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升麻

升麻,中药龙眼、周麻、窟窿,为毛茛科、升麻植物大三升麻兴安升麻升麻多年生草本,高1~2m。为不规则块状,多分枝,呈结状,有洞状痕,表面黑褐色,须根多而细。直立,有疏柔毛。互生,基生和下部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片卵形披针,边缘有粗锯齿绿色灰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小,黄白色,排成花序长达112.5px,生于萼片5,边......
目录

药用部位

性味

辛、甘,微

归经

大肠

功效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陷。

主治

疫疠,头痛热,痛,疮,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久泻久痢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疮毒

用法用量

服:汤,用于升阳,3-6g,宜蜜;用于清热解毒,可用至15g,宜生用;或入。外用:适量,研末调含漱或淋洗。

使用注意

胃虚者慎用。

炮制方法

1.拣去杂质,略洗净,捞出,润透,切,晒干。

2.蜜制:取炼蜜用适量水稀释后,加入升麻,拌匀,闷透,置锅,用文加热,至不粘手时,取出放凉,每100kg升麻,用炼蜜25kg。

3.制炭:取升麻置锅,用武加热,至表面焦黑色部棕褐色,喷淋清水少许,灭尽星,取出晒干。

4.制:取升麻,用文至微焦或焦黄。

5.麸制:先将锅烧热,加入麦麸与升麻至微黄色,筛去麦麸,每升麻10kg,用麦麸1.5kg。

生理特性

升麻粗壮,坚实,表面黑色,有许多内陷洞状老残迹。高1-2米,基部粗达1.4厘米,微具槽,分枝,被短柔毛。为二至三回三出状羽状复叶下部叶片三角,宽达30厘米;生小具长柄,菱形,长7-10厘米,宽4-7厘米,常浅裂,边缘有锯齿,侧生小具短柄或无柄,斜卵形,比生小略小,表面无毛,面沿疏被白色柔毛;叶柄长达15厘米。7-9月,8-10月结果。生海拔1700-2300米间的山地林缘、林中或路旁草丛中。升麻喜温暖湿候。耐,当年幼苗在-25℃低温下能安全越冬。幼苗期怕强光直射,结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涝,忌土壤干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质土,在碱性或重粘土中栽培生长不良。

产地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肃、陕西河南西部和山西。在蒙古和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相关论述

1.《农本草》:“解百毒,辟温疾、障(一作瘴邪气)。”

2.《录》:“中恶腹痛,时毒疠,头痛热,肿诸毒,痛,疮。”

3.《药性论》:“治小儿惊痫,时热疾。能治齿肿疼,浮烂恶臭,热毒。除毒热壅不通,疮,烦闷。疗肿,豌豆疮;水绵沾拭疮上。”

4.《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风肿毒,。”

5.《汤液本草》:“《治秘诀》,肺痿咳唾脓,能发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儿痘疹,解疮毒咽喉(肿);喘咳音哑,肺热,止齿痛。”

7.《本草纲》:“消斑疹瘀血,治阳陷眩运,胸胁虚痛,久泄下痢后重,遗浊,带下,崩中,血淋,下,阴痿足。”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升麻草

下一篇 升药底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