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脂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煅)、甘草,各五两;缩砂仁二十两,肉豆蔻(面裹.煨熟)四十两。
炮制:上为末。
功能主治:治肠胃虚弱,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中雷鸣,及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肠滑腹痛,遍数频多,胁肋虚满,胸膈痞闷,肢体困倦,饮食减少。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赤石脂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30克 艾叶23克(微炒)干姜23克(炮裂,锉)慎火草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鹿茸30克(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龙骨30克 阿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药捣细罗为散。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三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赤石脂散
《卫生总微》卷十二:赤石脂散
《圣惠》卷七十四: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白术1两,艾叶1两(炒令微黄),龙骨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诃梨勒1两(煨,用皮),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医方大成》卷八:赤石脂散
《魏氏家藏方》卷七:赤石脂散
《局方》卷六: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5两(煅),甘草(爁)5两,缩砂仁20两,肉豆蔻(面裹煨熟)40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肠胃虚弱,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中雷鸣,及冷热不调,下痢赤白,肠滑腹痛,遍数频多,胁肋虚满,胸膈痞闷,肢体困倦,饮食减少。
摘录:《局方》卷六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赤石脂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研),龙骨1两(研),地榆1两,黄连(去须)1两,厚朴3分(去粗皮,生姜汁涂炙2遍),人参3分,当归半两(锉,焙),干姜(炮裂)半两。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用米饮调下,日2次。如要丸,炼蜜为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乳汁送下,空心、午后备1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圣济总录》卷一五二:赤石脂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五:赤石脂散
《圣惠》卷九十二:赤石脂散
《圣济总录》卷七十七: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3分,干姜(炮)3分,龙骨3分,黄连(去须)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无食子2枚(炒令烟出),白茯苓(去黑皮)3分,当归(切,焙)3分。
制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空心米饮调下,日晚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圣惠》卷五十九: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龙骨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地榆1两,当归1两(锉,微炒),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诃梨勒1两(煨,用皮),干姜1两(炮裂,锉),黄连1两(去须,微炒)。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以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五十九: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当归半两(锉,微炒),蓬莪荗半两,龙骨1两,肉豆蔻半两(去壳),白石脂1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白芍药半两,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
《圣惠》卷十三:赤石脂散
《圣惠》卷六十五:赤石脂散
《济阳纲目》卷八十六:赤石脂散
《圣惠》卷七十六: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地龙1分(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钟乳粉1两,芦根半两(锉),艾叶2两(微炒),芎1两,桑寄生半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微黄),熟干地黄1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8-9月,胎动,时有所下,腹内刺痛,头面壮热,口干,手足逆冷,急气上冲,妨闷。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圣惠》卷七十三:赤石脂散
处方:赤石脂1两,艾叶3分(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慎火草1两,当归1两(锉,微炒),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龙骨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千金翼》卷十九:赤石脂散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补五脏,令肥健。主胃气羸,不能消于食饮,食饮入胃,皆变成冷水,反吐不停者。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稍稍渐加至三匕,酒、饮并可下之,日3次。服尽3斤,则终身不吐水,又不下利。
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圣惠》卷七十九:赤石脂散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