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五叶壁藤

壁藤,:大绿藤、五爪龙、山里七等,落攀援木质藤本。其可入药,对湿痹痛;劳损;四肢麻木;跌打瘀肿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称】壁藤【】大绿藤、五爪龙、山里七、爬墙五爪风藤五加青龙藤五爪金龙、五盘藤。【汉语拼音】wu ye bi teng【拉丁】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生态环境】常攀援于墙壁、石上。【科属......
目录

植物简介

称】壁藤

】大绿藤、五爪龙、山里七、爬墙五爪风藤五加青龙藤五爪金龙、五盘藤。

【汉语拼音】wu ye bi teng

【拉丁】Parthenocissus laetevirens Rehd.

【生态环境】常攀援于墙壁、石上。

【科属分类】葡萄

植物态】绿爬山虎攀援木质藤本。粗壮;卷须与对生,常有5-8条细长分枝,有时多达11条,末端吸盘常为黑色肥厚的弯钩。掌状复叶互生;小5,倒卵形,长5-8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中部以上或大部分有稀疏粗锯齿,鲜黄绿色,下面无毛或上有短毛。两性,聚伞花序常在梢构成生的花序小,黄绿色;萼片花瓣雄蕊各为5;花萼细小,盘状;花瓣雄蕊花瓣对生;花盘与子房结;子房2室,花柱肥厚,浆果黑色期7-8月,果期9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等地。

五叶壁藤图册五叶壁藤图册

药物功效

【功效】祛湿瘀通;解毒消肿

治】湿痹痛;劳损;四肢麻木;跌打瘀肿;骨折肿;毒蛇咬伤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采收,洗净,切或段,鲜用或晒干。夏、秋季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辛;温

【药材基源】为葡萄植物绿爬山虎

【用法用量】服:汤,10-15g,鲜品倍量;或浸酒。外用:适量,水洗;或捣烂、研末调

【出处】《中华本草》

药材鉴定

性状鉴定

1.壁藤:或类,直径2-6mm。表面红棕色至紫棕色或棕褐色,上有细纵纹,无毛。上具略突起的环,对生两个向下弯的钩或仅一侧有钩,钩长1-2cm,如船铺,先端渐尖,基部稍。钩基部的上可见叶柄落后凹点及环状的托叶痕。体轻,质硬。横舅面外层棕红色,部淡棕色淡黄色。微,味淡。

显微鉴定横切面

(1)壁藤

皮层皮部及木部之比约为1:1:3。表皮细胞1列,外被略弯的角质层。皮层薄壁细胞含棕色含物。中柱纤维排列成断续环带皮部纤维单个或成群在,较中柱纤维小,微木化。木质部导管常数个径向相连,皮层及韧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及少数簇晶。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单粒直径约4μm,复粒由2-6个分粒组成,直径约7μm。

(2)华钩藤四棱皮层皮部木质部之比为1:2:1:2.4。表皮细胞具中间略隆起的角质层。

(3)钩藤,两侧中间向凹呈弧突起。皮层皮部木质部之比为1:1:3.7。表皮具角质细纹理,单细胞非腺毛。长50-65μm。表面具状突起;多细胞非腺毛,长70-875μm,常有螺状纹理。部中空。

药物应用鉴

壁藤与菊花:两药均能平和疏泄风热之,对于肝经上炎之头痛眩及风热外感头痛目赤,常相伍为用。但双钩藤偏于熄风止痉,菊花偏于疏风泄热。

中药化鉴定

理化鉴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1g,浓氨水浸润,以苯提取,回收溶,残渣用苯-乙酸乙酯(2:5)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以钩藤碱、异钩藤碱、毛钩藤碱、翅果定碱对照品,用无水乙醇配制成各含0.2mg/ml溶液为对照品溶液。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点于同一高效薄层(HSGF254)上,以环已烷-乙醚-甲醇-乙酸乙酯(8:1:1:0.1)展,晾干后,紫外类下观察,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处显相同的褐色暗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五叶木通

下一篇 五加皮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