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佩兰

山佩兰单叶俩兰 多年生草本,高1-2m;性状鉴 ,长40-80cm;、果期6-11月;生于丘陵地带的山坡向阳草丛中及沟边。广布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外。单叶俩兰 多年生草本,高1-2m。地下匍匐,木质化;细长,多弯直立,常丛生,基部木质化,上部绿色,有紫色斑点,被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状或被针,长7-16cm,宽3-8cm,基部渐狭,边缘有......
目录

形态特征

单叶俩兰 多年生草本,高1-2m。地下匍匐,木质化;细长,多弯直立,常丛生,基部木质化,上部绿色,有紫色斑点,被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1-2cm;叶片、卵状或被针,长7-16cm,宽3-8cm,基部渐狭,边缘有锯齿,上面深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被疏毛,上较多,有腺点。头状花序多数,在端或分枝端排列成伞房状,花序基部有1小苞总苞钟状;总苞约9枚,先端钝,覆瓦状排列;头状花序含5朵白色两性管状,先端5裂。瘦果具5棱,有毛或有腺点;冠毛白色羽毛状。、果期6-11月。

生长环境

山佩兰生长于丘陵地带的山坡向阳草丛中及沟边。

分布范围

山佩兰广布于全国各地,除新疆西藏外。

主要价值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单叶佩兰的全草。

抗癌作用

生物总碱体外试验中,对宫颈鳞癌(Hela)细胞的IC50平均为103.4±9.8μg/ml。体试验中,腔注射总生物碱50mg/(kg/ 天),连续7天,可使腹水肉瘤S180小的生存期限显着延长。相同量皮下注射时,抗肿作用较差。总生物碱与环磷酸胺用时,两种给药途径均呈现出协同作用。小S180实体对生物总碱较不敏感。

抗菌作用

40%稀释法,对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八叠球菌、金黄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毒性

其鲜和汁喂饲兔,能起慢性中毒,要损害组织,并糖尿病;的醇浸物0.3g,给予兔可起全身麻醉,呼吸抑制,体温下降,糖增高。

性味

味辛;苦;性平

功能

发表;化湿和中;理气;解毒。百般伤暑湿发热头痛;胞闷腹胀消化不良肠炎;感咳嗽咽喉炎;扁体炎;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肿;蛇咬伤

用法用量

服:汤,9-15g;或研末,每次6-9g,每日2次。外用:适量,捣

本品挺直而坚,紫色斑点,有如秤杆,故秤杆草头状花序生,白稠密,故有“白头”之称。

摘录

《中华本草》

采收和储藏

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状鉴别

,长40-80cm,表面棕色暗紫红色,具纵皱纹及紫色斑点,被白色毛茸;质坚硬,折断面黄白色纤维状,中央具白色疏松的对生,多破碎,皱缩卷,完整叶片展平后常3裂,裂呈卵状长,先端渐或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质膜落。花序着生于端,管状多存在,外有膜质总苞残存,有的还带有瘦果芳香,味微涩。

以色绿、多、质嫩、香浓者为佳。

显微鉴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平直,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均有较多腺毛和非腺毛在,腺毛头部由4个细胞组成,直径36-80μm,非膜毛由3-6(-10)个细胞组成,长220-400(-520)μm,基部直径20-75μm,表面陷现状突起,有时中部细胞缢缩,下表面叶脉上非腺毛尤多。

表面观:表皮细胞长或多角腺毛多,状与腺毛相似。非腺毛由5-7(-11)个细胞组成,长200-400(-600)μm,基部直径30-70μm,外壁上有状突起。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天蓝

下一篇 山佛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