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棘豆

多年生草本,高7-20厘米。深而长,黄褐色至黑褐色。短缩,基部多分歧,稀为稍分歧,不分歧或近于无地上,通常生于砂丘及疏松沙地者延伸较长。生于固定沙丘、砂质草地、干的山坡、石砾地、草原。产于呼伦贝尔盟海拉尔西山,满洲里北山,新巴尔虎右旗及左旗。托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下部与叶柄基部逢生,先端锐尖,膜质,具一明显的中脉或有时为2-3,外面及边缘密被白、黄色长柔毛;长2.5-14厘......
目录

形态特征

托叶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下部与叶柄基部逢生,先端锐尖,膜质,具一明显的中脉或有时为2-3,外面及边缘密被白、黄色长柔毛;长2.5-14厘米,叶轴密被白色柔毛;小轮生或有时近于轮生,共约3-8轮,每轮有(2)3-4(6)枚小,线状披针、长披针线形,长10-20(30)毫米,宽1-2.5(3)毫米,全缘,边缘常反卷,两面密被绢状长柔毛。总花梗稍弯或直,比长或近相等,被白色柔毛,短总状花序于总花梗端密集如头状;紫色、淡紫色或稀为白色;苞披针或狭披针,渐尖,外面被长柔毛,通常比萼短而比花梗长;萼筒状,长6-8毫米,外面密被白色黑色长柔毛,有时只生有白色毛,萼齿线状披针,比萼筒短,通常上的二萼齿稍宽;旗瓣长(13)14-18(21)毫米,瓣卵形,先端通常,基部渐狭成爪,翼瓣长13-15(17)毫米,具明显的部及长的爪,龙骨瓣长10-14毫米,端具长约1.5-3毫米的,子房有毛。荚果卵状近球卵形,膜质,膨大,长10-18(20)毫米,宽9-12毫米,被黑色白色(有时混生)短柔毛,通常缝线向或很窄的假隔膜。

生境分布

生于固定沙丘、砂质草地、干的山坡、石砾地、草原。产于呼伦贝尔盟海拉尔西山,满洲里北山,新巴尔虎右旗及左旗。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棯叶

下一篇 蛋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