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地豆

山地豆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多在荒废的野地,以向阳地最常看到它的放,它的於秋冬都会放,绿色,木质化,根瘤菌,会产生固氮作用,子的特色是,有成对的托叶,呈披针子长在端,而子长在基部,朵为生的总状花序,为紫红色,果实荚果,有4-8,在成熟後会掉落,让子孙各自发展。灌木或小灌木,高1~3米,嫩疏被白色长柔毛。直立或稍弯,有时近平卧。三出复叶互生。夏季生或......
目录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灌木,高1~3米,嫩疏被白色长柔毛。直立或稍弯,有时近平卧。三出复叶互生。夏季生或侧生总状花序,密缀双生花冠紫红色。荚果,长1.2~2.5厘米,宽约3毫米,先端留有弯柱基,被有带钩缘毛,具4~7近荚,节间波状种子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地、水旁、灌丛或林中,海拔350-1 800米。

主要价值

来源

为豆科山蚂蝗植物假地豆Desmodium heterocarpum (L.) DC.,以全株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

苦、甘,

功能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预防腮腺炎,性乙型炎,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疖。

用法用量

0.5~2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患处。

摘录

《全国草药汇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壳骨

下一篇 粉青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