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楂

山楂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俗山里红、红果、棠棣、绿、酸楂,蔷薇山楂属,是中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其抗衰老作用位居群果之首。山楂是落乔木,高可达6米。刺长约1-2厘米,有时五刺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卵形,长5-10厘米。花序具多,径4-6厘米。果近球深红色,小核3-5个。其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即耐又耐高温......
目录

形态特征

植株

乔木树皮粗糙,暗灰色或灰褐色;刺长约1-2厘米,有时无刺;小,当年生褐色,无毛或近于无毛,疏生皮孔,老褐色;冬三角卵形,先端钝,无毛,紫色

山楂图册叶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稀卵形,长5-10厘米,宽4-7.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截形至宽楔形,通常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裂卵状披针或带,先端短渐尖,边缘有尖锐稀疏不规则重锯齿,上面暗绿色有光泽,下面沿叶脉有疏生短柔毛或在腋有髯毛,侧脉6-10对,有的达到裂先端,有的达到裂分裂处;叶柄长2-6厘米,无毛;托叶草质,镰,边缘有锯齿

伞房花序具多,直径4-6厘米,总花梗花梗均被柔毛,落,减少,花梗长4-7毫米;苞片膜质,线状披针,长约6-8毫米,先端渐尖,边缘具腺齿,早落;直径约1.5厘米;萼筒钟状,长4-5毫米,外面密被灰白色柔毛;萼片三角卵形披针,先端渐尖,全缘,约与萼筒等长,外两面均无毛,或在端有髯毛;花瓣卵形或近,长7-8毫米,宽5-6毫米,白色雄蕊20,短于花瓣花药红色花柱3-5,基部被柔毛,柱头头状。

果实近球,直径1-1.5厘米,深红色,有浅色斑点;小核3-5,外面稍具稜,面两侧平滑;萼片落很迟,先端留一深洼。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习性

山楂生于山坡林边或灌木丛中。海拔100-1500米。

山楂适应性强,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即耐又耐高温,在-36~43℃之间均能生长。喜光也能耐荫,一般分布于荒山秃岭、阳坡、半阳坡、山谷,坡度以15~25度为好。耐旱,水分过多时,容易徒长。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土层深厚、质地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生长良好。

种类介绍

山楂照其味分为酸甜两种,其中酸山楂最为流

山楂

外表呈红色,个头较小,表面光滑,食之略有甜味。

山楂

分为歪把红、大金星、大绵球和普通山楂几个品种(最早的山楂品种)。

歪把红,顾思义在其果柄处略有凸起,看起来像是果柄歪斜故而得单果比正常山楂大,在市场上的冰糖葫芦要用它作为原料。

大金星,单果比歪把红要大一些,成熟个数上有小点,故得大金星,味最重,属于特酸的一种。

大绵球,单果个头最大,成熟时候既是软绵绵的,酸度适中,食用时基本不做加工,保存期短。

普通山楂山楂最早的品种,个头小,果肉较硬,适入药,市场上的山楂罐头的要原料。

分布范围

山楂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朝鲜和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繁殖栽培

种子繁殖

山楂栽植时期:春、秋及夏季栽植均可。秋栽在秋季落后到土壤封冻前进。秋末、冬初栽植时期较长,此时苗木贮存养多,伤容易愈和,立春解冻后,就能吸收水分和养供苗木生长之需,栽植成活率高。

先将栽植坑挖出的部分表土肥料拌均匀,将另一部分表土填入坑,边填边踩实。填至近一半时,再把拌有肥料表土填入。然后,将山楂苗放在中央,使其根系舒展,继续填入残留的表士,同时将苗木轻轻上提,使根系与土密切接触,并用脚踩实,表土用尽后,再填生土。苗木栽植深度以颈部分比地面稍高为度。避免栽后灌水,苗木下沉造成栽植过深现象。栽好后,在苗木周围培土埂,浇水,水渗后封土保墒。在春季多地区,避免苗木被吹摇晃使根系,在颈部可培土30厘米高的土畦。

成熟的种子沙藏处理,挖50~100厘米深沟,将种子以3~5倍湿沙混匀放入沟至离沟沿10厘米为止,再覆沙至地面,结冻前再盖土至地面30~50厘米,第两年6~7月份将种子翻倒,秋季取出播种,也可第3年春播。条播20厘米,沟4厘米深,宽3~5厘米,每米播种200~300粒,播后覆薄土,上再覆1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结及水分发,每1h㎡播种量375~450公斤。

扦插繁殖

挖出根蘖,栽于苗圃进嫁接扦插繁殖:春季将粗0.5~1厘米切成12~14厘米段,扎成捆,用质量分数0.3×10⁻⁶~0.5×10⁻⁶“九二零”漫后以湿沙培放6~7日,斜插于苗圃,灌小水使土壤密接,15日左右可以萌,当年苗高达50~60厘米时,可在8月份初进接。

嫁接繁殖

春、夏、秋均可进,用种子繁殖实生苗或分株苗均可作砧木,采用接或接或靠接,以接为。播种苗高至10厘米时间苗,移栽为50~60厘米×10~15厘米。结秋季耕翻施入有机肥,从果实旺盛期可于面喷无机肥。定期整、耕翻除草、刨去根蘖培土等。山楂生产存在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现总结出山楂的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栽培技术

一.选地育苗

选土层深厚肥沃的平地、丘陵和山地缓坡地段,以东南坡向最宜,次为北坡、东北坡。要注意蓄水、排灌与防旱。

山楂种子培育的苗木,称为实生砧木苗。实生砧木苗一般均需嫁接才能成为供栽培山楂山楂种子壳厚而坚硬,种子不易吸水膨胀或裂。另外,种仁休眠期长,出苗困难。因此,山楂在播种前,种子一定要预先进处理,才能保其发率。

二.田间管理

深翻熟化,改良土壤:翻耕园地或深刨树盘土壤,是保蓄水分、消灭杂草、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通透性能,改善土壤肥力状况,促使根系生长的有效措施。

三.施肥

条施,即在间横沟施肥;全园撒施,即当山楂根系已密布全国时,可将肥料撒在地表,然后翻入土中20厘米深;施,即施液体肥料(人粪尿)时,在树冠下不同位,均匀挖6~12个,30~40厘米深的倒入肥料,然后理土。

四.修剪

山楂果树的修剪同一般果树修剪法。

冬季修剪

  1. 防止瞠光秃。由于山楂树外围易分枝,常使外围都膛小生长弱,枯死逐年增多,各级大的中下部逐渐裸秃。防止膛光秃的措施应采用疏、缩、相结的原则,进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和外围密生大及竞争、徒长、病虫,缩剪衰弱,选留适当部位的小更新,培养健壮组,对弱枝复壮和在光秃部位上刻伤增法进改造。
  2. 少短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凡生长充实的新梢,其顶芽及其以下的1~4,均可分化花芽,所以在山楂修剪中应少用短法,以保护花芽
  3. 复势。山楂树进入结果期后,多年连续结果,导致条下垂,生长势逐渐减弱,出现焦梢,产量下降。要及时进条更新,以恢复树势。对于多年连续结果的或其他冗长、下垂、焦梢多年生徒长,回缩到后部强壮的分杈处,并利用带头,以增强生长势,促进产量的提高。

夏季修剪

  1. 山楂抽生新梢能力较强,一般端的2~3个侧芽均能抽生强,每年树冠外围分生很多条,使树冠郁,通透光不良,应及早疏除位置不当及过旺的发育。对花序下部侧芽萌发一律去除,克服各级大的中下部裸秃,防止结果部位外移。
  2. 。夏季对生长旺而有空间的在7月下旬新梢停止生长后,将拉平,缓势促进成,增加产量。
  3. 。5月上中旬、当树冠长到30~40厘米时,留20~30厘米摘,促进花芽成,培养紧凑的结果组。
  4. 环剥。一般在上进,环剥宽度为被剥条粗度的1/10。

五.病虫害防治

山楂虫害要有红蜘蛛小食虫、蛀螟,病害有轮纹病、白粉病。

防治红蜘蛛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布2500倍灭扫利。

防治小食虫在6月中旬树盘喷100~150倍对硫磷乳油,杀死越冬代食虫幼虫,7月初和8月上中旬,树上喷布1500倍对硫磷乳油,消灭食虫的卵及初入果的幼虫。

防治轮纹病在谢后1周喷80%多菌灵800倍液,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喷1次杀菌

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在发前喷1次5瘦石硫合剂蕾期、6月份各喷1次600倍50%可湿性多菌灵或50%可湿性托布津。

六.浇水

一般1年浇4次水,春季有灌水条件的在追肥后浇1次水,以促进肥料的吸收利用。后结追肥浇水,以提高坐果率。在麦收后浇1次水,以促进花芽分化果实的快速生长。浇封冻水,冬季及时浇封冻水,以利树体安全越冬。

主要价值

济价值

山楂栽培作绿篱和观赏树,秋季结果累累,久不凋,颇为美观;幼苗可作嫁接山里红或苹果等砧木;果可生吃或作果果糕;干制后入药,有健、消积化滞、舒瘀之效。

药用价值

炮制

山楂干山楂:拣净杂质,筛去核。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用文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焦山楂:取拣净的山楂,置锅用武至外面焦褐色黄褐色为度,喷淋清水,取出,晒干。山楂炭:取拣净的山楂,置锅用武至外面焦黑色,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

酸甘,微温。

①《唐本草》:味酸,冷,无毒

②《日用本草》:味甘酸,无毒

③《本草蒙筌》:味甘辛,平,无毒

④《纲》:酸甘,微温。

归经

肝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

②《本草疏》:入足阳明、太阴

③《药品化义》:入

④《本草解》:入太阴,足厥阴肝经

功能

消食积,瘀血,驱绦虫。治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泻痢,肠风痛,疝气产后儿枕痛,恶不尽,小儿乳食停滞。消食健行气瘀。用于肉食积滞烷胀满、泻痢腹痛瘀血、产后瘀阻、刺痛、疝气疼痛、脂症。

①陶弘景:汁洗漆疮

②《唐本草》:汁服利,洗头及身上疮痒。

③《本草图》:治痢疾疼。

④《履巉本草》:能消食。

⑤《日用本草》:化食积,,健,消痞气块。

⑥《滇南本草》:消肉积滞下气;治吞酸,积块。

⑦《本草蒙筌》:,疗颓疝。

⑧宁原《食鉴本草》:化块,块,活

⑨《纲》:化饮食,消肉积,症瘕痰饮痞满吞酸,滞痛胀。

⑩《本草再新》:治脾虚湿热,消食磨积,利大小便。

⑪《本草撮要》:冻疮涂之。

用法用量

服:汤,2~4钱;或入。外用:水洗或捣

注意

胃虚弱者慎服。

①《纲》: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

②《本草疏》:胃虚,兼有积滞者,当与补药同施,亦不宜过用。

③《得配本草》:气虚便溏,脾虚不食,二者用。服人参者忌之。

④《随息居饮食谱》:多食耗,损齿,易饥,空及羸弱人或虚病后忌之。

①治一切食积: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梧于大,服七十,白汤下。(《法》)

②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③治诸滞腹痛山楂一味汤饮。(《正宗》)

④治痢疾赤白相兼:山楂肉不拘多少,研为末,每服一、二钱,红痢蜜拌,白痢红白糖拌,红白相兼,蜜砂糖各半拌匀,白汤调,空下。(《医钞类编》)

⑤治肠风: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

⑥治老人痛及腿痛:棠梂子、鹿茸等分。为末,蜜梧子大,每服百,日二服。(《纲》)

⑦治寒湿疼,外偏大肿痛:茴香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调,空心热服。(《百一选》)

⑧治产妇恶不尽,中疼痛,或儿枕作痛:山楂百十个,打碎汤,入砂糖少许,空温服。(朱震亨)

食用价值

食用法:

山楂副产品1、蜜山楂

原料:山楂蜂蜜

做法:将山楂洗净,去掉果柄、果核、放在铝锅,加水适量,至7成熟、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再以小熟透收汁即可。冷却后放入瓶罐中贮存。

用法:每天服用。

功效:、消食、活化淤。治疗冠病以及肉食不消、腹泻

2、山楂蜜枣山药

材料:280g山药、6个蜜枣、6个山楂、30g冰糖、适量蜂蜜

做法:山药去皮切滚刀块、蜜枣对切、山楂去核山药入锅中沸,至透明捞出备用。另起锅,加入适量水、冰糖、加入焯过的山药、蜜枣、山楂。然后大,转中小,至汤汁粘稠,山药熟软。放至微热,加入适量蜂蜜调味。

功效:健脾、滋、益止咳、降糖。

3、山楂

原料:取山楂30克,金银6克,白糖20克。

做法:先将山楂金银放在勺,用文热,加入白糖,改用小成糖饯,用水冲,日服一

功效:山楂破气瘀之功,银清热解毒之功效。二味同用,适用于风寒感冒患者。

4、山楂首乌汤

原料:取山楂何首乌各15克,白糖60克。

做法:先将山楂何首乌洗净、切碎,一同入锅,加水适量,浸泡两小时,再约一小时,去渣取汤,日服一,分两次温服

功效:软化管,降低脂。

食用忌:

  1. 山楂不宜与猪肝同食,山楂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猪肝中含有铜、、锌等金属微量元素,二者同食,使维生素C加速氧化而被破坏,降低了养价值,故山楂猪肝不宜同食。
  2. 山楂与含维生素C分解酶的果蔬不宜同食,黄瓜南瓜胡萝卜等果蔬中均含有维生素C分解酶,与山楂同食,会破坏分解山楂中的维生素C,降低养价值,故不宜同食。
  3. 山楂与海产品不宜同食,海产品中均含有的丰富的钙、、碳、碘等矿物质和蛋白质,而山楂中含有鞣酸,若与海产品同食,会成鞣酸蛋白,这种物质会导致便秘恶心呕吐腹痛症状,所以不宜同食。
  4. 山楂维生素K3相克维生素K3为药,山楂为活药,其含有的维生素C不利于维生素K3的止作用。
  5. 处在换期的儿童不宜多食山楂,会损伤牙齿,对儿童牙齿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
  6. 山楂有促进妇女子宫收缩的作用,孕妇多食山楂,会流产,故不宜多食。

适宜人群:伤食起的腹满饱胀,尤其是肉类食积不化,上疼痛者,食之最为适宜;适宜中老年心脏衰弱压、冠病、绞痛、高脂血症、阵发性动过速及各种癌症患者食用;适宜妇女月经过期不来或产后淤腹痛,恶不尽者食用;此外,还适宜肥胖症、坏病(维生素C缺乏症)、病毒性炎、脂肪、急慢性肾炎绦虫病患者、肠道感染者食用。

山楂加工的副产品:山楂通过加工可以制成山楂饼、山楂糕、山楂山楂条、山楂卷、山楂山楂汁、山楂、果皮、山楂、糖雪球、山楂罐头、山楂葫芦等。

临床应用

1.助消化

山楂图册山楂含多种有机酸。服后增强液酸度,提高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山楂味酸,刺激黏膜促进液分泌;山楂中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山楂含有维生素C等成分,服可增进食欲;山楂肠运动功能具有调作用,对痉挛状态的肠平滑有抑制作用,对松弛状态的平滑有兴奋作用。

2.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山楂黄酮可显著降低实验性脂动物的清总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固醇(I。DI。一C)和载脂蛋白B(ApoB)的浓度,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一固醇(HDL_C)和载脂蛋白A,(ApoA)浓度,但对甘油三酯(TG)影响不大。山楂脂作用是通过抑制肝脏固醇的成,促进肝脏固醇的摄人而发挥降脂作用。山楂黄酮还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的危险性,起到预防AS发生发展的作用。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山楂对急性实验性具有保护作用。山楂黄酮、水解产物增加缺养性流量,其中以山楂水解产物作用最强。山楂在增加冠状动脉流量的同时,还能降低耗氧量,提高氧利用率。山楂黄酮具有改善动物的缺电图作用。山楂黄酮能缩小兔实验性梗死范围。

山楂具有增强收缩力、增加量的作用。山楂提取物对在体、离体蟾蜍心脏能增强收缩力,作用维持时间长。明确的有效成分为3’,4’,5,7—四羟基黄酮—7—葡萄糖苷和芦丁

降压:山楂黄酮、三萜酸静腔及十二指肠给药,均显示有一定的降压作用,其作用机制要与扩张外周管作用有

抗氧化:山楂山楂黄酮具抗氧化作用,能显著降低清和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增强红细胞和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增强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

4.抑菌

山楂对志贺菌属、变杆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葡萄球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其他药理作用】山楂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促进作用。山楂可显著增加小胸腺脾脏重量、清溶菌酶含量,提高清血凝抗体滴度、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外周T淋巴细胞百分率。山楂对小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也有促进作用。

山楂消食健的功效要与助消化、抑菌等药理作用有,为其治疗肉食积滞脘胀满、泻痢腹痛等提供了药理依据;行气瘀的功效也要与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等药理作用有山楂的有效成分有机酸、山楂黄酮是其发挥药理作用的重要物质基础。

【临床应用】常用于消化不良、冠病、绞痛、高脂血症等。

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

用20%山楂加糖矫味,每服200毫升(小儿酌减),每日3次,7~10天为一疗程。治疗24例,全部有效。又有用山楂2两服,治轻型及中型菌痢30例,除3例无效外均治愈或好转。或用生热山楂各1两,加水500毫升5分钟,分2次服(小儿酌减),4~6天为一疗程,亦有效果。

用于降低甾醇

每日用山楂1两,毛冬青2两,分2次服。观察20例,治前甾醇平均253.2毫克%,治后下降至207毫克%,平均每例下降46.2毫克%,统计处理,差异非常显著。20例中有11例甾醇降至200毫克%以下,平均每例下降62.9毫克%。认为山楂所起的作用是要的,因为毛冬青降低甾醇的效果,各地观察结果颇不一致,尚难肯定;而本组病例中有4例曾单服山楂而未用毛冬青,亦取得效果,服药前甾醇平均为259.7毫克%,服药至第6周时复查,下降至214毫克%。

此外,将山楂制成浸服用,有降压的功效。

成分

山楂要成分为黄酮类及有机酸类化物。黄酮类化要有牡荆素(vitexin)、槲皮素(quercetin)、槲皮苷(quercitin)、金丝苷(hyperoside)、3 7,4’,5,7—四羟基黄酮—7—葡萄糖苷(3 7,4 7,5,7—tetrahydroxy flavone—7—glucoside)和芦丁(rutoside);有机酸要有山楂酸(maslinic acid)、柠檬酸(citric acid)、熊果酸(ursolic acid)等。另外尚含有磷脂(phosphatide)、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B2(vitamin B2)等。

植物文化

诗词歌赋

且缀碧,杏半传黄;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山风犹满把,野及新尝;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唐·杜《竖子至》

历史典故

传说一

山楂图册相传山东有座驼山,山脚下有位姑娘叫石榴。她美丽多情,早就爱上了一位叫白荆的小伙,两人同住一山下,共饮一溪水,情深意厚。不幸的是,石榴的美貌惊动了皇帝,官府来人抢走了她并逼迫其为妃。石榴宁死不从,骗皇帝要为母守孝一百天。皇帝无奈,只好找一幽静院落让其独居。石榴被抢走以后,白荆追至南山,日夜伫立山守望,日久竟化为一棵小树。石榴逃离皇宫找到白荆的化身,悲痛欲绝,扑上去泪下如雨。悲伤的石榴也幻化为树,并结出鲜亮的小红果,人们叫它“石榴”。皇帝闻讯命人砍树,并下令不准叫“石榴”,叫“山渣”——山中渣滓,但人们喜爱刚强的石榴,即称她为“山楂”。

传说二

冰糖葫芦:那是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皇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贵重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棠球子’(即山楂)与红糖,每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

于是龙大悦,命如法炮制。后来,这酸脆香甜的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又把它起来卖,就成了冰糖葫芦

注意事项

山楂味酸,加热后会变得更酸,食用后应立即刷,否则不利于牙齿健康。牙齿怕酸的人可以吃山楂制品。孕妇忌食山楂以免诱发流产胃虚弱者、糖过低者以及儿童勿食山楂山楂不能空吃,山楂含有大量的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空食用,会使酸猛增,对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发胀满、泛酸,若在空时食用会增强饥饿感并加重原有的痛。另外市场上充斥大量染色山楂需要起注意建议选择正规山楂品牌规避质量问题。生山楂中所含的鞣酸与酸结容易石,很难消化掉。如果石长时间消化不掉就会溃疡甚至穿孔。因此,应尽量少吃生的山楂,尤其是肠功能弱的人更应该谨慎。医生建议,最好将山楂熟后再吃。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柠檬黄

下一篇 玉米黄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