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窝儿七

窝儿七阿儿七,窝儿参,山荷叶,是一种药材,是子叶植物小檗植物窝儿七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横生,粗壮,具一列凹窝,着生多数须根。生山坡阴湿处,或山地林下。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等地。性味苦,,有毒。可治湿痛,湿病疮。有清热解毒、活祛瘀、祛湿的功效。窝儿七多年生草本。单一,高40-90cm,淡黄色,具条纹, 无毛或上部有时具细柔毛。粗壮,横生,具......
目录

形态特征

窝儿七图册窝儿七多年生草本。单一,高40-90cm,淡黄色,具条纹, 无毛或上部有时具细柔毛。粗壮,横生,具节间有近的碗状小凹,上着生多数须根。基生1,柄长达45cm,大型,盾状;2叶柄较短,无毛或被细柔毛;叶片近扁,长10-20cm,宽15-38cm,先端2深裂,基部盾状着生,边缘波状浅裂或具不整齐锯齿齿端具尖头,上面绿色灰绿色。伞房花序生,总梗长10-30cm,分枝或不分枝花序轴与花梗均被短柔毛;萼片6,膜质,早落;花瓣6,白色淡黄色,近,长2-4mm;雄蕊6(-8),长约4.5mm;与花瓣对生,花药丝较短;雄蕊1,子房上位,近胚珠5-6,浆果,直径8-9mm,成熟后深蓝色,外面向被子白粉。期5-6月,果期7-8月。

窝儿七图册窝儿七图册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900-3400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山坡阴湿处,或山地林下。

物种分布

分布陕西、甘肃、四川、湖北、云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化学成分

鬼臼素、去氢鬼臼素和山柰酚间属植物荷叶山柰酚、槲皮素、鬼臼素、β-去水鬼臼苦素、山荷叶素、鬼臼苦素、鬼臼素、去氢鬼臼素、去水鬼臼苦素、山荷叶素、鬼臼苦素都是木脂体类物质。

这类物质最初由鬼臼树脂中分得,因有一定的抑制肿细胞的作用而被注意。

1.中华山荷叶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4.9%,山荷叶素(diphyllin)0.1%-0.15%,苦鬼臼毒素(picropodophyllotoxin)0.04%,去氢鬼臼毒素(dehydropodophyllotoxin),山柰酚(kaempferol)。

2.东北山荷叶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2.8%,山荷叶素(kiphyllin)0.064%以及微量的β-脱水鬼臼苦素(β-apopiropodophyllin),还含山柰酚(kaempferol),槲皮素(quercetin)。

中还含4'-去甲鬼臼毒素(4’-demethylpodophyllotoxin),鬼臼毒酮( podophyllotoxone),4‘-去甲鬼臼毒酮(4'-demethylpodophyllotoxone),a,β-盾鬼臼素(a,β-peltatin),a-盾鬼臼素-O-β-葡萄糖甙(α-peltatin-5-O-β-glucoside),4'-去甲去氧鬼臼毒素b(4'-demethyldesoxypodophyllotoxin)。

呈中含水量4‘-去甲鬼臼毒素O-葡萄糖甙(4'-demethylpodophyllotoxin-4O-fluloside)。

性状

性状鉴

横生,扁,直径1.5-2cm。表面黄棕色,上有众多凹陷痕,呈切向排列,前直径约1cm,周围环明显,下着生多数细,长5-6cm,直径1mm。质硬,折断面平坦,颗粒状,皮部棕红色,维管束色稍深,稀疏排列,成层环明显,部大,黄白色微,特异,味苦。

理化鉴

以本品粗粉1g,加已乙醇至少氏提取器中至无色,回收乙醇至不足1ml时移入1ml容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供试品溶液。另取鬼臼毒素、山荷叶素对照品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两溶液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用氯仿乙酸乙酯(60:40)展,用硫酸乙醇(50:50)喷雾显色,120℃5min,两溶液色谱相应位置显相同色斑点。薄层置紫外光灯下,山荷叶素斑点显天蓝色。

药理作用

鬼臼素的作用类似 秋水仙碱,为细胞毒。

对实验性肉瘤及癌细胞很敏感,但由于对人体正常细胞的毒性太大,故不用作抗癌(鬼臼素的衍生物则在临床上用作抗癌)。

用于皮肤,能起代谢最旺盛的基层表皮细胞的异常分裂、原质及细胞核的变性等病变。

可用其油溶或醇溶以除去尖头湿或乳状 ,此时应注意勿使药液接触健康皮肤。

鬼臼索或鬼臼树脂,可刺激小肠,产生大量水泻,属树脂类泻药;此时常伴有腹痛,量大甚至可出现便,或导致严重衰竭性虚脱

注射给药,鬼臼素的毒性很大,首先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

动物对鬼臼素的敏感性各不相同,猫最敏感,易起吐、泻(氯丙嗪对这些毒性反应有某些预防作用);大、豚、犬则较不敏感。

对离体豚、大的肠管( 十二指肠除外)有兴奋作用。

在小的试验中(以异体红细胞致敏),鬼臼素有免疫抑制的作用。

给小注射后,尿中有其代谢物排出,但无原;亦有微量自肠排出。

每日皮下注射可产生蓄积作用。

鬼臼素对小腔注射之半数致死量为30~35毫克/公斤。

药用功效

用法用量

服: 汤,1~3钱;作浸酒

外用: 研粉

用药忌宜

陕西草药》: "忌热物;孕妇用。"

古籍考

①《陕西草药》:祛湿,清热凉血,活止痛,并有泻下作用。治湿关节炎,腿疼痛,骨蒸劳热,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少结痛,肿。

②《陕甘宁青草药选》:祛湿,破瘀结,止痛,解毒。

① 治湿腿痛:窝儿七长春七朱砂莲威灵仙各三钱,鬼臼一钱五分。水服。

② 治跌打损伤,月经不调,小结痛:窝儿七一钱。研末冲服,一日二次。

③ 治肿疮疖:窝儿七研末,局部。

④ 治毒蛇咬伤窝儿七三钱。水服;并将药渣捣烂,加烧患处。(选出《陕甘宁青草药选》) 。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也门

下一篇 碗蕨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