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土瓜

土瓜 土瓜,中药,为旋花黄草属山土瓜块根土蛋,滇土瓜等。土瓜性状为块根或卵,或切成块,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有干缩皱纹,周围皮部菲薄,质较疏松,粉性。微,味微甜。以色黄白、不碎者为佳。植物山土瓜分布于中国四川西部、西南部和云南中部至东南部。具有清热,除湿,止咳,健脾之功效。黄疸慢性炎,肺热咳嗽,下,带下,乳少,小儿疳积,水烫伤胃虚弱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土瓜加工......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具纺锤状块根,含淀粉。细长,,有细棱,密被柔毛。菱形卵形,长3-4.5(-9) 厘米,宽1-5-3(-4.5)厘米,端骤尖或锐尖,偶有钝,具小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密被黄褐色绢毛,侧脉7-9对,近平而不弧叶柄长0.4-2厘米,毛被与同。聚伞花序腋生,花序梗长2-10厘米,被短柔毛,着生1-3朵或因花序二歧分枝具多苞片苞片鳞片状,长2-3毫米,被短柔毛;花梗花序梗粗,长0.7-1厘米,无毛;萼片不等长,外倒卵状长,长0.8-1.2厘米,外面被疏柔毛,具短尖头,萼片卵形,长1.3-1.4厘米,端钝花冠淡蓝色,狭钟状,长3.5-4厘米,冠檐短三角,具小短尖头,疏被黄褐色缘毛;雄蕊不等长,丝基部扩大下延贴生于花冠管基部之上,被毛;子房无毛,2室,花柱纤细,柱头2球蒴果,高7-9毫米,4瓣裂种子黑色,长约5毫米,无毛。

与蓝土瓜在于菱形至卵红色白色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1830-2550米的山坡疏林或路边灌丛。模式标本采自丽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丽江和四川木里。

种类介绍

种:蓝土瓜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 & Gagnep.) R. C. Fang

原变种:蓝土瓜(原变种)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 & Gagnep.) R. C. Fang var. yunnanensis

变种:近无毛蓝土瓜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 & Gagnep.) R. C. Fang var. glabrescens (C. Y. Wu) R. C. Fang

变种:红花土瓜Merremia yunnanensis (Courchet & Gagnep.) R. C. Fang var. pallescens (C. Y. Wu) R. C. Fang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土瓜植物山土瓜块根

性味

味甘、淡,性平。

归经

功效

清热,除湿,止咳,健脾

黄疸慢性炎,肺热咳嗽,下,带下,乳少,小儿疳积,水烫伤

配伍

1、治慢性炎,红土瓜30g,红糖或蜂蜜,水服。(《云南草药》)

2、治膀胱偏坠疼,或一子大硬,土瓜皮点水汤服。(《滇南本草》)

3、治小儿疳积疝气,红土瓜10g。水服。(《云南草药》)

用法用量

土瓜服:汤,12~15g;或生啖。

外用:适量,捣

使用注意

胃虚弱及孕妇当慎用或忌用。

炮制

采集加工:秋季采挖块根,除去泥土,洗净,切,鲜用或晒干。

药材性状:块根或卵,或切成块。表面红棕色或黄白色,粗糙。块,厚约5㎜。切面黄白色,有干缩皱纹,周围皮部菲薄。质较疏松,粉性。微,味微甜。以色黄白、不碎者为佳。

论述

土瓜

1、《滇南本草》:“有红白两种。红者治妇人白带下,通解热;治咳嗽结热成,亦治妇人乳结不通,阴阳不分,子宫虚冷,男子;又健脾生津液,生食止呕疗饥;补脾,解胃热宽中,利小便,止大肠。白者治肺热消渴,利小便;治肺痈咳嗽,通乳汁。”

2、《云南草药》:“健脾湿,养阴柔肝小儿疳积疝气慢性炎。”

植物文化

土瓜土蛋《遵义府志》,滇土瓜植物实图考》,山土瓜《中药验鉴法》,红土瓜(《滇南本草》整理本)。山红苕、地瓜《贵州草药录》,野红苕、山萝卜四川)。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土瓜狼毒

下一篇 土玉桂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