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重庆

重庆 重庆,简称“渝”。位于中国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政区、直辖市。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面积8.24万平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3191.43万人。人以汉族为,少数民族要有土家族、苗族。重庆是一座独具特色的“山城、江城”,地貌以丘陵、山地为,其中山地占76%;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91公里,与......
目录

建制沿革

词条:重庆历史

1935年 重庆市图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巫山县已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在今2万年至3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今铜梁区)。

夏商时期为百濮地,《华阳国志》载: "越嶲郡会无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记 · 楚世家》说:“(楚武王)于是始濮地面有之,建宁郡南有濮夷,濮夷无君长总统,各以邑落自聚,故称百濮也”。三峡地区是中国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时期巫山地区催生了巴国文明。

战国时期,巴国从汉水流域南迁至长江上游后,先后在(今涪陵区)、江州(今渝中区)、垫江(今川区)建都。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市东南),双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为36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巴郡治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孙述。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刘璋分置永宁郡,治江州。建安六年(201年)复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诸葛亮由江州平定益州。渝中半岛全景

蜀汉章武二年(222年),刘备在白帝城(今奉县)托孤。李严在江州筑大城。

晋朝改永宁郡为巴都郡。东晋桓温讨伐李势,朱龄石平定谯纵,皆由江州入益州。

南朝宋、齐复为巴郡,郡治皆为江州。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山南西道辖地。

宋代时,先后属西川路、陕西路、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

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庆知府。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巴蜀。余玠将四川制置司治所迁至重庆,并在重庆设招贤馆,广纳群贤。构筑了山城防御体系,以抗击蒙古军。重庆行政区划图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农历七月,蒙古大汗蒙哥亲率力攻入四川。十一月,蒙古军抵重庆附近地区。庆元年(1259年)六月初,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率战船万艘,溯江而上,冲破蒙古军的封锁进入重庆。七月,蒙哥卒于军中,蒙古军遂撤围北还,战事告一段落。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守将张珏战败被俘,元军继而征降夔州。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而后元军在重庆大肆屠杀。

元代,重庆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驻地,还一度是四川省的驻地(1288年-1290年)。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庆路总管府,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布政使司,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6月,张献忠攻占重庆。之后重庆被大西军、清军、南明军队轮番占领、蹂躏十余次,最后几乎沦为空城。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到康熙二年(1663年),以清廷四川总督李国英重筑通远门为标志性事件,长达19年的重庆争夺战才告一段落。据《重庆通史》记载:过明末清初的战乱之后,康熙四年(1665年),重庆城(即渝中半岛)全城仅有3000人,而包括现在的江北、南岸在重庆市区,仅剩4200人。

1909年的重庆(美国地质学家张伯林摄影)

清初,发生的“湖广填四川”运动使重庆具有了悠久的移民历史和丰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现代重庆社会的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续增专条》,重庆为商埠。光绪十七年(1891年)3月,重庆在朝天门附近设立。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被日本打败,据当年4月签订的《马条约》中规定,重庆成为第一批向日本放的陆通商岸。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日本在今南岸区王家沱设立了日本租界。同年,法国在今南岸区弹子石附近先后建立了水师码头和兵

民国十年(1921年),重庆设埠督办处,任命杨森为督办,筹办市政。其时重庆城区范围未定,权以巴县城即今渝中半岛部分及原江北县城附近一带居民区为辖区。民国十一年(1922年),将商埠督办处改为市政公所。民国十五年(1926年),又改为商埠督办公署,拓展城区,始进城市建设。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将商埠督办公署改为市政厅,划定重庆两江上下游南北两岸30华里为市区,但无明确边界。

山城夜色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编制为国民政府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首任市长潘文华。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不忍国权丧失、国民受辱的重庆人民,以王家沱日本租界30年租期到期和九一八事变为契机,展了多次斗争。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2月10日,以刘湘为首的四川新省府在重庆成立。6月18日,四川省政府迁离重庆

抗战时期旧照(离渝开赴前线的川军勇士)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颁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1月16日,国民政府席林森,交代属下的文官、参军两处干员清点好中华民国印信旗幡等重要器物,先离南京而首途重庆;12月1日正式于重庆办公。在成为“战时首都”之后,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大后的政治、军事、济、文化中,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舞台,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以及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英雄之城”、“不屈之城”。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重庆市将原有的6个区改设为12个区,巴县龙隐乡(小龙坎、沙坪坝、磁器一带)划入重庆市。5月5日,迁都至重庆的国民政府颁令,将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即直辖市),重庆亦是继南京、上海天津、青岛、北平后第六个中央院辖市,辖区范围大致为今重庆城区,即渝中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以及江北区、南岸区,而北碚市(今北碚区)为中央政院和临时政府所在地。1939年至1940年,川渝省市划界,巴县、江北县位于城郊的区域陆续划归重庆市。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9月6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明定重庆为中华民国陪都。

不屈之城民国三十年(1941年)6月5日,重庆市渝中区公共防空大隧道中,躲避日军地毯式战略轰炸的7764市民窒息死亡,史称“大隧道惨案”。

从1938年春到1944年冬,日本陆海军航空部队联重庆了长达六年多的狂轰滥炸,史称“重庆大轰炸”。历长达6年半的轰炸,重庆没有倒下,当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美国总统罗斯福、副总统华莱士等不少外国政要,纷纷致电、致信重庆人民,鼓励和歌颂重庆人民的坚毅。

巴渝传统建筑“吊脚楼”民国三十年(1941年)12月,中华民国政府在重庆对纳粹德国宣战,德国大使馆;12月31日,蒋介石在渝中区设立“精神堡垒”昭示国民政府与重庆人民抗战到底,这就是解放碑的前身;同年12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重庆成为大韩民国(流亡政府)临时驻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在其后的制宪国大中,以法律式规定重庆为中华民国永久陪都。同年,抗战胜利后,为避免战、争取和平,国民政府与中国共产党在重庆了为期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10日,在重庆较场“庆祝政治协商会议成功大会”时发生骚乱事件,李公朴、施复亮遭到殴打,郭沫若、陶知、章乃器和新闻记者及劳协会员等60余人也被打伤。中国共产党称之为“案”、“惨案”,而国民政府面则称之为“较场事件”。

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1949年9月2日,重庆发生灾,延烧18小时,死亡近万人,重庆建筑损失大半,国民政府声称是中国共产党纵,史称“九二灾”;10月11日,总统令宣布政府将于10月15日第二次移渝办公;10月13日,李宗仁代总统由广州桂林,政院各首长由广州迁往重庆;10月15日,宣布国民政府正式在重庆办公;11月27日,中国国民党中央直接授权中统对押于渣滓洞、白公馆的400多政治犯进“最后解决”,史称重庆”11.27”大屠杀。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重庆,随后成为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驻地亦设在重庆

1950年至1952年,设立川东署区,隶属于中共中央西南局。1950年署驻地为重庆市黄桷垭,1951年迁驻北碚市。1952年8月7日,川东署区被撤销,与川南署区、川北署区、川西署区重组为四川省。

1954年7月,西南大区北碚市并入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被撤销,重庆四川并,重庆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

1955年,贵州省桐梓县17个乡划归重庆市。

重庆1964年,北部湾事件爆发,三线建设始,重庆成为三线建设核城市。

1964年至1968年4年间,从上海、江苏、东北等地迁三线职工27万余人,占重庆当时企业职工的1/4以上。

1965年和1979年,中国三线建设重点控制路工程川黔路和襄渝路相继通车。

1975年,重庆城区三线建设迁而来的外来职工达到最高峰,总人数43.5万人,占当时重庆市区人的1/4。

1976年1月,四川省江津地区江北县归入重庆市,将绵阳地区的潼南县划入江津地区。1981年,江津地区更为永川地区。

1983年3月3日,四川省永川地区8个县并入重庆市,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面积23113.95平公里,辖9区12县。

1992年,重庆辟为沿江放城市。

1996年9月15日,重庆市代管四川省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

1997年3月14日,中国第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撤销原重庆市。重庆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共43个区市县,面积82402.95平千米,3002万人。

1997年6月18日,重庆直辖市政府机构正式挂牌。重庆至此在历史上第三次成为直辖市。重庆市地图

2009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确定为“国家统筹城乡综配套改革试验区”。

2010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重庆国家中城市的规划和定位。

2010年6月18日,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其面积为1200平千米,包含重庆渝北区、江北区、北碚区的部分区域,可发面积约为650平千米。

2017年3月31日,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

2020年5月9日,重庆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召,“城都市区”的范围随之宣布,由原来城9区扩至城都市区21区。

主城夜景全景大图

行政区划

区划概况

至2021年底,下辖26个区、8个县、4个自治县,总面积8.24万平千米,常住人3212.43万人。

重庆政区划

区划区划代码面积
万州区5001013457 km²
涪陵区5001022942.34 km²
渝中区50010323.71 km²
大渡500104102.83 km²
江北区500105220.77 km²
沙坪坝区500106396.2 km²
九龙坡区500107431.86 km²
南岸区500108263.09 km²
北碚区500109755 km²
綦江区5001102747 km²
大足区5001111436 km²
渝北区5001121452.03 km²
巴南区5001131834.23 km²
黔江区5001142402 km²
长寿区5001151423.62 km²
江津区5001163200.44 km²
川区5001172344.07 km²
永川区5001181576 km²
南川区5001192602 km²
璧山区500120915 km²
铜梁区5001511343 km²
潼南区5001521583 km²
荣昌区5001531077 km²
州区5001543963 km²
梁平区5001551892.13 km²
武隆区5001562901.3 km²
5002293289.1 km²
丰都县5002302901 km²
垫江县5002311518 km²
忠县5002332187 km²
云阳县5002353649 km²
5002364098 km²
巫山县5002372958 km²
巫溪县5002384030 km²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5002403014 km²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002412462 km²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5002425173 km²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5002433903 km²

自然环境

词条:重庆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地跨东105°11'~110°11'、北纬28°10'~32°13'之间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辖区东西长470千米,南北宽450千米,幅员面积8.24万平千米,为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总面积的2.39倍。

地貌

重庆地理图

重庆北有大巴山,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南有大娄山。重庆城区海拔高度多在168~400米之间。市最高峰为巫溪县东部边缘的界梁山峰阴条岭,海拔2796.8米;最低为巫山县长江水面,海拔73.1米。重庆海拔高差2723.7米。境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其中,海拔500米以下的面积3.18万平公里,占幅员面积38.61%;海拔500~800米的2.09万平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5.41%;海拔800~1200米的1.68万平公里,占幅员面积的20.42%;海拔1200米以上的1.28万平公里,占幅员面积的15.56%。

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候环境

雾重庆重庆属亚热带季湿候,年平均温16~18℃,长江河谷的巴南、綦江、云阳等地达18.5℃以上,东南部的黔江、酉阳等地14~16℃,东北部海拔较高的城仅13.7℃,最热月份平均温26~29℃,最冷月平均温4~8℃,采用候温法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重庆年平均相对湿度多在70%~80%,在中国属高湿区。年日照时数1000~1400小时,日照百分率仅为25%~35%,为中国年日照最少的地区之一,冬、春季日照更少,仅占全年的35%左右。候特点可以概括为: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着,候资源丰富,象灾难频繁。

重庆在地候双重作用下,多雾,素有“雾重庆”“雾都”之称。年平均雾日是104天,有世界雾都之称的英国伦敦年平均雾日只有94天,远东雾都的日本东京也只有55天。壁山区的云雾山全年雾日多达204天,堪称“世界之最”。

水文特征

巴渝山水

重庆市的要河流包括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阿蓬江和酉水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长达665公里,横穿巫山三个斜,成了瞿塘峡、巫峡和湖北的西陵峡,这些峡谷称为世闻的长江三峡。嘉陵江自西北而来,在渝中区三折入长江。乌江在涪陵区汇入长江,沿途有沥峡、温塘峡、观音峡,称为嘉陵江小三峡。

据《重庆市水资源公报(2020年)》,重庆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66.8559亿立米,折径流深930.6毫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766.8559亿立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28.6877亿立米,产水模数为93.06万立米/平公里。

自然资源

水资源

重庆人民大礼堂

重庆市的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500亿立米,而2019年的水资源总量为497.28亿立米。该市的年平均降水量为1105.5毫米,全年总用水量达到76.63亿立米。在水资源面,重庆以每平千米的水面积在全国排第一,显示出其水资源的丰富性。水能资源面,理论蕴藏量为1438.28万千瓦,其中可发量为750万千瓦。重庆每平千米的可发水电总装机容量是全国平均数的3倍,表明其水电资源的巨大潜力。此外,重庆还拥有丰富的地下热能和饮用矿泉水资源。在环境治理面,2019年重庆治理了1426平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

植物资源

重庆古树重庆有6000多种各类植物,其中有被称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水杉、秃杉、银杉、珙桐等珍稀树种,森林覆盖率20.49%。仅号称“巴渝峨眉”的缙云山,亚热带树木就达1700多种,存留着1.6亿年以前的”活化石”水杉及伯乐树蛾树等世界罕见的珍稀植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和胜区南川金佛山,植物种类达333科5880种,有银杉、竹、银杏、大树、人参等珍稀植物52种,有黑猴、金钱豹等国家级保护动物36种;江津四面山有1500多种植物和207种动物,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47种,珍稀动物23种。

重庆是中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大面积山区生长的野生和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黄连白术金银党参、贝母、天麻、厚朴、黄桕、杜仲、元胡、当归等,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黄连产量居全国第一,是著的”黄连之乡”。

动物资源

重庆市拥有丰富的动物资源,动物种类超过600种。具体来看,哺乳动物约有100种,鸟类数量超过300种,爬动物有50多种,两栖动物30多种,而类数量也超过100种。在这些野生动物中,有50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陆生野生动物,而近100种动物被纳入国家一至三级的保护单。特是一级保护动物,共有10种,包括:

这些珍稀物种是重庆市野生动物宝库中的瑰宝,享有特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矿藏资源

重庆风光至2012年,重庆共发现矿产68种,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54种,涵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元素、冶金助原料、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建筑材料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等矿种。现实优势矿产有天然、锶矿、煤、铝土矿、锰矿、毒重石、粉石英、石膏、水泥用灰、盐矿、地热等。共发现并采的矿产68余种,约占世界已知矿种的27%,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要有煤、天然、锶、硫盐、铝土、、锰、钡、大理石石灰石、重晶石等。特是煤、天然、铝土矿、盐矿、锶矿、锰矿和钡矿等的储量、品位在中国都有明显优势。

人口

概括

老山城旧照抗战期间,大量人迁,迁至重庆地区的达100万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市区人突破百万。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时,人已达至125万余人。抗战胜利后,随着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大量工矿企业、机校迁离,重庆规模逐步萎缩。但人仍保持在百万以上,成为当时全国第七大城市。

据第七次全国人普查结果,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人为3213.43万人。

2020年底,住建部公布了《2019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重庆中国“超大城市”标准。

2022年,年末全市常住人3213.34万人,比上年增加0.9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2280.32万人。年末全市常住人城镇化率为70.96%,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全年流出市外人403.53万人,市外流入人221.45万人。

2022年,全年人出生率为5.98‰,死亡率为8.09‰,人自然增长率为-2.11‰。全市常住人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08,出生婴儿性比为108.18。

至2023年末,全市常住人3191.43万人,比2022年末减少21.91万人。全年出生人17.88万人,人出生率为5.58‰;死亡人28.5万人,人死亡率为8.9‰;人自然增长率为-3.32‰。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2287.45万人,乡村常住人903.98万人,城镇常住人占全市常住人比重(城镇化率)为71.67%。

民族概括

重庆是中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的直辖市,辖4个自治县、1个享受民族自治地优惠政策的区(黔江区)、14个民族乡。

2012年,重庆以汉族为体,此外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壮族、布依族、蒙古族、藏族、白族、侗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羌族、仡佬族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总数为193万人,其中土家族人最多,有139.8万人,其次苗族约48万人。少数民族人重庆市人的5.8%。

政治

政府领导

市长:胡衡华

副市长:郑向东、但彦铮、江敦涛、商奎、张安疆、张国智

秘书长:罗清泉

党委领导

市委书记:袁家军

市委副书记:李明清、胡衡华

市委秘书长:陈新武

政协领导

席:程丽华

席:李静、陈贵云、谭家玲、王新强、段成刚、周勇、丁时勇、杜惠平、王昱

人大领导

任:王炯

任:沈金强、屈谦、莫恭明、陈元春、欧顺清、赵世庆

历任领导

1997年直辖以来要领导
职位任期
市委书记1997年6月~1999年9月张德邻
1999年9月~2002年10月贺国强
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黄镇东
2005年12月~2007年11月汪洋
2007年11月~2012年3月薄熙来
2012年3月~2012年11月张德江
2012年11月~2017年7月孙政才
2017年7月~2022年12月 陈敏尔
2022年12月袁家军
市长1997年6月~1999年6月蒲海清
1999年6月~2002年10月包叙定
2002年10月~2009年11月王鸿
2009年11月~2016年12月黄奇帆
2016年12月~2018年01月张国清
2018年1月~2021年12月唐良智

经济

综述

解放碑夜景重庆济建设基本成大农业、大工业、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区和长江上游最大的济中城市。

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012.0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3.8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3.12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0.1:5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663元,比上年增长2.5%。民济增加值17404.40亿元,增长3.0%,占全市济总量的59.7%。

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0.67万人,比上年减少5.9%。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4%。

2022年,全市农民工总量751万人,比上年下降0.7%。其中,外出农民工509万人,下降0.9%;乡农民工242万人,下降0.1%。

2022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4.4%。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下降1.3%。全年住宅销售价格呈回落走势。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5%、同比持平;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1%。

2022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29.03亿元,比上年增长2.6%。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2012.0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1693.86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15423.12亿元,增长1.9%。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0.1:53.0。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663元,比上年增长2.5%。民济增加值17404.40亿元,增长3.0%,占全市济总量的59.7%。

2024年1月4日,“重庆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重庆济总量首破3万亿元》介绍:2023年,重庆各项济指标较2022年均有明显改善,全市济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布局下,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优势产业、“新星”产业全面发力。2023年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位列全国第10。投资对增长的拉动作用,也愈发强劲。2023年,市级重点项提前一个月完成年度投资标,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排全国第12位,上升9位。2023年全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迈上3.1万亿元新台阶,增长6%以上。这意味着继上海(2017年)、北京(2018年)、深圳(2021年)之后,重庆、广州加入GDP“3万亿俱乐部”。

2024年1月19日,重庆发布2023年度济数据,2023年全年GDP总量为30145.79亿元,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1%。

第一产业

重庆耕地面积162.2万公顷,农用耕地发度较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商品猪肉生产基地、全国著的优质水果、榨菜、桐油、烤烟产地,其中,有梁平的“子之乡”、潼南的“黄之乡”、涪陵的“榨菜之乡”、黔江的“烤烟基地”。另外,荣昌区是中国著的种猪基地,其荣昌猪更为全国三大猪种之首,有“华夏国宝”之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全国最大的长毛兔生产基地。

重庆市有栽培植物560多类,其中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红薯4大类,尤以水稻居首。济作物优品种要有油菜、生、桐子、生漆、、蚕桑、甘蔗、黄红麻、烟等。果树作物要有桔、甜橙、李等,尤以桔最具盛。饲养动物有60余种,生猪、羊、牛、兔是优势畜种。重庆市有江河类120多种,类养殖遍及各区县,长寿湖、大洪湖是重庆类养殖基地。

重庆田园风光

2022年,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58.63亿元,比上年增长4.1%。

2022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070.07万亩,比上年增长1.7%。粮食综单产349.5公斤/亩,下降3.4%。全年粮食总产量1072.84万吨,比上年下降1.8%。其中,夏粮产量122.40万吨,增长1.1%;秋粮产量950.44万吨,下降2.2%。全年谷物产量756.39万吨,下降0.7%。其中,稻谷产量485.24万吨,下降1.6%;小麦产量6.28万吨,增长2.1%;玉米产量256.37万吨,增长0.7%。全年猪肉产量149.96万吨,增长5.6%。生猪出栏1904.43万头,增长5.4%。年末生猪存栏1197.14万头,增长1.5%。

2023年12月11日,据《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3年重庆市粮食播种面积2025.9公顷,总产量1095.9万吨,单位面积产量5409.3公斤/公顷。

重庆主城夜景

第二产业

工业

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

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和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了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最大汽车产业集群,亦成了装备制造、综化工、材料、能源和消费品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还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生产基地、全球第二大的手机生产基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庆有近代工厂和手工工场415家;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四川同类工厂仅583家,重庆四川厂家总数的71%,资本数、工人数均占全四川三分之二以上,在四川,乃至西南,重庆仍是工业最集中,最发达的城市。

抗战初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宜昌大撤退,大量企业迁至重庆。短时间,企业数猛增至300多家。在约300平公里,兵工厂17家,聚集了9万多员工,接续着中国工业的命,也撑起了国家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工业梁。抗战时期,全国械弹2/3是“重庆造”,重庆成为以军工业为的重工业城市。

2022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275.99亿元,比上年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分济类型看,国有控企业增加值增长4.2%,份制企业增长4.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4%,私企业增长4.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3.5%,制造业增长2.3%,电力、热力、燃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2.4%。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产业看,汽车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摩托车产业下降6.4%,电子产业下降3.0%,装备产业下降0.3%,医药产业增长6.1%,材料产业增长3.9%,消费品产业增长2.1%,能源工业增长11.3%。分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5%,化原料和化制品制造业增长5.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2.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6.0%,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5.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2.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下降8.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比上年下降9.1%。分济类型看,国有控企业利润下降19.1%,份制企业下降6.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2.6%,私企业下降5.8%。分门类看,采矿业利润比上年增长62.6%,制造业下降11.7%,电力、热力、燃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4.1%。

建筑业

2022年,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417.8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市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0369.40亿元,增长4.3%。

第三产业

重庆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已成了农业农村和金融、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拥有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陆首个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以及重庆两路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保税区、重庆路保税物流中重庆南彭公路保税物流中、万州保税物流中,过境72小时免签,进整车、水果、肉类、生鲜海产等岸。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重庆有商业业27个,店铺号3058家,而同期各类工厂仅400余家,重庆一直是西南最大的商贸中城市。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除中央、中国、中国农民银重庆外,重庆市共有银13家(钱庄23家);同年8月,原在重庆设有支的中央银、中国银、中国农民银成立了联办事处。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10日,交通银重庆正式业。中央信托局迁入中央银办公,邮政储金汇业局于1938年初迁渝,4月在重庆设了重庆分局。改组后的“四联总处”设在重庆;11月,中央银、中国银、交通银、中国农民银的总或总管理处迁到渝,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都设在重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底,重庆金融业总资本达到64725.8万元,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600万元的40.45倍。

服务业

2022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8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83.96亿元,下降0.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67.71亿元,增长0.9%;金融业增加值2491.02亿元,增长2.4%;房地产业增加值1668.59亿元,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6795.10亿元,增长4.0%。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业收入5323.89亿元,比上年下降2.3%。

2022年,全年完成邮政业业务总量18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1%。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1301.46万件,包裹业务32.80万件,快递业务10.92亿件。全年完成邮政业业务收入1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2022年,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381.74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全市电话用户4560.8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962.16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123.2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5108.80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3448.03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60.77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1326.06万户。

贸易

202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13926.08亿元,比上年下降0.3%。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下降0.6%,乡村消费品零售增长1.8%。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与上年持平,餐饮收入下降1.9%。

2022年,在限以上单位中,粮油、食品类商品零售比上年增长10.1%,饮料类商品增长9.9%,烟类商品增长0.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下降13.6%,化妆品类商品下降4.0%,金银珠宝类商品下降13.6%,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下降7.1%,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7.5%,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增长3.6%,家具类商品下降3.6%,通讯器材类商品下降0.8%,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商品增长0.6%,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长5.9%,汽车类商品增长4.0%。

2022年,从零售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比上年增长8.2%,其中,网上商店增长8.1%,邮购增长21.7%;在有店铺零售企业中,仓储会员店增长21.1%,便利店增长12.5%,超市增长11.3%。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总比上年增长0.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0%,工业投资增长10.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27.6%。

2022年,全年房地产发投资3467.60亿元,比上年下降20.4%。其中,住宅投资2608.98亿元,下降20.7%;办公楼投资61.50亿元,下降24.0%;商业业用房投资344.90亿元,下降16.5%。

外经

2022年,全年货物进出8158.35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出5245.32亿元,增长1.5%;进2913.03亿元,增长2.9%。美元计算,货物进出1228.3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8%。其中,出790.89亿美元,下降1.1%;进437.41亿美元,下降0.2%。全市对东盟、欧盟、美国三大贸易伙伴分进出1266.32亿元、1247.58亿元、1134.78亿元,增速分为-2.0%、0.7%、-5.4%;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2214.02亿元,比上年增长0.3%。

2022年,全市新增外商投资企业268家,比上年下降23.7%。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金18.57亿美元,下降16.9%。至年底,累计有31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2022年,全年对外承包工程新签3.6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9.6%;对外承包工程完成3.09亿美元,下降27.3%。

2022年,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增注册企业(含分支机构)17272户,注册资本总1565.79亿元。其中,新增注册外资企业(含分支机构)128户,注册资本12.56亿美元。进项485个,签订同(协议)总2873.95亿元。

财政金融

2022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3.4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2.5%,自然径计算下降8.0%。其中,税收收入1270.9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9.2%,自然径计算下降17.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892.8亿元,增长1.2%。

2022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49567.2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0%,其中,人民币存款余48218.18亿元,增长8.9%。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50051.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7%,其中,人民币贷款余49365.86亿元,增长7.2%。

2022年,全市共有券公司总部1家,业部200家,券分公司53家。境上市公司70家,总本1010.08亿票总市值9347.16亿元。

2022年,保费总收入981.0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收入226.63亿元,人寿保险收入520.15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234.30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342.99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145.19亿元,人寿保险赔付75.28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122.53亿元。

鸟瞰重庆

文化

词条重庆历史文化

文化现象

三峡纤夫之“川江号子”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成的地域性文化。巴人一直生活在大山大川之间,大自然的熏陶、险恶的环境,练就一种顽强、坚韧和剽悍的性格,因此巴人以勇猛、善战而称。

巴渝文化代表:渝派川菜(渝菜)、龙门阵、重庆言(渝语)、陪都文化、川剧、袍哥文化、重庆码头文化、川江号子、蜀绣等。

  • 陪都文化

陪都各界数万人举行庆祝抗战胜利大游行陪都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国民政府迁渝,重庆成了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成为校的集中地,大批著的教育家、者来渝执教,众多文艺界流也来渝工作定居,诸如张大千、胡适、傅斯年、林语堂、钱穆、梁实秋、郭沫若、柳亚子、马寅初、陶知、梁漱溟、徐悲鸿、老舍等,重庆成为了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中。而府云集的重庆文化区沙坪坝成为当时大后的“文化坝”。从这里培育出了大批人才,如丁肇中、朱光亚、周光召、邹家华、茅于轼、吴敬琏、丁雪松、王家声等。陪都文化也成为重庆文化发展史上的一块奠基石。

重庆言,亦称重庆话、渝语,属西南官话。狭义的重庆言子,专指重庆人的“展言子儿”,即歇后语或陷语,于谐趣幽默里见智慧。明代,大量湖南广东籍居民进入重庆,曾一度占重庆市区人的40%以上。重庆郊县依然保留移民的言岛,渝西有大客家话区和老湘语区,所以在语言上,重庆言较西南官话其他言硬、直、平。

  • 饮食文化

重庆饮食喜麻辣,以不拘一格使用各种材料创作新菜见长。重庆亦是锅的发源地之一;2007年3月,重庆市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国锅之都”称号。重庆饮食文化代表:重庆锅、川菜、渝菜(重庆菜、渝派川菜)、水、回锅肉、酸菜、辣子鸡、泉水鸡、水、老汤、酸辣粉、香肉丝、椒肥肠、粉肉、烧白、重庆小面、重庆小吃等。

俗民情

重庆人千百年来成的春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幌、赶庙会、坐轿、放筝等民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观念、崇拜忌、岁时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

由于古时候重庆地域塞,道路坎坷,湿热,巴渝人在衣食住娱乐等生活式与习俗上,又带有自己十分独特的色彩,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带几分狡黠,幽默中带几分土俗,认真中带几分滑稽,闲逸中带几分急躁,宽容中带几分排外。

宗教文化

重庆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教、基督教五大宗教。至2015年末,重庆有宗教活动场所548处,宗教院校1所(重庆院);道教有活动场所33处;伊斯兰教有清真寺8处;天教有活动场所66处;基督教活动场所162处。

城市象征

市树:黄桷树

重庆大剧院黄桷树系桑科,榕属,落乔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忍高温,耐潮湿,抗污染。自古重庆以黄桷冠之者众,北魏《水注》记载:“江水又东黄桷峡(铜锣峡)”。宋朝《图》云:“涂山之足,有黄桷树,其下有黄桷渡”。1986年,黄桷树被定为重庆市树。

山茶花

山茶花系山科,常绿小乔木期长,抗污染,容易栽培,品种达到73种。色鲜艳,有多种色,栽培有2000年余的历史。1986年,山茶花被定为重庆直辖市市

非遗文化

至2021年,重庆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53项,包括民间文类3项,传统音乐类14项,传统舞蹈类4项,传统戏剧类3项,艺类6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1项,传统美术类7项,传统技艺类7项,传统医药类4项,民俗类4项。还有市级非遗项707项,区县级非遗项3428项。

至2022年,重庆市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2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单(涪陵白鹤梁题刻、川钓城遗址)、2处国家文化公园(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5处国家工业遗产、395处抗战遗址,1个国家历史文化城(重庆市)、4个市级历史文化城(江津、川、万州、荣昌)、23个中国历史文化镇。


词条: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录】

重庆市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

民间文

走马镇民间故事(国家级)

酉阳古歌(国家级)

广阳镇民间故事(国家级)

巫傩诗文

民间音乐

石柱土家啰儿调(国家级)

川江号子(国家级)

南溪号子(国家级)

木洞山歌(国家级)

梁平癞子锣鼓(国家级)

金桥吹打(国家级)

接龙吹打(国家级)

永城吹打(国家级)

秀山民歌(国家级)

苗族民歌(国家级)

酉阳民歌(国家级)

小河锣鼓(国家级)

龙骨坡抬工号子(国家级)

梁平抬儿调(国家级)

三江号子

甘宁鼓乐

民间舞蹈

铜梁龙舞(国家级)

酉阳摆手舞(国家级)

狮舞(国家级)

玩牛(国家级)

巫舞

车车灯

架香童子舞

万古鲤鱼灯舞

传统戏剧

川剧(国家级)

梁山灯戏(国家级)

阳戏(酉阳土家面具阳戏)(国家级)

接龙傩戏

四川评书(国家级)

车灯(国家级)

四川竹琴(国家级)

金钱(国家级)

四川清音(国家级)

四川扬琴(国家级)

江北评书

——

杂技与竞技

中塘向氏武术

木洞龙舟

清江黄氏杂技

荣昌缠丝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蹬技(重庆蹬技)

——

——

——

民间美术

梁平木版年画(国家级)

重庆糖画

——

麦草艺画

传统美术

梁平竹帘(国家级)

蜀绣(国家级)

——

——

(巫溪嫁)(国家级)

石雕(大足石雕)(国家级)

木雕(奉木雕)

(国家级)

彩扎(铜梁龙灯彩扎)

(国家级)

传统技艺

荣昌夏布(国家级)

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

中医传统制法(国家级)

荣昌陶器制作技艺(国家级)

荣昌折扇(国家级)

永川豆豉酿制技艺(国家级)

涪陵榨菜制作工艺(国家级)

土家族吊脚楼造技艺(国家级)

老腊肉制作工艺

朗溪竹桥造纸

纸竹工艺

重庆

传统医药

刘氏刺熨疗法(国家级)

中医传统制法(国家级)

针灸(赵氏雷灸)(国家级)

中医正骨疗法(燕青门正骨疗法)(国家级)

民俗类

秀山灯(国家级)

丰都庙会(国家级)

架香庙会(国家级)

秀山苗族羊马(国家级)

尝新

姜家舞龙习俗

寺腊八

荣昌杀年猪习俗

交通

综述

重庆的交通重庆的地复杂,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难”之说。重庆地处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结部。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陆、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西南地区综交通枢纽;共建成了“二环十射”高速公路网和“一枢纽八干线”路网,港年吞吐量1.6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八大”机场之一,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路等为支撑,构建起航空、路、河港三个交通枢纽。

2022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13.54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871.90亿吨公里。全年河港货物吞吐量20655.37万吨,增长4.3%。空港货物吞吐量41.58万吨,下降13.1%。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76.54万标准箱,其中,路吞吐量47.37万标准箱,增长24.2%。

2022年,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11亿人,比上年下降40.0%。旅客运输周转量436.05亿人公里,下降32.4%。空港旅客吞吐量2246.09万人,下降40.0%。

2022年,年末全市民用车辆拥有量890.5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6.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820.21万辆,增长6.9%。民用轿车拥有量289.70万辆,增长5.8%,其中,私人轿车269.87万辆,增长6.0%。

2022年,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4002公里。公路路网密度226公里/百平公里。业里程2781公里。轨道交通运里程463公里,日均客运量249.98万人次。

2021年2月,《国家综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印发,规划期为2021至2035年。据规划,建设重庆成为国际性综交通枢纽城市。

航空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重庆将建设“一大四小”五座民用机场,2016年,巫山机场实现工;重庆基地航空公司增至6家,新增通航点61个,航线总数达到275条,覆盖国大中城市,通达欧洲、美洲、澳洲及亚洲岸城市。江北机场成为国家区域枢纽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西部地区领先。2017年8月29日,江北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正式投入运。2018年,重庆全市民航完成机起降31.4万架次,同比增长5.3%;旅客吞吐量4287.5万人次,同比增长8.1%;货邮吞吐量38.4万吨,同比增长4.2%。

重庆部分机场列表

民用机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万州五桥机场
重庆巫山机场黔江武陵山机场
军用机场重庆大足登云机场白市驿机场
通用机场重庆永川大安通用机场重庆龙兴通用机场
在建机场重庆江南机场武隆仙女山机场


公路

重庆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2017年底,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3023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79公里/百平公里。

  • 高速公路

词条重庆高速公路】

2017年,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023公里,新增省际出通道3个、通道总数达到19个。除城外,其余区县均通高速,“四小时重庆”全面实现。照“三环十二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22年,实现所有区县通高速,重庆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省际对外出达到24个。重庆高速公路网示意网
重庆高速一览表
三环重庆环快速公路重庆绕城高速公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
十二射沪蓉高速公路沪渝高速公路渝湘高速公路
渝昆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
渝泸高速公路渝武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
渝广巴高速公路渝邻高速公路江习高速(在建)
多联线潼荣高速公路(在建)九永高速公路南道高速公路
  • 普通公路
重庆有210国道、319国道、212国道、318国道、326国道和348国道等数条国道通向全国。2016年,重庆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1.5万公里,覆盖重庆90%的乡镇、AAA级以上景区。农村公路重庆总里程12.4万公里,政村通畅率100%,撤并村通达率100%。重庆市普通省道规划路线方案表和示意图
  • 桥梁

重庆千厮门大桥重庆是茅以升桥梁委员会2005年年会认定的中国唯一的“桥都”。至2014年底,重庆建成和在建桥梁统计共达1.3万余座,其数量在全国城市中列居首位。其中高速公路桥梁2974座,普通公路桥梁8462座,市政桥梁1551,轻轨专用桥4座,路桥16座。重庆城区长江、嘉陵江已建和在建桥梁41座。未来重庆市域规划还将新建30余座各类跨江桥梁。

重庆是全国性综路枢纽,至2016年底,重庆成“一枢纽八干线”网格局。“渝新欧”国际集装箱班列实现常态化、一卡通运,全程时间缩短至13天,成为中欧陆上贸易通道。2022年,业里程2781公里。

重庆部分路一览表
路现状
通车运成渝川黔渝怀
襄渝达万宜万
渝利遂渝兰渝
渝贵成渝高速渝万城际
在建郑万高速黔张常-
筹建渝西高速渝湘高速渝昆高速

词条:重庆车站

重庆部分车站一览表
站台重庆西站重庆北站沙坪坝站
万州北站永川东站荣昌北站
梁平南站长寿北站綦江东站
普通站台重庆黔江站永川站

航运

长江上游地区最大港口——重庆港重庆是长江上游乃至中国西部最大的陆港城市,也是长江上游航运中。域长江、嘉陵江及其支流成了以重庆市区为中的长江上游水运网,通航河流达136条。沿江建有万州、涪陵等港和客货码头数十个,千(万)吨级轮船可终年通航。1926年至1934年,重庆两江沿岸共有渡船码头40个;1935年,先后修建了江北、千厮门、太平门、机坝、金紫门、储奇门码头。

至2016年,重庆“一干两支十线”航道体系和“四枢纽九重点”现代化港集群建设加快推进,重庆航道里程4472公里,其中四级以上航道1400公里;建成投用全国最大公水联运枢纽港(重庆果园港),龙头港建成港。

2022年,全年河港货物吞吐量20655.37万吨,增长4.3%。空港货物吞吐量41.58万吨,下降13.1%。

公共交通

重庆城区公共交通势丰富多样,包含公共汽车、单轨、地、过江索道、扶梯、电梯以及过江轮渡等,其中,轨道交通和公共汽车是要的公共交通工具。此外,在重庆路上几乎看不到自车和电动车。

  • 特色交通

重庆长江索道重庆城区有两条全国独一无二的过江索道:嘉陵江索道、长江索道,最早建成时间于1986年。

重庆城区有两处作为公共交通使用的自动扶梯和升降式电梯,分是连接菜园坝和两路的亚洲第一长扶梯:皇冠大扶梯;连接凯旋路和较场的升降式电梯:凯旋路电梯。

  • 轨道交通

词条重庆轨道交通】

至2018年12月,重庆轨道交通运线路共有10条,运里程313千米,里程总长度位居中国第五位、中西部第一位。

通线路基本信息表
线路起止站里程(km)车站(座)类型、编组首段通时间
重庆轨道交通1号线小什站-尖坡站38.923、6B2011.7.28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较场站-洞站31.325单轨、4/62004.11.6
重庆轨道交通3号线洞站-江北机场站56.139单轨、6/82011.9.29
空港线(3号线北延伸段)碧津站-人坝站10.996单轨、6/82016.12.28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园站-北碚站63.328、6B2012.9.28
国博线(6号线支线)礼嘉站-悦来站12.65、6B2013.5.15
重庆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北段)园博中站 - 大龙山站179、6As2017.12.28
重庆轨道交通10号线(一期)王家庄站 - 鲤鱼池站3418、6As2017.12.28
总计264.3154

社会

文化事业

重庆是长江上游地区的“会展之都”,拥有“渝洽会”、“云计算博览会”、“渝交会”、“汽车工业展”、“西部农交会”、“立嘉机械展”、“老年产业博览会”、“休闲立业博览会”、“四季购物”等一大批展会;重庆先后荣“中国城”、“中国十大影响力会展城市”、“中国最佳会展的地城市”等称号。2017年重庆市又荣获“2016-2017年度中国十佳会展城”大奖。

2022年,全市共有博物馆130个,文化馆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9个。广播综覆盖率99.55%,电视综覆盖率99.66%。全年生产电视剧3部、电影18部、电视动画279分钟。出版各类报纸16187万份,各类期刊3420万册,图书16178万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级综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

重庆博物馆地图

词条:重庆市博物馆

重庆部分博物馆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抗战遗址博物馆重庆革命历史博物馆
重庆自然博物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城古战场遗址博物馆
重庆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重庆巴渝民俗博物馆
三峡移民纪念馆中国民间医药博物馆重庆锅博物馆
刘伯承同志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县白帝城博物馆
重庆建川博物馆
重庆部分场馆
重庆大剧院国泰艺术中重庆图书馆
重庆美术馆重庆科技馆重庆国博中

教育事业

综述

1929年《重庆大学筹备会成立宣言》民国二十八年(1937年)以前,重庆以中等教育为,普通中20所,师范及职业校9所,加上原巴县(巴南区大部)的普通中、师范及职业校8所,总共37所。高等院校,重庆只有国立重庆和省立教育院(即今西南大的前身)两所。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以高等教育为,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为的格局。高等教育面,先后迁到重庆的大专院校有:中央大、中央政治校(后改为中央政治大)、复旦大、交通大、陆军大、兵工校、国立社会教育院、国立音乐院、国立江苏医院、国立艺术专科校、国立上海院、国立医药专科校、国立中央工业专科校等。

2022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校70所,成人高校3所,军队院校2所,中等职业校128所(不含技工校),普通中1120所,普通小2637所,幼儿园5667所,特殊教育校39所。高等教育毛入率62.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率98.99%,初中入率99.91%,小率99.99%,前教育毛入园率92.3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3.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5.79%。

中等教育

重庆市重点中一览表(部分)
重庆一中重庆重庆八中
重庆巴蜀中西大附中重庆外国语
重庆市育才中重庆清华中重庆十一中
重庆复旦中重庆重庆十八中
重庆市第七中重庆实验中万州二中
涪陵五中江津中永川中

高等教育

管部门层次备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本科副军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副军级
重庆教育部世界一流大建设高校
西南大世界一流科建设高校
重庆邮电大重庆
重庆交通大
重庆医科大
重庆师范大
四川外国语大
西南政法大
重庆理工大
重庆工商大
重庆文理
重庆三峡
长江师范
四川美术
重庆科技
重庆警察
重庆第二师范
重庆城市科技重庆市教委民办
四川外国语大重庆翻译民办
重庆师范大涉外商贸民办
重庆工商大融智民办
重庆工商大派斯民办
重庆邮电大移通民办
重庆工程民办
重庆人文科技民办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重庆专科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国家干高职院校
重庆工商职业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
重庆航天职业技术重庆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
重庆三峡职业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
重庆城市职业
重庆职业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
重庆商务职业
重庆化工职业
重庆旅游职业
重庆安全技术职业
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重庆市教委民办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民办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民办
重庆传媒职业民办
重庆房地产职业民办
重庆应用技术职业民办
重庆科创职业民办
重庆电讯职业民办
重庆能源职业民办
重庆交通职业民办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民办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民办
重庆轻工职业民办
重庆电信职业民办
重庆贸职业民办
重庆科技职业民办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民办
重庆护理职业民办
重庆电力职工大重庆成人高等
重庆冶金成人
重庆职工会计专科
重庆市广播电视大
参考资料:

科技发展

民国十九年(1930年)9月,中国西部科院在北碚创立,该院由卢作孚发起,下设生物、理化、地质、农业四个研究所和博物馆,图书馆、兼善校等单位,从事科研究及人才培养。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四川工业试验所在重庆成立,四川农事试验场在重庆磁器成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中国化重庆分会成立。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国水利工程会、中国护士会由南京迁重庆

美丽重庆

至2022年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220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10个。市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364个,其中,国家级中10个。新型研发机构179个,其中,高端研发机构82个。有效期高新技术企业6348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同6919项,成交金630.4亿元。

2022年,全年专利授权6.65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2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5.19万件。

2022年,全市共有有效注册商标78.21万件,比上年增长12.7%。驰商标162件,地理标志309件。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产品检验检测机构78家,其中,国家质检中18个。现有认机构12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4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46.6万台(件)。全年修订、制定地标准(不含工程建设、食品安全)211项。

医疗卫生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2243个,其中,医院85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站)638个,乡镇卫生院810个,村卫生室9629个。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25.08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8.61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62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5.2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9.46万人,注册护士11.73万人。

2022年4月7日第73个世界卫生日,重庆三甲医院数量增至42家。

城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大坪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一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口腔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第三医院

重庆附属肿医院

重庆中医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

中国科院大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原重庆三院与中山医院并)

重庆市急救医疗中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

中国科院大重庆仁济医院(重庆市第五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医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警重庆总队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巴南医院

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校附属第一医院

渝北区人民医院

——

区县

重庆医科大附属永川医院

重庆附属三峡医院

重庆附属涪陵医院

重庆附属黔江医院(重庆市黔江中医院)

重庆附属江津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州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涪陵区中医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

重庆医科大附属永川中医院(重庆市永川区中医院)

重庆医科大附属璧山医院(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垫江县中医

云阳县人民医院

川区人民医院

——

——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31.76万人,比上年增长5.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40.32万人,比上年增长0.03%。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08.4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398.1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综参保率99.7%。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47.87万人,增长2.1%,享受生育保险待遇44.69万人次。工伤保险参保人数752.82万人,下降1.7%。失业保险参保人数614.24万人,增长2.7%。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21.80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5.80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7.80万人,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9.74万人。全年资助141.76万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

2022年,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717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1元/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932元/月,其中,集中供养孤儿补助标准1582元/月,社会居孤儿补助标准1382元/月。

体育事业

2022年,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14.5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 7291.37万平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7平米,重庆市获全国最高水平比赛奖牌33枚,其中,金牌6枚。

人民生活

从2023年6月1日起,重庆市的婚姻登记服务实现了跨省通办,居民不再需要返回原籍,可以在当地办理相手续。

在2022年的济数据面,重庆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5666元,相比上年增长了5.5%。具体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5509元,增长了4.6%,而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313元,增长了6.7%。据收入水平将全体居民分为五等份,各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如下:

  • 低收入组:11533元

  • 中间偏下收入组:21105元

  • 中间收入组:31386元

  • 中间偏上收入组:45231元

  • 高收入组:80209元

在消费面,2022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5371元,比上年增长了3.1%。分常住地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30574元,增长了2.4%,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为16727元,增长了3.9%。重庆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9%,较上年上升了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3.0%,农村居民的为36.5%。

资源环境

2022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能源消费量比上年增长2.4%,其中,六大高耗能业综能源消费量增长2.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0.8%。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7%。

2022年,全年水资源总量373.46亿立米。年平均降雨量945.2毫米。全年总用水量68.83亿立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17.4平公里。

2022年,全市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点次达标率为97.1%,其中,昼间点次达标率为98.8%,夜间点次达标率为95.4%。全市昼间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52.5分贝,声环境质量总体评价为“较好”;全市昼间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平均值为64.8分贝,声环境质量总体评价为“好”。

安全生产

2022年,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632人(含道路运输事故次责及以下),比上年下降27.9%;较大生产安全事故10起,比上年上升25.0%;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21人,比上年下降32.3%。

其他事业

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加值分比上年增长136.3%、7.5%、12.3%和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为31.1%和19.0%。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6.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9.8%。全市限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比上年增长31.1%。全年新增市场体53.23万户,年末市场体总数341.61万户。

2022年,滚动实施167个“一区两群”区县协同项城都市区产业能级持续提升,“两群”清洁能源、绿色制造、生态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全年城都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352.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52.87亿元,增长4.1%;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8.68亿元,增长3.2%。成渝地区双城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深入实施,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实施,双核联动联建工作机制实质运,双城“1+5”作协议加快落地。全年成渝地区双城济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587.99亿元,增长3.0%。

2022年,全年重庆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输14.8万标箱、货值251亿元,同比分增长32%、34%,占通道沿线地区总运输量的28%;新辟运线路78条,通道网覆盖119个国家和地区的393个港。中欧班列(成渝)超5000列,占全国总量近30%,运输线路覆盖欧亚近50个国家超100个点城市。沪渝直达快线1196艘次、运输集装箱32.4万标箱,同比分增长0.3%、17.4%,江海联运可通达环太平洋、大西洋200余个国家和地区600余个港。拓展国际航空通道,至年底,累计通国际(地区)航线109条,覆盖全球36个国家80个城市。

2022年,全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7%。全市环境空质量满足优良天数332天。环境空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米。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Ⅰ—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6.4%,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库区一级支流水质呈富养的断面比例为26.4%。全市自然保护区58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完成造林面积33.33万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55.0%。

旅游

词条重庆

综述

重庆拥有山、水、林、泉、瀑、峡、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点300余处,其中有世界文化遗产1个(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2个(重庆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重庆金佛山喀斯特),国家重点胜区6个,国家森林公园24个,国家地质公园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个。

重庆名胜古迹图2022年,全市旅游及相产业实现增加值1063.26亿元,较上年下降1.2%,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7%。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72个,其中,5A级景区11个,4A级景区140个。

景点介绍

重庆市部分
要景点
人民解放纪念碑朝天门重庆人民大礼堂及人民广场(4A)洪崖洞民俗貌区(4A)
大足石刻景区(5A)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5A)武隆喀斯特旅游区(5A)阳桃花源(5A)
万盛黑山谷(5A)南川金佛山(5A)江津四面山(5A)云阳龙缸景区(5A)
丰都山风景区(4A)白帝城-瞿塘峡景区(4A)忠县石宝寨(4A)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4A)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A)温泉景区(4A)野生动物世界(4A)歌乐山烈士陵园(4A)
南山植物园(4A)革命纪念馆(4A)丰都雪洞(4A)荣昌万灵古镇(4A)
黔江小南海(4A)重庆市规划展览馆(4A)重庆湖广会馆(4A)统景温泉景区(4A)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4A)海兰云天温泉度假区(4A)金源特科幻公园(4A)重庆动物园(4A)
贝迪温泉(4A)温泉(4A)重庆科技馆(4A)观音桥商圈都市旅游区(4A)
旅游区(4A)加勒比海水世界(4A)石柱大堡景区(4A)上邦温泉旅游区(4A)
万州大瀑布群(4A)长寿湖旅游区(4A)巫溪红池坝(4A)綦江古剑山风景区(4A)
永川山竹海(4A)白鹤梁水下博物馆(4A)重庆中国民党派历史陈列馆(4A)彭水阿依河(4A)
川钓城古战场(4A)山坪森林公园(4A)北碚金刀峡(4A)云阳三峡梯城(4A)
重庆园博园(4A)璧山观音塘湿地公园(4A)天坑地缝(4A)巫山女景区(4A)
潼南大佛寺(4A)铜梁安居古城(4A)涪陵武陵山大裂谷(4A)州汉丰湖(4A)
人纪念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4A)县刘伯承同志纪念馆(4A)赵世炎故居潼南杨闇公故里景区(4A)
杨沧白故居杨尚昆故居云阳张庙(4A)秦良陵园
甘宁将军墓愚王祠红三军司令部旧址
刘仁故居刘子如故居陈独秀旧居(4A)黄山蒋介石官邸
何其芳故居重庆桂园祥故居云岫楼
历史镇、特色镇
磁器古镇(4A)酉阳龚滩古镇(4A)酉阳龙潭古镇(4A)黔江濯水古镇(4A)

重庆

国家地质公园

武隆溶国家地质公园(武隆),公园有四大地质奇观堪称世罕见:芙蓉洞溶洞群;武隆天生三硚群;武隆中石院天坑;武隆天星竖井群。

长江三峡国家地质公园,重庆部分面积约12500平公里,涵盖瞿塘峡、巫峡、天坑地缝、“巫山人”遗迹及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等景点。

黔江小南海国家地质公园(黔江),小南海、八面山和仰头山三个园区。

云阳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云阳),要景点有龙缸、龙洞、老寨子、映月洞、石笋河、老鸦峡、黄陵峡、龙窟峡、山峡、藏龙峡、蔈草古长城、岐阳古道遗址、盖下坝湖泊等。

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綦江)

马桑木化石园区、老瀛山恐龙足迹—霞地貌园区、古剑山丹霞地貌园区。

万盛国家地质公园(万盛区)

包括龙鳞石海景区、奥陶纪景区、黑山谷景区三个核地质遗迹保护景区。

酉阳国家地质公园(酉阳)

著名人物

词条:重庆历史人典

古代到近代

东周秦(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01年)巴蔓子巴寡妇清-------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扶嘉谯君黄-------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甘宁张修-----
蜀汉(公元221年—公元263年)董和董允杨汰------
晋南北朝(公元264年—公元580年)范长生文立徐世谱徐世休-----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59年)张武李阳陈抟李远幸夤逊---
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行蒲国宝赵智凤道隆桓渊度正谯定阳枋赵昴发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刘春张佳胤陈志江渊喻茂坚陈新甲刘岌
夏邦谟聂贤王应熊李养德高倬喻思恂程源秦良刘时俊
邹智胡子昭
清朝(公元1636年—公元1912年)周煌张鹏翮周兴岱韩鼎晋王汝璧李宗羲王恕向荣鲍超
徐邦道胡超李如碧李芳述周天受周天培龚晴皋
竹禅李世棻程德全荣庆李稷勋----

(词条限2万其它朝代人物省略)

近现代及当代

军政界杨尚昆杨庶堪杨沧白张培爵邹容杨闇公赵世炎朱之洪胡子昂
刘伯承聂荣臻杨白陈崇功童宪章董鸿诗董鸿词李湛阳卞小吾
温少鹤石青阳邓懋修胡景伊郭汝栋郭汝瑰赵君陶李伯钊朱芾煌
江庸赵尚萧湘李肇李公度杨柏舟李稷勋潘大道
文教界龚秉枢龚秉权周文钦向楚文伯鲁际郇陶闿士汪云松陈光绩
朱必谦任鸿隽温少鹤赖以庄曾吉芝向宗鲁沈懋德江庸钟云舫
注:姓标有*为晚清进士、翰林。
当代作家、诗人王利器吴芳吉刘孟伉杨明照何其芳马识途沈起予何洛沙鸥
三毛李华巴波钟惦棐刘盛亚张西洛汪文邓均吾
工商界民国时期实业家卢作孚苏汰馀李龢阳傅友周胡子昂温友松温少鹤陈汉卿文化成
赵资生汪云松刘子如苏先勤杨粲三古耕虞饶国模陈铭德汪代玺
晚清巨商李耀杨文光刘继陶汤子敬许建安----
科技界(含两院院士)任鸿隽吕子赵宗燠汪家鼎杨肇燫陈祖贵张焕乔许志琴杨祖佑
饶钦止夏培肃陈祖煜曾恒一戴乾圜陈文贵吴崇筠张仁和程绍迥
陈荣悌文培李先闻李朝义涂铭旌孙才新黄万波
医药卫生界-中医唐阳春吴棹仙文仲宣熊廖笙冉雪峰李巽芳孔健民周湘船
凌一揆黄星垣方药陈治恒郑惠伯周济民大经雷正荣罗本清
医药卫生界-西医周泽昭杨光华曹钟梁冉瑞图曾紫霞邱蔚六詹承烈沈其震
李朝义孔祥复樊代明黄跃生邓明昱蒋建新---
革命烈士张培爵饶国梁任鸿年邹容杨闇公赵世炎漆南薰童庸生周贡植
游曦江竹筠彭咏梧淡春谷邹杰汤慕禹向希平程攸生邱少云
抗战时期,川军参战人数之多、牺牲之惨烈居全国之首。应征赴前线奋战的350万渝川籍将士(其中重庆籍官兵达96万),有64万多人伤亡。李宗仁的回忆录中曾感慨:“川军将士以寡敌众,只有战死的忠烈没有投降的懦夫”
艺术界书画龚有融饶其寅陈子庄朱宣咸苏葆桢王琦晏济元冯建吴罗中立
释破山释竹禅柯璜正昌沈福文李少言刘艺斯李有毓山
音乐施光南刘雪庵刘淑芳冯光钰但昭义李云迪陈琳黄绮珊曹承筠
金砂盛中国周亨芳傅蓓蒂张迈乔维怡--
.戏剧张德成廖静秋沈福存赵铭彝唐彬如马文锦徐棻吴晓雷冉樵子
体育界李雪芮屈银华施廷懋古力邓若曾丰芸张亚雯吕远洋田亮
影视界卢奇罗京蒋勤勤孟非黄健翔陈坤刘晓庆曾湉
汪嘉杉王俊凯王源俞平杨乐乐穆婷婷--

荣誉

2017年,重庆市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包括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世界特色魅力城市,并在2017年中国百强城市排榜中排第9位。

2018年,重庆市的城市发展和竞争力得到进一步认可,位列中国城市综发展指标第6位、城市综实力第7位、城市产业竞争力第7位。同年,重庆在多个领域获得认可,包括畅游中国100城、城市文旅新力排榜第3、中国康养城市排榜第9位、全球旅游增长最快十大城市榜首、中国城市品牌10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管理创新范例、福布斯中国最新适新生活宜居城市榜第4、中国陆最佳商业城市榜第4、中国城市商环境综前十位城市榜第5、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榜第8,并被列入多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类

2019年,重庆市继续保持其城市竞争力,入选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全球城市济竞争力第81位、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中国城市创意指数第8、康养城市排榜50强、中国十大夜济影响力城市榜首、全球城市500强排第106位,并入选WFBA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和WFBA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50强榜单。

2020年,重庆市被认定为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第二批装配式建筑范例城市、中国旅游城市排榜第2、中国宜居宜业城市,并获得无偿献先进省(市)奖。

2021年,重庆市获得多项殊荣,包括十佳数阅读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2020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全国首批工业设计特色类示范城市、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2021数化转型百强城市单第7位、首批国际消费中城市培育建设单、2021最具投资吸力城市、十四五期间首批全国足球发展重点城市、中国城市海外短视频平台影响力十大榜单、中国百强城市排榜第11位、城市商业魅力排榜新一线城市第三

2022年,重庆市继续获得多项荣誉,包括2022中国活力城市百强榜第六、数人民币试点地区、《2022福布斯中国·消费活力城市》榜单第三、废旧物资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2022年国家综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首批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点商业基础全国排第三、城市商业魅力排榜新一线城市第二、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超大城市。

2023年,重庆市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6月入选2023亚太三大旅游庆城市,10月入选全球设计之都,10月31日入选2023年全球创意城市网设计之都,11月13日入选第一批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区试点城市,并在11月21日获得2023亚太三大旅游庆城市奖。此外,2023年5月,重庆在城市商业魅力排榜中再次获评为新一线城市第二

对外交流

驻渝领事机构

1876年9月13日,英国以“滇案”为借,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其中规定英国可向重庆派驻领事。

1890年,英国在渝设立第一个总领事馆。

1896年,法国日本、美国也分在渝设立总领事馆。

1902年,沙俄在渝建立俄罗斯公馆。

1904年,德国在渝设立领事馆。

抗战时期,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随着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美、苏、英、法、加、新、澳等30余国,先后在渝设大使馆,此外,还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渝设立外事机构。

至2017年1月,驻渝总领事馆共有10家。

外国政府驻渝总领事馆一览表
总领事馆成立日期大使英文领区
英国2000.03.01CecilleElBeleidi渝、川、滇、贵
柬埔寨2004.12.10khelDara渝、鄂、湘、陕
日本2005.01.01TakashiHoshiyama渝、川、滇、贵、陕
菲律宾2010.12.30OliviaV.Palal渝、滇、贵
2010.02.04-渝、川、贵、滇、陕、甘
埃塞俄比亚2011.12.01KebedeAbera渝、川、贵
加拿大2012.02.11PhilippeRheault渝、川、滇、贵
丹麦2012.11.27LórándDióssi渝、川、滇、贵
荷兰2013.09.20KoenSizoo渝、川、陕
意大利2013.12.30SergioMaffetton渝、川、滇、贵

友好城市

重庆曾获“国际友好城市特贡献奖”;至2017年3月,重庆与41个城市建立友好城市系。

友好城市(部分)
城市国家城市国家
图卢兹市法国沃罗涅日市俄罗斯
西雅图市美国扎波罗热州乌克兰
多伦多市加拿大马兰加省南非
广岛市日本杜塞尔多夫市德国
莱斯特市英国布里斯班市澳大利亚
设拉子市伊朗阿斯旺省埃及
仁川广域市韩国南特伦德拉格郡挪威
佩斯州清迈府泰国
科尔多瓦省曼谷泰国
安特卫普比利时新莱昂州西哥
巴伊亚州巴西苏黎世瑞士
金边市柬埔寨明斯克州俄罗斯共和国
伊斯坦布尔--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田唇乌蝇翼

下一篇 远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