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花生

山花生,中药。为豆科山蚂蝗植物假地豆Desmodiumheterocarpum(L.)DC.的全株。植物假地豆,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具有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肺热咳喘,水肿淋证尿血,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疖,暑温痄腮狗尾、细生(《南宁市药物志》),中蝶草、木假地豆、通乳草(《广西药用植物录》),大青(《全国草药汇编》),小......
目录

别名

狗尾、细生(《南宁市药物志》),中蝶草、木假地豆、通乳草(《广西药用植物录》),大青(《全国草药汇编》),小槐花、木本山土豆(《台湾药用植物志》),狗屎豆(福建),假生、野生、铁马鞭、三藤(广西)

入药部位

全株。

性味

味甘、微苦,性

功效

清热,利尿,解毒。

主治

肺热咳喘,水肿淋证尿血,跌打肿痛,毒蛇咬伤疖,暑温痄腮

相关配伍

1、治伤风咳嗽假地豆各15g,连钱草9g。水服。(《福建药物志》)

2、治淋病假地豆30-60g,车前草15-24g。水,冲冰糖服。(《福建药物志》)

3、治炎,假地豆、桅子白英马鞭草各30g。水服。(《福建药物志》)

4、治白带假地豆、白鸡冠各9g,地菍l5g,乌梅12g,海螵蛸6g。水服。(《福建药物志》)

5、治毒蛇咬伤,①山花生铁扫帚铁扫帚)各等量。晒干,研粉,加少量淀粉压,每含生药0.3g。用温水送服或磨碎冲温水灌服。每次15-20,每日2-3次。②山花生草各9g,徐长卿吴茱萸各6g。水服,治青竹蛇、眼镜蛇咬伤。(《全国草药汇编》)

用法用量

服:汤,15-60g。

外用:适量,鲜品捣

现代应用

治疗水肿

采集加工

9-10月采收,切段,晒干或鲜用。

药材性状

,光滑。掌状复叶,3小端小较大,或倒卵形,长1.5 -5.5cm,宽1-2.4cm,先端或钝,有的微有缺刻,基部楔形全缘;两侧小稍小,特异。有时可见密集排列的荚果,长1.4-2.2cm,宽约3mm,4-7缝线较平直,缝线稍缢缩,表面被带钩的缘毛。

形态特征

假地豆异果山绿豆、稗豆(《海南植物志》)。灌木或小灌木,高1-3米。嫩生长柔毛。叶柄长约2厘米,具柔毛;托叶披针,长约7毫米。三出复叶生小较大,至宽倒卵形,长2.5-6厘米,宽1.3-2.5厘米,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长柔毛,侧生小较小;花序腋生,花序轴有展的淡黄色长柔毛;花萼宽钟状,萼齿披针,短于萼筒或等长;花冠紫色,长约5毫米,雄蕊10,单体;子房线状,被毛。荚果长12-25毫米,宽约3毫米,有4-9荚,具小钩状毛,缝线直,缝线波状期8-9月,果期9-11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坡草丛中。

相关论述

1、《广西本草选编》:“清热解毒。”

2、《全国草药汇编》:“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预防腮腺炎,性乙型炎,痛;外用治毒蛇咬伤,跌打肿痛,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芹

下一篇 山芭蕉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