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跳舞草

跳舞草 跳舞草(拉丁:Codariocalyx motorius(Houtt.) Ohashi,称:情人草、多情草),豆科舞草属植物。其分布于中国云南、广西、贵州福建台湾跳舞草直立,高达1.5米,单一或分枝三出复叶,侧生小很小或缺;叶柄长1.1~2厘米,具沟槽;花序总状花序生或腋生,花序轴具弯钩状毛;苞片卵形,长约6毫米;花冠紫红色,具长瓣柄;荚果镰刀或直,疏......
目录

形态特征

跳舞草直立小灌木,高达1.5米。单一或分枝,微具条纹,无毛。三出复叶,侧生小很小或缺而仅具单小托叶窄三角,长10-14毫米,基部宽1.7-2.3毫米,通常偏斜,无毛,边缘疏生小柔毛;叶柄长1.1-2厘米,上面具沟槽,疏生展柔毛;生小披针,长5.5-10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有细尖,基部钝或,上面无毛,下面被贴伏短柔毛,侧脉每边8-14条,不达叶缘,侧生小很小,长线形或有时缺;小托叶,长3-5毫米,两面无毛;小叶柄长约2毫米。花序总状花序生或腋生,花序轴具弯钩状毛;苞片卵形,长约6毫米,密生,落;花梗时长1-4毫米,后延长至3-7毫米,被展毛;花萼膜质,长2-2.5毫米,外面被毛,萼筒长1-1.5毫米,上部裂先端2裂,长约1毫米,下部裂长约1毫米;花冠紫红色,旗瓣长宽各7.5-10毫米,翼瓣长6.5-9.5毫米,宽4-5毫米,龙骨瓣长约10毫米,宽约3毫米,具长瓣柄,雄蕊长8-11毫米;雌蕊长10-12毫米,子房被微毛。荚果镰刀或直,长2.5-4厘米,宽约5毫米,缝线直,缝线稍缢缩,成熟时沿缝线裂,疏被钩状短毛,有荚5-9;种子长4-4.5毫米,宽2.5-3毫米。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长习性

跳舞草生于丘陵山坡或山沟灌丛中,海拔200-1500米。

分布范围

跳舞草局部特写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省区。印度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种植技术

种子处理

跳舞草跳舞草种子坚硬,外表有光亮的蜡质,在自然条件下需数月才出苗。因此,为了达到快速出苗的的,播前需用晒热或热的干细沙轻轻搓磨种子外表的蜡质,使种皮微磨破,随后用38℃的温水泡种24h以上(期间可换水数次),再将种子湿布包裹放在温暖保湿的地,待种植发胀,略晒干,即可播种(凡未胀的种子应选出来,再摩擦处理胀)。

播种基质准备

育苗基质要求疏松、通气性好、保水保肥性好,可选用进育苗基质。如果采用自制基质,可用泥炭、珍珠和蛭石(6∶3∶1)混或园土和砻糠灰(1∶1)混,其保水保肥以及通气性较好,同时pH也能满足植物要求。

播种育苗

播种前先将盘用拌匀拌湿的基质装满,整平轻压。每孔播一粒籽,播后轻压,使种子与基质紧密结,播后用蛭石或育苗基质稍作覆盖,淋水或用渗透法给水,使基质湿透,进入温度为23℃、湿度为95%左右、有光照的催室催,或盖上透明薄膜保温保湿在25℃左右的温室中育苗。在种子前保持表层基质湿润,7d~10d后胚根始长出,应拱起或揭去薄膜(在催室催种子,待80%左右胚根长出后移至温室中育苗),并减少浇水,加强通和光照,保持基质湿润。从真长出后,可干湿交替,并外追肥,每1周~2周施一次速效液肥,以促进苗的生长。待盘中小苗的盘好后始移栽。

上盆

盆土可用园土与砻糠灰(1:1)或泥炭、珍珠和蛭石(1:1:1)混物,小苗上盆可先用12cm×10cm的养钵。待苗在养钵中盘好后,可换一次大一号的盆,以促进植株生长

管理技术

跳舞草生长适温在20℃~35℃之间,因此,冬季要保持5℃以上,盛夏要避直射阳光产生的高温,保跳舞草的正常生长跳舞草是喜光喜肥植物生长过程中要有充足的光照和肥料供给。除夏天中午适当遮阳降低温度外,其它时间均应在全日照条件下栽培跳舞草生长还须有充足的水分,应常喷水,以保持盆土的湿润,并在浇水的同时向植株四周喷水以增强空湿度。

水分控制

在出期间,需要保持培养介质湿润。出后又以表面培养介质干部仍湿润为宜;浇水时间尽量在早上,避阳光。植株生长到以一个多月时,可进第一次施肥,提供两包肥料,进第一次施肥。植株期:即植株生长到2个~3个月时,进第二次施肥。

修剪技术

植株长至20cm左右高时,始进,并随着植株生长适时修剪和整,以促进发,提高观赏效果。

病虫防治

跳舞草病:植株叶片甚至上都会出现枯黄色的病斑,并且逐渐干枯。

黑斑病:最初面会产生红绿色的小点,随后逐渐扩展为红褐色的病斑,病斑会逐渐干裂破碎,病也会枯萎落。

病和黑斑病可以用同样的法来治疗,当发生这两种症状时,应及时将病摘除,并用波尔多500倍稀液进喷洒治疗,每2天喷洒一次,连续3次~5次即可痊愈。

跳舞草的虫害要是红蜘蛛,防治红蜘蛛可以用乐果800倍稀液进喷洒,喷洒时间应选在上午10点~11点之间进,每隔2天喷洒一次,连续2次~3次即可。

养护要点

人工授粉

跳舞草自然授粉率仅2%-5%,如果进人工授粉,则结果率可以提高5倍以上。授粉时洗净双手,刮去左手拇指甲外表层,用右手拇指与食指轻捏的2龙骨瓣(中间的两个花瓣),左手拇指甲龙骨端,并往后轻推(龙骨瓣就会,同时雌蕊雄蕊龙骨瓣中间),如花药成熟会向外弹,花粉将弹在左手拇指甲上,把花粉抹到雌蕊柱头上即可完成授粉。如授粉时龙骨瓣不,说明花药不成熟,须推迟授粉时间。

周年播种

跳舞草常规育苗一般在5-8月播种,改用周年播种可以大大加快繁殖速度。地种植的可在春夏秋三季播种,在室冬天也可播种。一般5月底以前播种的植株当年可结果,期9-10月,果期9-11月;7月底以后播种的,次年上半年可结果,但比常规播种育苗的,可以提早一个季度获得种子

种子

跳舞草种子表面有一层蜡质层,水分难以入浸;种子表层含有抑制自身发的物质,播种后难以发。通过催种子可以大大地提高发率。催时间用40度的温水浸泡种子,每天换水一次,浸泡过程中要多次摩动种子,以去除表层蜡质和表层抑制发的物质。过数天浸种,当种子破嘴白时,即可播种,发率达95%以上。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可在春夏秋三季进,室或大棚冬季也可进。剪取当年生粗壮条为插穗,剪成5厘米长为一段(上端留一子,基部留一),插于细砂盆中,插深为穗长的2/3,插后浇透水。将插盆于阴凉通处,上盖玻璃常喷水保湿。10天后可生,再数天后,去盖停水蹲苗3天,即可上盆定植。

主要价值

跳舞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备受人们的喜爱,其舟产品渐渐步入人们的生活,如“奇古怪草”、“宠物卉”及“音乐跳舞草”等,此外,跳舞草还是制作盆景的优良品材,它的干可塑性强,适宜扎攀、扭、剪栽、等,可以塑造、培育成各式盆景。在1999年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被评为展示品,起轰动,全国各地及日本、东南亚、韩国求购者甚多,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发前景。

植物文化

据传说,古时候西双版纳有一位美丽善良的傣族农家少女,叫多依,她天生酷爱舞蹈,且舞技超群,出入化。她常常在农闲之际巡回于各族村寨,为广大贫苦的老百姓表演舞蹈,身优美、翩翩起舞的她好似林间泉边饮水嬉戏的金孔,又象田野上空自由翔的白仙鹤,观看她跳舞的人都不沉醉其间,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忧愁,忘记了痛苦,甚至忘记了自己。天长日久,多依声渐起,声远扬。后来,一个可恶的大土司带领众多家丁将多依强抢到他家,并要求多依每天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从,以死相抗,趁看守家丁不注意时逃出来,跳进澜沧江,自溺而亡。许多穷苦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打捞了多依的尸体,并为她了隆重的葬礼。后来,多依的坟上就长出了一种亮的小草,每当音乐响起,它便和而舞,人们都称之为“跳舞草”,并视之为多依的化身。另据传说,古时候有一傣族少女殉情自杀,死后便化身为跳舞草。所以,一旦遇到多情的小伙子高唱情歌,它就会随歌起舞。

植物研究

跳舞草有的科家认为,跳舞草为了保存体的水分,不被太阳灼伤,当它受到阳光照射时,两侧生小就会不停地舞动,煽动空,降低温度,躲避阳光的照射,从而减少水分发。

也有科家认为,跳舞草舞动的真正的是为了使伤害它的昆虫动物等感到害怕,从而避而远之,起到自卫作用。

也有的科家认为,舞草体存在电流,当电流的强度和向发生变化时相应地起它的舞动现象。

一种说法是,跳舞草侧生小叶片能快速运动,此种运动通过追踪太阳实现最大受光。每个叶片有一个铰链区,容许叶片移动以接受更多阳光。但由于叶片的重量原因,意味着植株必须消耗大量的能量来运动叶片。为了优化其运动,每个大其基部都有两个小叶片。这两个小叶片能不断地沿的轨迹移动,感知日光强度,并导大叶片到光照最强的的区域。

最新的观点是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舞草实际上是对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声波具感应性的植物跳舞草侧生小叶柄处的细胞里有一种海绵体,这种海绵体对中低频率(35-65分贝)的声音有共振作用,当跳舞草生活的环境中有一定频率和强度的声波时,其子就会随着声波的变化而舞动。

但究竟哪种说法完全正确,或者是有其他原因导致跳舞草舞动,这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芜荑

下一篇 胃寒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