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望江南子

望江南子 望江南子是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凤凰草、羊角豆、山绿豆、假决明、狗屎豆、假槐花)的荚果种子,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荚果,晒干。产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亦产。可入药,清,健,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痛,腹痛痢疾便秘望江南子 (《 现代实用中药》)槐豆(《 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
目录

望江南子·版本一

望江南子的功效介绍

望江南子 (《 现代实用中药》)

槐豆(《 救荒本草》),野鸡子豆(《福建民间草药》),金角子、金角儿(《江苏植药志》),江南豆(《中国药植图鉴》),水爪豆(《广西药植录》),风寒豆、黄 豇豆(《江苏药材志》)。

来源

为豆科植物 望江南荚果种子植物态详望江南.条。

采集

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 荚果,晒干。

药材

荚果,微扁,长6~10厘米,两侧稍隆起,边沿棕黄色,中央有紫褐色长而宽的带,自尖端伸至他端,并有多列因横隔突出而成的横凸纹;表面粗糙,具白色小点和稀疏的细毛。基部带有长的果柄。果皮面有纵向并列的棕色隔膜。种子多数,卵形而扁,一端稍尖,直径3~4毫米,扁平,端具斜生黑色条状的 种脐,两面四周暗绿色,中央有褐色斑点,刚成熟时四周有白色细网纹,贮藏后渐落而平滑。质地坚硬。味香,富粘液。以荚果长大、干、不破碎、种子落、无果柄者为佳。产于江苏。 浙江江西福建、广西等地亦产。

成分

种子大黄素甲醚的匀 二蒽酮, 大黄酸, 大黄酚, 芦荟大黄素。种子油含 亚油酸、油酸、 棕榈酸、 硬脂酸、 廿四烷酸;非 皂化部分中还含 谷甾醇。尚含毒蛋白、挥发油。果皮中含 芹菜素的碳键 黄酮甙。

药理作用

种子有致泻作用,与含 大黄素有;并有明显的毒性,与含毒蛋白有,但因具有抗原性质,狗可得到免疫。小、大、马喂饲种子或注射苯提取物均表现毒性。其他作用参见 望江南条。

炮制

除去果柄,拣净杂质,切成小段;或搓去果壳,将种子晒干。

性味

甘苦,凉,有毒。

①《现代实用中药》:苦,平,无毒

②《福建民间草药》:苦,微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味微甘苦,性平。

④《福建草药》:甘辛,凉。

功效

, 健, 通便,解毒。治 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痛,腹痛痢疾便秘

①《纲拾遗》:治

② 李承祜《 药用植物》:健利尿,解热,补,止痢。

③《 现代实用中药》:健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④《福建民间草药》:益,明。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⑤《江西中药》:治痛,消化不良

⑥《药材》:治哮喘。种子后治疟。

⑦《广西中药志》: 清,明,治头晕

用法与用量

服:汤,2~3钱;研末,0.5~1钱。外用:研末调

①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羊角豆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服。(《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 疟疾望江南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草药》)

③治压:望江南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水代常服。(《福建草药》)

望江南子·版本二

出处

出自《 现代实用中药》。《南要有毒植物》:误食种子腹泻呕吐。解救法:中毒时洗,给蛋清、活性炭或 鞣酸蛋白;静滴注5%葡萄糖盐水等对症治疗。

拼音

wàng jiāng nán zǐ

英文

Coffee Senna Seed

槐豆、金豹子、金豆子、金角子、金角儿、风寒豆、黄 豇豆、江南豆、野鸡子豆、水爪豆、羊角豆

来源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 望江南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Cassia occidentalis L.

采收和储藏:10月果实成熟变黄时,割取全株,晒干后粒,取种子再晒干。

望江南 灌木灌木,高1-2m。分枝少,无毛。 互生,偶数 羽状复叶,长约20cm;叶柄离基部约2mm处有1枚大而褐色的腺体;小具短柄,膜质,4-5对,叶片卵形至椭披针,长4-9cm,宽2-3.5cm,先端 渐尖,有缘毛,基部近于,稍偏斜, 全缘,上央密被细柔毛,下面无毛。伞房状 总状花序生或腋生,长约5cm;苞片线状披针或长卵形,早落; 萼片不相等;5,分离;黄色,直径1.5-2cm,花瓣5,倒卵形,先端,基部具短狭的爪;雄蕊10,发育雄蕊7,3枚不育,无花药; 子房线形而扁,被白色长毛,花柱丝状,弯,柱头 截形荚果扁平,线形褐色,长10-13cm,宽8-9cm,稍弯,边加厚。种子30-40颗,长1-1.5cm,卵形,稍扁,淡褐色,有光泽,种子间有薄的横隔膜。期4-8月,果期6-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河边滩地、旷野或丘陵的 灌木林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此外,河北山东河南台湾也有。

性状

本品呈卵形而扁,一端稍尖,长径3-4mm,短径2-3mm,暗绿色,中央有淡褐色斑点,微凹,有的四周有白色细网纹,但贮藏后渐落而平滑,先端具斜生黑色条状的种脐。质地坚硬。香,有豆腥味,富粘液。

成份

种子大黄素甲醚的匀 二蒽酮 (Homodianth-rone), 大黄酸(Rhein), 大黄酚,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果皮中含 芹菜素(Apigenin)的碳键 黄酮甙。种子大黄素甲醚(physcion)、大黄素甲醚-1-葡萄糖甙(physcion-1-glucoside)、1,8- 二羟基- 2-甲基蒽醌(1,8-dihydroxy-2-methylamthraquinone)、1,4,5-三羟基-3-甲基-7-甲氧基 蒽醌(1,4,5-trihydroxy-3-methyl-7-methoxy-anthraquinone)、 N-甲基吗啉-(N-methylmor-qholine)及 半乳糖 甘糖聚糖(galactomannan)。另含 β-谷甾醇及脂肪酸。果皮芹菜素(apigenin)的碳- 甙类。

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10ml,水上回流加热15分钟,放冷,滤入分液漏斗中,加氢氧化钠试液10ml,振摇,氢氧化钠层显红色

炮制

除去果柄,拣净杂质,切成小段;或搓去果壳,将种子晒干。

性味

甘苦;凉;有毒

归经

大肠

功能

,健,通便,解毒。 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痛,痢疾便秘

用法用量

服:汤,6-9g;研末,1.5-3g。外用:适量,研末调

①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或视物不明: 羊角豆子五钱至一两,冰糖一两,酌冲服。(《福建民间草药》)②治疟疾望江南后研末,每次服二至三钱,日二次。(《福建草药》)③治压: 望江南焦研末,每次一钱,砂糖酌量,冲水代常服。(《福建草药中》)

各家论述

1.《纲拾遗》:治

2. 李承祜《 药用植物》:健利尿,解热,补,止痢。

3.《 现代实用中药》:健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

4.《福建民间草药》:益,明。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

5.《江西中药》:治痛,消化不良

6.《 药材》:治哮喘。种子后治疟。

7.《广西中药志》: 清,明,治头晕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望江青

下一篇 望江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