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金草
别名
入药部位
全草。
性味
味苦、微辛,性凉。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1、治中暑腹痛:三点金草、积雪草、地锦草、地胆草各30g。水煎服。
2、治吐泻:三点金草、大麦(炒黑)各30g,生姜4片。水煎服。
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无滞者少用。
采集加工
夏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形态特征
草本,平卧,长10-45cm。茎纤细,多分枝,被开展的柔毛。三出复叶,倒心形或倒卵形,长和宽均约3-10mm,先端截形或微缺,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疏生平贴的柔毛。花1朵或2-3朵簇生于叶腋,长3-5mm;花萼长约2-3mm,密被白色长柔毛,萼齿披针形,较萼管长;花冠紫红色。荚果扁平,呈镰状弯曲,长5-12mm,宽约2.5mm,具钩状短柔毛,腹缝线直,背缝线种子间缢缩,有3-5荚节;荚节近方形,有匡纹,种子长方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药材性状
多缠绕成团。茎纤细,多分枝,长10-45cm,被伸长的柔毛。三出复叶,多皱缩,展平后,小叶片倒心形,长宽3-10mm,顶端小叶较大,先端截形或微凹,基部楔形,全缘。有时可见荚果,呈镰状弯曲,长5-11cm,宽约2.5mm,腹缝线直,背缝线在种子处有缢缩,有4-5节,具网状纹理,可见柔毛。气微香。
相关论述
2、《广西本草选编》:“清热利湿,调经止痛。治感冒发热,痢疾,肠炎,黄疸,乳腺炎,月经不调,附件炎,痛经。”
附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