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桃仁

桃仁,中药。为蔷薇植物Prunus persica(L.)Batsch或山Prunus davidiana(Carr.)Franch.的干成熟种子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全国各地普遍栽培。具有活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用于痛经,瘕瘕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便秘咳嗽气喘植物的干成熟种子。苦、甘,平。归大肠。活祛瘀,润肠通便,止......
目录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成熟种子

性味

苦、甘,平。

归经

大肠

功效

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主治

用于痛经,瘕瘕块,肺痈肠痈,跌扑损伤,肠便秘咳嗽气喘

相关配伍

1、小儿疟疾:乌猫屎一钱,桃仁七枚,同,服一盏立瘥(《温居士》)

2、反胃吐食:以乌骨鸡一只,与水饮四五日,勿与食。将五蒲蛇二条,竹刀切与食。待鸡下粪,取阴干为末,水粟米大。每服一分,桃仁汤下。五七服即愈。(《治发明》)

3、盘肠钓:越桃仁半两,草乌头少许,同过,去草乌,入白芷一钱,为末。每服半钱,茴香葱白下。(《普济》)

用法用量

5~10g。

禁忌

孕妇及便溏者慎用。

炮制

采集加工

果实成熟后采收,除去果肉和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炮制

1、桃仁: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种粒。用时捣碎。

2、燀桃仁:取净桃仁,置沸水中,加热至种皮微鼓起,捞出,置凉水中燀桃仁 中药材浸泡,取出,搓种皮与种仁,干,除去种皮。用时捣碎。

3、桃仁:取燀桃仁,置制容器,文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用时捣碎。

生理特性

乔木,高3~8m。互生,在短枝上呈簇15cm,宽2~3.5cm,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有锯齿单生,先放;萼片5,外面被毛;花瓣5,淡红色,稀白色雄蕊多数,短于花瓣心皮1,稀2,有毛。核果肉质,多汁,卵形,1侧有纵沟,表面具短柔毛;果核坚硬,木质,扁卵端渐尖,表面具不规则的深槽及窝孔。种子1粒。期4月,果期5~9月。

生长环境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药材性状

1、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O.8~1_2cm,厚O.2~O.4c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稍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端有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微,味微苦。

2、山桃仁:呈类卵,较小而肥厚,长约O.9cm,宽约O.7crn,厚约O.5cm。

饮片性状

1、桃仁: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稍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端有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出多数维管束种皮薄,富油性。微,味微苦。

2、燀桃仁:无种皮,表面淡黄白色,有细皱纹。

3、桃仁如燀桃仁,表面浅黄色,略带焦斑,有香

相关论述

1、《本草纲》:桃仁,宜连皮、尖生用。润燥,宜汤浸去皮、尖黄用。或麦麸同,或烧存性,各随本。双仁者有毒,不可食,说见杏仁下。

2、《本》:瘀血症瘕邪气,杀小虫。

3、《录》:止咳逆上气,消下坚硬,除卒暴击,通月水,止腹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桃儿七

下一篇 条裂山莴苣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