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种中文名:螳螂跌打
种拉丁名:Pothos scandens Linn.
中国植物志:13(2):016
地理分布:分布于云南南部至东南部。
毒 性:叶、茎有毒[A-25]。
【异名】硬骨散。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茎、叶。
【采集】全年可采。
切碎晒干。

植物形态
石柑子常绿附生 藤本,节上生气根。茎多分枝,有节。叶矩圆形或披针形,呈二节状复叶。花两性,为一球状或圆柱状的肉穗花序,绿色。浆果红色,有 种子1~3颗。
产地生境
药理作用
【螳螂跌打的功效介绍】:
螳螂跌打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性味】苦辛,温。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叶、茎有毒。
【功用主治-螳螂跌打的功效】舒筋活络,接骨续筋,散瘀消肿,祛 风湿。
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骨痛,腰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泡酒,0.5~1两。
外用:捣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