯,面暗绿色绿色,被白粉,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被锈色柔毛。花序宽大,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萼裂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状长,长约2mm,时外卷,雄蕊伸出,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萼裂较短,长约0.6mm,花瓣卵形,长约1.6mm;花盘无毛;子房卵形,长约1mm,密被白色微柔毛;花柱3,柱头头状。核果,略压扁,径约4-5mm,被具柔毛和腺毛,成熟时红色,果核径3-4mm。期8-9月,果期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除新疆青海外。)

药理作用

性味】酸;性微温

归经

【功能治】解毒利咽痛喉痹

【用法用量】服:汤,9-15g(鲜品30-60g);或入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五凤朝阳草

下一篇 五倍子内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