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阴香

阴香 阴香(拉丁:Cinnamomum burmanni (Nees & T. Nees) Blume),乔木称为小桂皮、阿尼、桂秧等。阴香树皮平滑,灰褐至黑褐色,小绿或绿褐色卵形、长披针,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花被卵形,两面密被灰白柔毛,果卵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其皮、均可提制芳香油,从树皮提取的芳香油称广桂油,江苏 、江苏 ......
目录

形态特征

阴香阴香(原变型)乔木,高达14米,胸径达30厘米;树皮光滑,灰褐色黑褐色,红色,味似肉桂条纤细,绿色或褐绿色,具纵向细条纹,无毛。互生或近对生,稀对生,卵、长披针,长5.5-10.5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革质,上面绿色,光亮,下面粉绿色,晦暗,两面无毛,具离基三出中脉侧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十分凸起,侧脉叶基3-8毫米处生出,向端消失,横细脉两面微隆起,多少呈网状;叶柄长0.5-1.2厘米,凸,近无毛。花序腋生或近生,比短,长(2)3-6厘米,少,疏,密被灰白微柔毛,最末分枝为3聚伞花序绿白色,长约5毫米;花梗纤细,长4-6毫米,被灰白微柔毛。花被外两面密被灰白微柔毛,花被筒短小,倒锥,长\\约2毫米,花被状卵,先端锐尖。能育雄蕊9,丝全长及花药面被微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2.5毫米,丝稍长于花药,无腺体,花药,4室,室向,第三轮雄蕊长2.7毫米,丝稍长于花药,中部有一对近无柄的腺体,花药,4室,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于最轮,长三角,长约1毫米,具柄,柄长约0.7毫米,被微柔毛。子房近球,长约1.5毫米,略被微柔毛,花柱长2毫米,具棱角,略被微柔毛,柱头盘状。

果卵球,长约8毫米,宽5毫米;果托长4毫米,端宽3毫米,具齿裂,齿平。要在秋、冬季,果期要在冬末及春季。

主要品种

阴香阴香阴香原变型不同在于:线形至线状披针披针,长(3.8)4.5-12(15)厘米,宽(0.7)1-2(4)厘米,总梗常十分纤细;花梗有时长达10(12)毫米。

产中国湖北西部、四川东部、贵州西南部、广西及云南东南部。生于河边山坡灌丛中,海拔120-450米。印度印度尼西亚也有。

生长习性

喜阳光,喜暖热湿候及肥沃湿土壤。常生于肥沃、疏松、湿润而不积水的地。自播力强,母株附近常有天然苗生长。适应范围广,中亚热带以南地区均能生长良好。

宜温暖湿候。稍耐阴,喜排水良好,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

分布范围

产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生于疏林、密林或灌丛中,或溪边路旁等处,海拔100-1400米(在云南海拔可高达2100米)。印度缅甸越南,至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也有。

繁殖栽培

阴香

种子繁殖种子成熟期各地不一,海南天然林木,3-4月果熟。成熟时果皮黑色,采回后,堆沤数天,待果肉充分软化后,用冷水浸,搓去果皮,用清水冲去果肉,摊晾干。宜采后即播或沙藏,沙藏最好不超过20d。

阴香种子较大,千粒重达150g,故播种宜采用播或条播,发率为60%-70%。幼苗期间适当遮荫,以免日灼。用于四旁绿化造林的,最好培育3-5年生的大苗栽种2.田间管理 造林后的当年春末夏初抚育1次,进松土、培蔸、正苗、补蔸,保幼林全苗。秋天再抚育1次,以后,每年至少抚育2次,连续抚育3-4年,直到郁成林。

林地选择

阴香造林地选择在山地、丘陵及平缓山坡地的中下部。土壤为砂壤质至中粘质、重壤质至轻壤质最佳。在栽植前两个月整好地,整地时可保留少量阔树。植的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栽植密度1350-1650株/公顷。造林前10天左右,先回填一半表土再施基肥,每施复肥、磷肥各100克,并拌匀,再回填心土至平备栽。栽植宜于3-4月进。种植前将苗木淋透水,种植时全部剥袋,但要防止养土破碎。种植深度以盖住养土5厘米 左右为宜,并在养土周围覆碎土压实。苗木较高时,可适当深植。定植后1个月进查苗补苗工作。

抚育管理

造林当年11月进抚育1次,以后每年的1月、11月各抚育1次,直至林分郁。抚育要是除草、松土、培土等。结抚育进追肥,每施复肥50克左右,在滴水线处半环状沟埋施,沟深15厘米左右,把肥均匀施于沟,再覆土。造林第4年后,抚育施肥视植株生长情况确定。待林分郁后即可始选择采摘树皮提制芳香油或作药用。注意防和人畜践踏林木。

病虫防治

阴香

阴香粉,实病是阴香上一种重要的病害,要为害果实,使果实肿大,严重影响采种繁殖症状阴香果实受害后,初生黄色小点,渐扩大并突起成锈黄色,先成痂状,渐成状,后全果畸肿大,呈球或不规则。病果部初呈橄榄绿色,后成褐色并粉末化。

病原及发病特点阴香粉实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的外担子菌侵染起。病原菌以担孢子在病果越冬,担孢子流传播,潜育期7-17天,生长有多次感染。担孢子萌发出菌丝在寄细胞扩展蔓延,刺激寄组织增生,成肿。在高湿条件易发病,种植密度大、水肥管理差等会导致病情加重。

防治

⑴冬春季彻底清除上年残留在病树上和落在地面的病果,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来源。

⑵加强肥水管理,尤其注意多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⑶春季阴香期至秋季果实成熟期,每隔15-20天喷1次杀菌,杀菌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N800-10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800-1000倍、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1000-1200倍、波美0.3-0.5度石硫合剂。最好几种药物交替使用,以防止病菌产生抗药性。

阴香叶斑病。要为害阴香叶。病菌大部分从叶尖或边缘侵入。感病叶片初期出现赤褐色,周围有较宽黄色环晕的小点,扩大后为或不规则的病斑,黄褐色,最后中央灰白色,上黑色小点。病部与健部交界处有一明显深褐色的缘带。一般在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易发生,夏、秋季病害发生较重。

病原及发病特点阴香叶斑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起。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体在病部越冬,环境适宜,植株抽出嫩时,在病部的分生孢子器释放孢子侵染传播。一般夏、秋季病害发生较重。

防治:25%把可湿性粉阴香叶斑病病原菌菌落生长的速率、孢子萌发率及叶片感染率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次为易和腈福2种杀菌

主要价值

阴香树姿优美整齐,终年常绿,有肉桂香味。阴香的皮、可用作药材,可提取芳香油,种子可榨油。阴香适应性强,耐和抗大气污染,可作景树、道树,是广东省推广栽植的优良绿化树种,也是多树种混交伴生的理想树种。另外,它还是重要的植物肉桂的砧木。采用科阴香高效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位面积阴香林的重要措施,也是阴香可持续发展之路。

药用

阴香阴香皮阴香树皮,又广东桂皮(《中国树木分类》、坎香草、阴草《生草药性备要》、山肉桂、山桂、香《岭南采药录》、桂、土肉桂、假桂枝、山桂、月桂、野桂、母桂、香仔、潺桂。

药材阴香皮

性味归经:辛,温。

①《岭南采药录》:“味辛。”

②《陆川本草》:“辛,温。”入

功效

湿骨痛寒湿泻痢,腹痛

①《生草药性备要》:能发

②《岭南采药录》:水,妇人洗头,能祛;洗身,能消皮肤风热

③《陆川本草》:祛湿,止泻。治寒湿腹泻腹痛痢疾湿骨痛

本种据《岭南采药录》载:“味辛,香,取水,妇人洗头,能祛;洗身,能消皮肤风热服,止心气痛,皮三、四钱水,能健;皮为末,用,治恶毒大疮蛇疮等。入药,味辛,香,能祛

香料

树皮肉桂皮代用品。其皮、均可提制芳香油,从树皮提取的芳香油称广桂油,含量0.4-0.6%,从提取的芳香油称广桂油,含量0.2-0.3%,广桂油可甩于食用香,亦用于皂用香和化妆品,广桂油则通常用于化妆品香可代替月桂树的作为腌菜及肉类罐头的香料。

此树种芳香油醛酮含量较高,广泛用于香料工业及医药工业。树皮馏后均可提制芳香油,商品为广桂油或广桂油,含量0.2%-0.3%。广桂油用于食用香,亦用于皂用香或化妆品,广桂油则用于化妆品香

园林

该种修干浓荫,为优良的道树和园观赏树,亦有用之作为嫁接肉桂的砧木。从木材来说,本种木材纹理通直,结构均匀细致,硬度及比重中等,易于加工,纵切面光滑,干后不裂,但会变,含油及粘液丰富,能耐腐,纵切面材色鲜艳而有光泽,绮丽华美,适于建筑、枕木、桩木、矿柱、车辆等用材,供上等家具及其他细工用材尤佳。本种的广州商品材为九春,桂木,为良好家具材之一。

阴香阴香树冠伞或近,株态优美。宜作园和道旁树。阴香对氯和二氧化硫均有较强的抗性,为理想的防污绿化树种。木材具光泽;生材极具肉桂,干后消失,滋味微甜;纹理直;结构细,均匀; 硬度及重量中等(干密度0.65-0.75g/cm3)。加工性能良好,适于作家具、建筑及室装修、车辆、船舶、枕木、桩技、箱企、农具、机模、雕刻、车工、运动器械及文具等。树皮供药用及香料用。本属树木国产46种,滇产约27种,多为高大乔木,木材为有的中高档家具及船舶用材。其中6-7种的树皮即为贵的药用及香料用“肉桂”或“桂皮”。

药材鉴定

阴香显微鉴定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最列细胞外壁增厚,木化。皮层明显,有油细胞、粘液细胞及石细胞群。中柱鞘部位石细胞群断续排列成环状。皮部石细胞群,靠外侧为多;韧皮纤维少数,多单个列;韧皮射线宽1-3列细胞,长短不一;油细胞随处可见,并有粘液细胞。本品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晶,尤以射线细胞中为密集,有的石细胞亦含小方晶。

粉末红棕色。

纤维长梭,边缘微波状或有尖突,少数明显分叉,长226-690μm,直径15-48μm,壁极厚,木化。也有壁较薄,非木化或微木化。纤维旁常连有含小方晶的细胞。

② 射线细胞壁稍厚,木化,有的呈连珠状,纹孔明显,胞腔小方晶。

石细胞、类长或短梭,少有分枝,直径22-38μm(-50)μm,壁厚或极厚,亦有壁三面厚一面薄的。

④ 油细胞长,直径22-48μm。此外,有木栓细胞、韧皮薄壁细胞、淀粉粒、草酸钙晶等。

成分

含挥发油0.2%-0.3%,要成分为丁香油酚(eugenol)和芳醇(citronellol)。云南地区的阴香,鲜含挥发油0.4%-0.6%,其成分为柠檬醛(citra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香茅醇(citronellol),芳醇,黄樟醚(safrole),丁香油酚,烯(camphene)及二戊烯(dipentene)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芙蓉红

下一篇 山玉兰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