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影青

影青是中国陶瓷的艺术珍品。远在宋代,它就是景德镇瓷器的要产品,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似白而青,暗雕纹,外都可以映见,故有人叫它为影青、隐青或者叫它罩青《竹园陶说》载: “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以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过去人们对影青有不少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影青和定窑器差不多,有的说是影青仿自定窑,有的国外人士更误说影青均于越州窑,或......
目录

过去认识

影青瓷器过去人们对影青有不少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影青和定窑器差不多,有的说是影青仿自定窑,有的国外人士更误说影青均于越州窑,或汝州窑(见小山富士夫《支那青瓷史稿》)连《中国青瓷史略》的作者对影青也没有正确认识,把影青不列入青瓷一类,认为不在其叙述范围以而不去说它。

影青是青瓷

其实影青也是一种青瓷,和定器也有颇大的区;在色调上,定窑是一种乳样或白色的乳白,影青则是一种青白中带有一点深浅不一的浅湖色,在透明度上,定窑釉呈乳溺,透明性差,影青晶莹润彻,透明性强。影青是釉料中含有少量过原焰烧成而呈现的色调。古代景德镇的瓷釉配都是石灰石为要助熔石灰釉的特点是氧化钙含量在0.600分子当量以上时,即使釉用原料中的含量很少,过还原焰烧成也会产生一种浅青色调,所以影青是当时景德镇常用釉料配及一定的烧成条件下韵必然客观产物。景德镇常用的影青釉料中的分子当量波动于0.015—0.030之间。 解放后,在景德镇附近之牛屎岑、洪源、三宝莲、南市、湖田等地都发现了大量影青,而且不少系宋、元时期所制宋、元时景德镇窑已有三百座,生产量很大的,远销它处的也不少,所以影青瓷出土的范围也极广,无论现东北、华北、黄河南北及长江流域各地都有发现。因此,加深了一些人对影青原产地迷惑的原因。 影青为着色,多在雕刻纹的生坯上施釉,釉厚约及~1。5毫米,在还原气焰氛下,以约1250—1280℃温度烧成。 影青 是景德镇宋代瓷器的要产品。它的特点是瓷质极薄、釉细白而青,暗雕纹,外都可以映见,故有人叫它为影青、隐青或者叫它罩青。《竹园陶说》载:“近来出土之器甚多,有一种碗碟,质薄而色白,微似定,市肆人呼为影青,以其釉色微带青色也。据言出自江西为宋所制。”清代许之衡评论景德镇的影青瓷说:“永乐影青一种,瓷质极薄,暗雕龙表里可以映见纹,微观青色,故曰影青。决非永乐,乃嘉靖瓷,而书永乐款者。亦有雍窑,书永乐款”。 影青瓷是青白中带有一点深浅不一的浅湖色,晶莹润彻,透明性强。 景德镇附近的牛屎岭、洪源、三宝蓬、南市、湖田等地先后发现了大量影青,不少系宋、元时期所制。宋、元时景德镇窑已有三百座,生产量很大,以后历代都生产,1949年后,景德镇有些瓷厂采用色加基础釉的法制成新影青,其优良者也酷似传统影青的釉色而被广泛应用。

配方

釉果74.84%,龙泉石9.72%,白云石15.44%。工艺要求:①湿法球磨48小时,细度万孔筛余0.15%以下;②调含水率60%的釉浆用喷釉法施于雕纹样的生坯上,釉厚0.5毫米-0.65毫米;③还原气氛1260'E—1280~C烧成。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鳝鱼青

下一篇 山姜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