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五香血藤

五香血腾 香血藤,以藤入药。干藤呈,条状垂直或微弯,长约10~15厘米。在《辞典》治:活,消肿镇痛。治湿疼痛,骨折痛,月经不调。在《中华本草》治:舒筋活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生津跌打损伤;骨折;劳伤;湿痛;关节酸痛;食积停滞;痛;腹胀;久咳气短;津少渴;月经不调;小儿遗尿烫伤。《贵州草药大活(《天山药植志》),紫金藤、钻(《贵州草药》),血藤......
目录

基本介绍

出处

贵州草药

大活(《天山药植志》),紫金藤、钻(《贵州草药》),血藤(《草药资料》)。

来源

为木兰植物长梗五味子藤。全年可采。取藤,修除细成小段,晒干。

生境分布

贵州浙江等地。

采收和储藏

全年可采,切,晒干。

植物形态

木质藤本。幼紫色褐色,有棱,老褐色,近叶柄长1-3cm;叶片卵形至长披针,长(4-)6-15cm,宽(2-)3-7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明显的腺状锯齿或有时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或苍白色,网明显在下面凸起。单性,雌雄异株单生或2-3朵簇生,深红色,直径2-3cm,花被5-8,排成2-3轮;雄蕊40-60,着生于长花托上,排成4-7列;雌蕊心皮60-100。果果序轴粗壮,直径6mm,长9-18cm,小浆果成熟时球红色种子2,种皮光滑。期5-6月,果期8-10月。

性状特征

藤呈,条状垂直或微弯,长约10~15厘米。表面淡褐色或淡紫褐色,有少数纵皱,稍光滑,有时剥裂,并附带纤细的。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外层皮部薄,褐色木质部白色,中央部紫褐色

药理作用

性味

贵州草药》:"性温,味甘。"

功能

,消肿镇痛。治湿疼痛,骨折痛,月经不调。

①《天山药植志》:"解毒消肿,破瘀活。"

②《贵州草药》:"舒筋活,驱湿,镇痛,生新。"

用法用量

图片

服:汤,0.3~1两;研末服0.3~1钱,或

①治湿疼痛:香血藤五钱,铁筷子四钱,黑藤四钱,碎补四钱,三钱,排风藤三钱。一斤,每次服五钱至一两。(《草药资料》)附

②治骨折.香血藤七钱,臭草八钱,百蕊草珍珠菜楤木根皮各三钱,加糖及适量,服,每日一。首另加广三七一钱,土鳖虫三只,研粉冲服。伤处另用上药加适量共捣绒,常规处理后外小夹固定,隔日换药一次。(《草药资料》)

备注

药理作用贵州地区作香血藤入药的,除本品外,尚有华中五味子、饭团藤及五味子等多种北五味子属和五味子植物藤。

药理作用

性味

酸;性温

归经

功能

舒筋活理气止痛;健脾消食;敛生津跌打损伤;骨折;劳伤;湿痛;关节酸痛;食积停滞;痛;腹胀;久咳气短;津少渴;月经不调;小儿遗尿烫伤

用法用量

服:汤,10-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或研末

各家论述

1.《天山药植志》:解毒消肿,破瘀活

2.《贵州草药》:舒筋活,驱湿,镇痛,生新。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五齿剑

下一篇 五香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