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胶
产生原因
形态特征
由桃树上分泌出来的桃树油经化学反应而制得的浅红色黄色粘稠液体,经进一步干燥,粉碎为固体颗粒状,是一种浅红色黄色透明的固体天然树胶。于夏秋采收,其成分与阿拉伯树胶大致相同,天然桃胶性状大小不等,有的混有杂质,假桃胶颗粒大小相等,没有杂质,没有淡淡的清香,大家注意鉴别。
桃树枝干部位出现肿胀,然后流出淡红色黄色透明树脂,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冻状胶体颜色逐渐变成淡红色。如果天气干燥,胶状物转变成淡红色坚硬胶块呈结晶状,粘附于枝干表皮。雨后流胶量大并且胶大多数在干后呈浅黄色或白色透明固体,因为暴雨使桃树吸收大量水分,把体内胶质稀释后,第一批流出来的胶呈浅黄色或白色透明树胶,此种胶质营养成分含量低。
桃胶的分泌主要由于桃树树干受损或者被真菌感染产生,是桃树的自我防卫机制,一般果农称其为流胶病,高发于每年的6月直8月,其由真菌引,降雨会使病菌扩散,随着气温上升,树体流胶点增多,病情逐渐严重,流胶部位易被腐生菌侵染,使桃树皮层和木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或全株会枯死。
生长习性
化学成分
工业用途
桃胶为多糖类天然胶,桃胶产品可用于制药制剂、印刷护板、彩色铅笔芯、微粉、陶瓷帖花、焰火、美术颜料、粉末冶金、磁性材料、化妆品、食用加工及轻工业包装。桃胶产品从色泽、粘度、增稠、悬浮、成膜、上光方面优于阿拉伯胶。桃胶在食品行业中广泛应用于制药制剂、饮料、胶囊型香料、香精、果汁、啤酒、乳制品、巧克力、泡泡糖等产品。桃胶是天然的乳化剂、增稠剂、悬浮剂、胶粘剂、成膜剂、上光剂、稳定剂。
加工制作
桃胶是从桃树上分泌出来的天然胶;桃树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有胶溢出,故而采收,有时桃树也会自己将桃胶分泌出来。用小刀削取上述树种干上的胶质物,置于阳光下晒干,即为桃胶原料。采收桃胶时不伤及树皮。
原始桃胶的主要成分是大分子多糖,不容易溶于水,但有很好的吸水性,体积可以泡发10倍以上。原始桃胶去除杂质,经过水解、脱色等处理后变为小分子多糖就是商业桃胶。水解的目的是将不易溶解的大分子多糖变成可溶解的小分子多糖,方便工业使用。
商业桃胶在食品中可以起到增稠、乳化、凝固等效果,和另一种常见树胶(阿拉伯胶)的功能接近。由于阿拉伯胶需要进口,价格较贵,因此桃胶是其廉价替代品。在日本,桃胶可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在某些性能上桃胶比阿拉伯胶还好,比如透光性和黏稠度更大。此外,桃胶在化工、化妆品、印染等行业也有广泛应用。
食用方法
做法:
1、桃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时以上)至软涨,体积能涨到10倍以上,所以别小看这十克桃胶,足够吃上两顿的。
2、将泡软的桃胶仔细反复的清洗,去除黑色的杂质,掰成小块儿。
3、桃胶加少许水,隔水先蒸30分钟左右。4、木瓜对半切开,去籽,将隔水蒸过的桃胶倒入木瓜中,撒上少许冰糖,再继续蒸20分钟左右即可。
(二)、桃胶银耳糖水材料:桃胶15克,雪梨1个(300克),冰糖30克,银耳5克,
做法:
1、桃胶5克,清水1000毫升。将桃胶放入清水中浸泡一夜(12小时左右)至软涨,体积大概能涨大10倍。
2、再仔细将泡软的桃胶表面的黑色杂质去除,用清水反复清洗后,掰成均匀的小块。
3、银耳用清水泡20分钟变软后,用手掰成小朵。雪梨去皮切成1cm大小的丁。
4、将桃胶、银耳和水放入锅中,大火煮开后改小火继续煮30分钟,此时汤汁开始变得有些粘稠。
5、放入梨丁煮5分钟,再放入冰糖和蔓越梅,边搅拌边煮3分钟,至冰糖彻底融化,汤汁浓稠即可。
1、桃胶和皂角米分别清洗后用清水浸泡,我浸泡了8个小时,8小时后把桃胶、皂角米简单冲洗后放进砂锅里,加上6颗红枣。
宣传误区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