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叶细辛
物种信息
Chloranthus japonicus Sieb. 银线草
异名:Chloranthus mandshuricus Rupr.
别名: 灯笼花, 分叶芹,假细辛,白毛七,查干-曹布得力格-查黑日麻, 大叶细辛, 灯龙花,灯笼菜花, 独摇草, 拐拐细辛, 四叶七, 四叶细辛, 苏叶蒿, 天王七, 万根丹,杨梅菜, 杨梅草, 雨伞菜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20-49厘米;根状茎多节,横走,分枝,生多数细长须根,有香气;茎直立,单生或数个丛生,不分枝,下部节上对生2片鳞状叶。叶对生,通常4片生于茎顶,成假轮生,纸质,宽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14厘米,宽5-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有齿牙状锐锯齿,齿尖有一腺体,近基部或1/4以下全缘,腹面有光泽,两面无毛,侧脉6-8对,网脉明显;叶柄长8-18毫米;鳞状叶膜质,三角形或宽卵形,长4-5毫米。穗状花序单一,顶生,连总花梗长3-5厘米;苞片三角形或近半圆形;花白色;雄蕊3枚,药隔基部连合,着生于子房上部外侧;中央药隔无花药,两侧药隔各有1个1室的花药;药隔延伸成线形,长约5毫米,水平伸展或向上弯,药室在药隔的基部;子房卵形,无花柱,柱头截平。核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长2.5-3毫米,具长1-1.5毫米的柄,绿色。花期4-5月,果期5-7月。
产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生于山坡或山谷杂木林下荫湿处或沟边草丛中,海拔500-2300米。朝鲜和日本也有。
生境与分布
中医价值
【药用部位】银线草的全草。本植物的根茎(银线草根)亦供药用。本植物的根茎(银线草根)亦供药用。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①《安徽药材》:“有剧毒。”②《广西中药志》:“味辛苦,性温。”入肺、心、肝三经
【功效主治】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瘙痒,跌打损伤,痈肿疮疖。【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钱:或浸酒。外用:捣敷。
【用药忌宜】孕妇忌服。①《浙江民间草药》:“多服会引起呕吐。又服药期间忌食糖及玉蜀黍。”②江西《中草药学》:“大量服用会导致肝脏出血。孕妇绝对禁用。”
【药材鉴定】①《唐本草》:“(鬼督邮)苗惟一茎,叶生茎端若伞,根如牛膝而细黑,所在有之。有必丛生。今人以徐长卿代之,非也。”②《蜀本草》:“徐长卿、亦箭之类,亦一名为鬼督邮,但主治不同,宜审用也。又《图经》云,茎似细箭蓒,高二尺已下,叶生茎端,状伞盖,根横而不生须,花生叶心,黄白色。二月、八月采根,所在皆有。”
【古籍考证】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跌打,无名肿毒。②《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清热解毒。③《中国药植图鉴》:治妇女经水不通。④江西《中草药学》:杀虫,祛风寒,行血破瘀,止咳化痰。
全株供药用,能祛湿散寒、活血止痛、散瘀解毒。主治风寒咳嗽、风湿痛、闭经;外用治跌打损伤160,血肿痛、毒蛇咬伤等。有毒。根状茎还可提取芳香油,又为除四害药,5%的水浸液可杀灭孑孓。
民族用药
【阿昌药】四块瓦:治风寒咳嗽,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德宏药录》。
【德昂药】拉坡布拉: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景颇药】Ngunzhang mvan:功用同阿昌族《德宏药录》。
【畲药】四叶金,四对金,四叶剪,四叶对:全草用于经水不通,无名肿毒,疥疮瘙痒,痈疽发背,跌打损伤,毒蛇咬伤,肺痈脓痰,咳嗽《畲医药》。
【白药】腮西腰:根用于风寒咳嗽,风湿骨痛,闭经或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毒蛇咬伤[78]。
来源:《中国民族药志要》,贾敏如、李星炜,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5
【相关选方】①治跌打外伤:鲜银线草叶一握,洗净,加红酒捣烂,搓擦或敷伤处。(《福建民间草药》)②治蛇咬伤:鲜银线草叶三至五片,加些雄黄捣烂,贴在伤处。(《福建民间草药》)③治痈肿疮疖:银线草二钱,煎服。(江西《中草药学》)④治乳结:四叶金、芦根。上二味,加红糖捣敷患处。(福州台江区《验方汇集》)⑤治皮肤瘙痒症:银线草煎水洗。(江西《中草药学》)
【参考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植物名实图考》,《中国药植图鉴》,《中草药学》
【功效分类】解表药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