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棯子

山棯子桃金娘植物,是RhodOmyrtustomentosa(Ait.)Hassk. 的果实,又娘、棯子、山棯、仲尼、当泥。桃金娘夏日,灿若红霞,绚丽多彩;期特长,4月~9月,边边结果。成熟果为紫黑色浆果,可食,也可酿,是鸟类的天然食源。用于园林绿化、生态环境建设、是山坡复绿、水土保持的常绿灌木。果可食用,全株供药用,有活,收敛止泻,补虚止的功效。幼密被柔毛对生,具......
目录

形态特征

密被柔毛对生,具短柄,近革质,或倒卵形,长3~6厘米,宽1.5~3.6厘米,先端钝,基部全缘,下面密被短柔毛,基部具3条,很少5条。 聚伞花序,有1叫,总梗较叶柄长;苞片,但较小;直径约2厘米;萼管长约6毫米,裂5,,不等长;花瓣5,玫瑰红色,外面被短柔毛;雄蕊多数,分离,排成数列;子房下位,2~6室。 浆果,直径可达1.4厘米,熟时暗紫色。野生灌木,树高0.5至3米不等,与其它小型灌木混生。期为三月到六月。果实浆果,未成熟时为绿色,七月末至八月下旬成熟,成熟时则变成红色或者紫黑色。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岗坡地。生于丘陵及旷野间。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於中国华南桂、粤、闽、赣地区,分布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福建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主要价值

植物山棯根)、山棯叶)、桃金娘)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秋季采取成熟的果实,晒干。

【药材】干果实呈长,一端稍尖,径约1厘米。

表土黄色或暗绿褐色

质较硬,端有宿存萼5枚及花柱之残迹。

种子多数,黄白色,扁平。

味淡微甜,微香。

以个大、无虫蛀、干者为佳。

广东、广西、福建海南等地。

性味】甘涩,平。

①《本草求原》:甘,平。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涩。

功效

山棯子 (《生草药性备要》)

【异】豆棯干(《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桃金娘植物桃金娘果实

,止,涩肠,固

血虚吐血鼻衄便血痢疾肛,耳鸣遗精崩,带下。

①《生草药性备要》:健大肠,亦治蛇伤。

' ②《纲拾遗》:养,明

③《本草求原》:止痢、赤白带,生

④《南宁市药物志》:补收敛。

酸痛,水泻,疗妇人崩,痧麻夹

浸酒

⑤《广东中药》:治夜多小便,耳鸣遗精

黑治崩。

【用法与用量】服:汤,2~5钱(鲜者1~2两);或浸酒

外用:烧存性研末调

【宜忌】《南宁市药物志》:大便秘结者忌服。

①治孕妇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岗棯干果三至五钱。

服。

(广州部队《常用草药手册》) ②治劳伤咳桃金娘干果人尿二星期,晒干,新瓦上存性,研细末。

每次三钱,日二次,童便冲服

(《福建草药》) ③治山棯子干五钱,塘虱二条。

以清水三碗,至大半碗,服之。

(《岭南草药志》) ④治便血山棯子干半两。

水二碗,至八分服,日一次,连服数次。

(《闽南民间草药》) ⑤治痢疾山棯子一至二两。

洗净,和水适量,临服时再加入蜂蜜和服。

(《闽南民间草药》) ⑥治肛:山棯子二至三两。

猪肚肠服。

(《岭南草药志》) ⑦治崩、吐血、刀伤出山棯子晒干,黑如炭,研细末存贮候用。

每服五钱至一两,以冲服

外伤可作外用。

(《岭南草药志》) ⑧治烫伤山棯子干,存性,研细末和茶油抹患处,日一次。

(《闽南民间草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棯根

下一篇 山棯叶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