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无患子中仁

无患子,落乔木,高可达20多米。嫩绿色,无毛。偶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25-45cm或更长,叶轴上面两侧有直槽;小5-8对,通常近对生,小叶柄长约0.5cm;叶片薄纸质,长椭披针或稍呈镰,长7-15cm或更长,宽2-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面有光泽,两面无毛或面被微柔毛。【出处】出自《本草纲拾遗》 【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英文】seed......
目录

无患子中仁·版本一

【出处】出自《本草纲拾遗》

【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英文】seed of Chinese soapbrry

】木槵子仁。

【来源】

药材基源:为无患子植物无患树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的种仁。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Sapindus mukorossi Gaertn.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剥除外果皮,除去种皮,留取种仁,晒干备用。

【原态】花序生,小,辐射对称;萼片卵形或长卵形,大的长约0.2cm,外面基部被疏柔毛;花瓣5,披针,有长爪,长约0.25cm,外面基部被长柔毛或近无毛,鳞片2个,小状;花盘碟状,无毛;雄蕊8,伸出,丝中部以下密被长柔毛;子房无毛。核果肉质,果的发育分果爿近球,直径2-2.5cm,橙黄色,干时变黑。种子黑色,坚硬。期春季,果期夏秋。

【生境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至西南地区。各地寺庙、园和树边常见栽培

【化成份】见无患子条。

性味】辛;平

归经大肠

【功能治】消积;辟秽;杀虫。疳积腹胀口臭;蛔虫病

【用法用量】服:汤,6-9g,熟食,3-6枚。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烧令香,辟恶气

2.《纲》:食辟恶,去口臭

3.《岭南采药录》:食之,治小儿五

4.《南宁市药物志》:清膀胱热。

5.《广西中药志》:食治蛔虫。

【摘录】《 中华本草》

无患子中仁·版本二

【出处】《本草拾遗》

【拼音】Wú Huàn Zǐ Zhōnɡ Rén

【来源】为无患子植物无患树的种仁。

【原态】植物态详无患子条。

【化成份】见无患子条。

性味】《纲》:辛,平,无毒。  【功能治】

消积辟恶。治疳积,蛔虫病,中气胀,口臭

①《本草拾遗》:烧令香,辟恶气

②《纲》:食辟恶,去口臭

③《岭南采药录》:食之,治小儿五

④《南宁市药物志》:清膀胱热。

⑤《广西中药志)):食治蛔虫。

【附

①治小儿疳积无患子仁六、七枚(熟),苏一只(灰)。共研为,分三、四次猪肝食。(《岭南草药志》)

②治小儿中气胀:无患子仁三、四枚,熟良。(《岭南草药志》)

来源植物简介

或常绿乔木,高达25米。展,小无毛,密生多数皮孔;冬腋生,外有鳞片2对,稍有细毛.通常为双数羽状复叶,互生;无托叶;有柄;小8~12枚,广披针,长6~15厘米,宽2.5~5厘米,先端长尖,全缘,基部阔楔形或斜,左右不等,革质,无毛,或下面上有微毛;小叶柄极短。花序生及侧生;杂性,小,无柄,总轴及分枝均被淡黄褐色细毛;萼5,外2短,3较长,或卵花冠淡绿色,5瓣,卵形至卵状披针,有短爪;花盘杯状;雄花有8~10枚发达的雄蕊,着生于花盘侧,丝有细毛,药部着生;雌花,子房上位,通常仅1室发育两性雄蕊小,丝有软毛。核果,径约15~20毫米,熟时黄色棕黄色。种子黑色,径约12~15毫米。期6~7月。果期9~10月。

采摘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取出晒干。

种子,直径约14爉m。外表面黑色,光滑;种脐线形,周围附有白色绒毛。种皮质,坚硬。无胚乳子叶肥厚,黄色粗壮,稍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无患子叶

下一篇 芬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