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丝瓜子

丝瓜子,中药。为葫芦植物丝瓜Luffa cylindrica (L.)Roem.和粤丝瓜Luffa �acutangula (L.)Roxb.的种子。遍及全国。具有清热,利水,通便,驱虫之功效。常用于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漏,便秘,蛔虫病。种子。味苦,性。清热,利水,通便,驱虫。用于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漏,便秘,蛔虫病。1、治痛不止:丝瓜子焦,擂服,以渣之......
目录

入药部位

种子

性味

味苦,性

功效

清热,利水,通便,驱虫

主治

用于水肿石淋肺热咳嗽肠风漏,便秘,蛔虫病。

相关配伍

1、治痛不止:丝瓜子焦,擂服,以渣之。(《妇人补遗》)

2、治双单蛾丝瓜子一两二钱,皂角一两(切碎)。二味放新瓦上,文干,为极细末,加冰片少许,收贮瓷瓶封固。每遇蛾,用少许吹中,打喷嚏二三次,即消。在左吹右,在右吹左,双蛾左右并吹。(《奇验明辨》捷妙

用法用量

服:汤,6-9g;或焦研末。外用:适量,研末调

禁忌

脾虚者及孕妇慎用。

采集加工

秋季果实老熟后,在采制丝瓜络时,收集种子,晒干。

形态特征

1、丝瓜一年生攀援草本。粗糙,有棱沟,有微柔毛。须粗壮,通常2-4互生;叶柄粗糙,长10-12cm,近无毛;叶片三角或近,长宽均为10-12cm,通常掌状5-7裂,裂三角,中间较长,长8-12cm,洗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深心形,上面深绿色,有点,下面浅绿色,有短柔毛,掌状,具白色长柔毛。单性,雌雄同株雄花通常10-20朵生于总状花序端,花序梗粗壮,长12-14cm,花梗长2cm;花萼筒钟,被短柔毛;花冠黄色,幅状,后直径5-9cm,裂5,长,长0.8-1.3cm,宽0.4-0.7cm,里面被黄白色长柔毛,外面具3-5条突起的雄蕊5,稀3,丝6-8mm,放时稍靠,最后完全分离;雌花单生,花梗长2-10cm;花被雄花同,退化雄蕊3,子房长柱状,有柔毛,柱头3,膨大。果实柱状,直或稍弯,长15-30cm,直径5-8cm,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成熟时肉质,成熟后干,里面有网状纤维,由先端盖裂。种子多数,黑色卵形,扁,平滑,边缘狭翼状。、果期夏秋季。

2、粤丝瓜:其态基本与丝瓜相同,但其有明显的棱角,卷须下部也具棱;雄花雄蕊为3,1枚1室,2枚2室;子房有棱角,棍棒而无毛茸,果实外面具有8-10条纵向的棱;种子无狭翼边缘,但基部2浅裂。

生长环境

1、丝瓜:我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

2、粤丝瓜:我国广东、广西有栽培,北部少见。

药材性状

1、丝瓜子种子卵形,扁压,长8-20mm,径5-11mm,厚约2mm,种皮黑色,边缘有狭翅,翅的一端有种脊,上有叉状突起。种皮硬,剥后可见膜状灰绿色的肉种皮包于子叶之外。子叶2,黄白色微,味微香。

2、奥粤丝瓜子:与丝瓜子要不同点:种子表面有网纹及雕纹,边缘无狭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丝瓜根

下一篇 丝瓜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