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茱萸

山茱萸 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 Zucc.),药枣、天木籽等,是山茱萸山茱萸植物,属于落乔木灌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录-近危(NT)。山茱萸生于海拔400米-1500米;高4-10米,树皮褐色对生,纸质,卵状披针或卵状花序生于侧,有总苞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核果......
目录

形态特征

山茱萸乔木灌木,高4-10米;树皮褐色;小,无毛或稀被贴生短柔毛冬生及腋生,卵形披针,被黄褐色短柔毛。对生,纸质,卵状披针或卵状,长5.5-10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稀被白色贴生短柔毛,腋密生淡褐色丛毛,中脉在上面明显,下面凸起,近于无毛,侧脉6-7对,弓弯;叶柄,长0.6-1.2厘米,上面有浅沟,下面,稍被贴生疏柔毛。

花序生于侧,有总苞4,卵形,厚纸质至革质,长约8毫米,带紫色,两侧略被短柔毛,落;总花梗粗壮,长约2毫米,微被灰色短柔毛;小,两性,先放;萼裂4,阔三角,与花盘等长或稍长,长约0.6毫米,无毛;花瓣4,披针,长3.3毫米,黄色,向外反卷;雄蕊4,与花瓣互生,长1.8毫米,丝钻花药,2室;花盘垫状,无毛;子房下位,花托卵形,长约1毫米,密被贴生疏柔毛,花柱,长1.5毫米,柱头截形花梗纤细,长0.5-1厘米,密被疏柔毛。

核果,长1.2-1.7厘米,直径5-7毫米,红色紫红色;核骨质,狭,长约12毫米,有几条不整齐的肋纹。期3-4月;果期9-10月。

分布范围

产中国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于海拔400-1500米,高达2100米的林缘或森林中。在中国四川栽培

山茱萸为暖温带阳性树种,生长适温为20-30℃,超过35℃则生长不良。抗性强,可耐短暂的-18℃低温,生长良好,山茱萸较耐阴但又喜充足的光照,通常在山坡中下部地段,阴坡、阳坡、谷地以及河两岸等地均生长良好,一般分布在海拔400-1800米的区域,其中600-1300米比较适宜。山茱萸宜栽于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肥沃的壤土中。黏土要混入适量河沙,增加排水及透性能山茱萸分布图

繁殖栽培

繁殖

种子

山茱萸育地选择:育苗地要选择肥沃深厚、地势比较平整、土质疏松、向阳、有水浇条件的地,以保能随时灌水。播种前,育苗地一定要深耕细耙,整平、整细,保疏松、细碎、平整、无树、无石块瓦,翻耕深度在20厘米以上,重要的是结深耕施入沤制好的农家肥。

种子准备:⑴种子采摘:选生长健壮、处于结果盛期、无大小年的优良母树。于9-10月采摘完全成熟、粒大饱满、无病虫害、无损伤、色深红果实。将采摘的果实除去果肉。⑵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好坏直接系到出苗率,非常键。先将种子放到5%碱水中,用手搓5米,然后加水烫,边倒水边搅拌,直到水将种子浸没为止。待水稍凉,再用手搓5米,用冷水泡24小时后,再将种子捞出摊在水泥地上晒8小时,如此反复最少3天,待有90%种壳有裂,用湿沙与种子4:1混后沙藏即可。常喷水保湿,勤检查,以防种子发生霉烂,第2年春坑取种即可播种。这种处理办法适春播时采用。如果选择秋播只需用不低于70℃的温水将种子浸泡3天后即可播种(注意待水凉透后要及时更换热水),下种后用薄膜覆盖催

播种:春播育苗在春分前后进,将头年秋天沙藏的种子挖出播种,播前在畦上30厘米深5厘米左右的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人沟,覆土3-4厘米,保持土壤湿润,40-50天可出苗。用种量90-150千克/小时平米。

压条

秋季收果后或大地解冻萌动前,将近地面二、三年生条弯至地面,在近地面处将切至木质部1/3条埋入巳施腐热厩肥的土中,上覆15厘米砂壤土条先端出地面。勤浇水,压条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将已长压条割断与母株连接部分,将有苗另地定植。

扦插

于5月中、下旬,在优良母株上剪取条,将木质化的条剪成长15-20厘米的扦条,条上部保留2-4,插入腐殖土和细砂混匀所做的苗床,为20厘米×8厘米、深12-16厘米,覆土12-16厘米,压实。浇足水,盖农用薄膜,保持温26-30℃,相对湿度60%-80%,上部搭荫棚,透光度25%,6月中旬透光度调至10%避免强光照射。越冬前撤荫棚,浇足水。次年适当松土拔草,加强水肥管理,深秋冬初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

嫁接

山茱萸实生苗繁育难度大,繁育出的小苗定植后10年以上才能结果,而嫁接苗2-3年便可结果。采用嫁接苗可使山茱萸早结果,早获益。

砧木选择:砧木宜采用自身良种实生苗

接穗:选择接穗要从产量高、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母树上取用。采集接穗时要从树冠外围采集发育充实、体饱满的一年生条。

嫁接时间:早春砧木始发。在接穗刚萌动时(3月中下旬左右)用插皮接;7月中旬至8月中旬,砧木树皮容易剥离、接穗饱满时进接。

嫁接法:⑴插皮接:首先选树皮光滑平整且接近地面5-10厘米的部位断砧木上梢部,削平,在迎面一侧用嫁接刀从上向下切一刀,长约3厘米,深达木质部,再用刀将接皮层一裂缝:然后将接穗成15厘米长。在面下侧削一长3-5厘米的斜切面,过,在削面两侧轻轻刮2刀成层即可,把削好的接穗含入中,保湿待用。接下来将接穗斜面靠里,尖端对着切缝,用手紧砧木切将接穗慢慢插入,再用嫁接刀轻敲接,使其紧固,削面稍出接为宜;最后用塑料薄膜绑好接嫁接后及时抹除砧木上萌生的嫩。当接穗苗长到高50厘米时,将绑缚的塑料膜用小刀划。⑵接:首先选成熟、健壮的接穗在上边取长2厘米、宽1.5厘米的。将砧木剪去梢,在地面5-10厘米光滑部位用刀刻取与块大小相同的树皮。将待接块嵌入砧木取皮部位,然后用塑料膜绑严,但要出接嫁接7-10天后,接,可解绑带,在5厘米处将去。嫁接后,要及时抹去砧木上的萌,以促进苗木生长

栽培技术

插后管理

扦插后立即灌水,使插穗和土壤紧密接触,使插穗能吸收充足水分,然后盖农用薄膜,温度要保持在26-30℃,相对湿度60%-80%,上部搭荫棚,透光度25%,6月中旬应避免强光照射。越冬前撤荫棚,浇足水。次年适当松土拔草,加强水肥管理,深秋冬初或翌年早春起苗定植。

苗期管理

幼苗长出2时进间苗,苗7厘米,除杂草,6月上旬中耕,入冬前浇水1次,并给幼苗培土,以便安全越冬。

由于山茱萸种皮坚硬,不易发,不管是春播还是秋播,播种后都应及时用地膜覆盖以保温保湿。正常情况下幼苗1年便可出齐。齐苗后要加强管理,适时松土除草,视土壤墒情浇水,施肥促进幼苗生长,培育至苗高80-100厘米时,便可出圃定植。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4-5次;5、6月增施过磷酸钙,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座果率,冬季增施腊肥,亦能平衡结果大小年差异。夏季培土1次,以防倒伏。幼树高约40-60厘米时,2月间打去梢,选留3-4个,再在职上选留3-4个副成自然心形。幼树以整,修剪为。又因山茱萸长、中短果均以花芽结果为,各类果不宜短。成年树于春、秋两季修剪,调生长与结果之间的矛盾,更新结果群,保留生长,进,促进分枝

病虫防治

病害

  • 角斑病

山茱萸危害症状要为害叶片起早期叶片枯萎,成大量落,树势早衰,幼树挂果推迟。该病在新老园地均有发生,在山区调查,重病园地被害株率高达90%以上,叶片受害率在77%左右,分布广、为害大。病斑因受叶脉限制成多角,降雨量多,则危害严重,落后相继落果,凡土质不好、干旱贫瘠、养不良的树易感病,而发育旺盛的则比较抗病。

防治法:⑴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⑵春季发前清除树下落,减少侵染来源,6月始,每月喷洒1:1:100波尔多液1次,共喷3次,也可喷洒400-500倍代森锌;⑶培育抗病品种。

危害症状要为害果实,6月中旬就有黑果和半黑果的发生,产区群众称为“黑疤痢”。不管老区和新园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出现,果实被害率为29.2%-50%,重则可达80%以上。果实感病后,初为褐色斑点,大小不等,再扩展为,呈不规则大块黑斑。感病部位下陷,逐步坏死,失水而变为黑褐色枯斑,严重的成僵果落或不落。病菌在果实的病组织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宜时,由、雨传播为害果实而感病。病害的严重程度与种植密度、地势与地,树荫下、潮湿排水不良、通透光差的发病重,一般7-8月多雨高温为发病盛期。

防治法:⑴秋季果实采收后,及时剪除病、摘除病果,集中深埋,冬季将枯、病残体烧毁,减少越冬菌源;⑵选育抗病品种,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⑶加强田间管理,进修剪、浇水、施肥,促进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⑷苗木运输过程中加强检疫,防止将病菌带入;⑸在初发病期,喷1:1:100波尔多液,中期每月上、中旬喷50%的多菌灵800-1000倍液,8-9月每隔半月喷1次,连续喷2次或及时喷施25%施保克乳油1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1000-2000倍液进防治。⑹栽种前,用0.2%的抗菌401浸泡24小时,以保苗木健壮。

  • 白粉病

危害症状要为害叶片叶片患病后,自尖端向逐渐失去绿色,正面变成灰褐色淡黄色褐斑,面生有白粉状病斑,以后褐色黑色小黑粒,最后干枯死亡。

防治法:理密植,使林间通透光,促使植株健壮;⑵在发病初期,喷50%的托布津1000倍液。

危害症状该病要为害干。在皮层圈、或不规则厚膜,膏药。所以,称它为灰色膏药病。在成年植株上发生,通常活和死都能受害。受害后,树势减弱,甚至枯死。

防治法:⑴培养实生苗,砍去有膏药病的老树,理更新;⑵用刀刮去病菌膜,干上涂刷石灰乳或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保护;⑶消灭介壳虫,夏季喷4波美度石硫合剂;⑷在发病初期,喷1:1:100波尔多液,每7-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

虫害

  • 蛀果蛾

发生规律:蛀果蛾(萸肉食虫、萸肉虫)蛀食果肉。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树下土结茧越冬,翌年7-8月上旬化蛹,蛹期10-14天,7月下旬、8月中旬为化蛹盛期。9-10月幼虫为害果实,11月份始入土越冬。虫害率较高。在果实成熟期,为害更为严重。

防治法:⑴在成虫羽化盛期,喷2.5%的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2000-4000倍液进防治;⑵用2.5%的敌百虫和50%的甲铵磷1:400比例混,进土壤消毒处理,可杀灭越冬虫茧或用5%西维因粉3千克进土壤消毒,可杀灭越冬虫;⑶利用食加敌百虫制成毒饵,诱杀成蛾;⑷采收果实后及时加工,不宜存放过久,以减少害虫的蔓延。

  • 大蓑蛾

危害症状大蓑蛾(避债蛾)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将山茱萸全部吃光。使其长势减弱,果实减少,影响第2年的坐果率。

防治法:⑴人工捕杀,尤其在冬季落后,冬春季结,摘取挂在树上的袋囊;⑵安装黑光灯,诱杀成蛾;⑶在发生期,喷射10%杀灭菊酯2000-3000倍液或喷90%的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⑷培养和释放蓑蛾姬蝉,以及保护食虫鸟,进生物防治。

危害症状木撩蠖(造桥虫)幼虫咬食叶片,仅留叶脉,造成条光秃,使树势生长减弱,当年结果少,第2年也不能结果。其虫卵产在山茱萸分叉下部的树皮

防治法:⑴在7月份幼虫盛期,对1-2龄的幼树,要及时喷2.5%的鱼藤500-600倍液或90%的敌百虫1000倍液进防治;⑵早春时,可在树木周围1米范围,挖土灭蛹或在地面撒甲基异磷酸,防止蛹羽化。

危害症状成虫刺吸嫩叶片,严重的使条干枯、落,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法:⑴用50%的磷胺乳2000倍液、40%的乐果600倍液或菊酯类药5000-8000倍液喷雾;⑵选育抗虫品种。

  • 刺蛾类

危害症状低龄幼虫啮食肉,高龄幼虫多沿叶缘蚕食,影响树势,造成落花落果,降低产量。

防治法:⑴灯光诱杀,在羽化期于19:00-21:00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⑵消灭越冬茧,利用刺蛾越冬期历时长,结茧越冬的习性,分用敲、掘翻、挖等法消灭越冬茧;⑶化防治:幼虫期,喷洒溴氰菊酯5000-8000倍液、90%的敌百虫800倍液或喷洒80%的敌敌畏1000倍液、50%的马拉硫磷1500倍液。

  • 木囊蛾

危害症状幼虫群集蛀入木质部成不规则的坑道,使树木生长衰弱,并易感染真菌病害,起死亡。

防治法:⑴灯光诱杀:5-6月份成虫羽化期用黑灯光诱杀;⑵化防治,初孵幼虫期,用50%的硫磷乳400倍液喷洒树干毒杀幼虫|当幼虫蛀入木质部后,用40%的乐果50倍液或80%的敌敌畏50倍液注入虫孔后用黏土密封,即可杀死幼虫。

  • 介壳虫类

危害症状以草履蚧、牡蛎蚧为多,若虫孵化出土后,爬至条嫩梢吸食汁液,轻者使生长不良,重者起落,致使条枯死,易招致霉菌寄生,严重影响树木生长

防治法:⑴检疫和进天敌:在保护区设立检查站,止有蚧虫的种苗传播蔓延,一旦发生,要进天敌抑制害虫的暴发;⑵发生面积不大时,可用长柄棕刷将固定幼虫刷去;⑶若虫期,可喷洒50%的一六零五乳油15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3次,也可在树基部打孔灌注40%的氧化乐果。

危害症状绿腿蝗(蝗虫)咬食叶片,甚至吃光叶片,仅剩下叶脉,影响植株生长。6-7月份为害最严重。

防治法:⑴春秋除草沤肥,杀灭块;⑵1-2龄若虫集中为害时,进人工捕杀,⑶在早晨趁有水时,喷5%的敌百虫粉,用量为22.5-37.5千克/小时平米。

主要价值

药用

果肉含有16种氨基酸,另外,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另外,含有生理活性较强的皂甙原糖、多糖、苹果酸、石酸、酚类、树脂、鞣质和维生素A、C等成分。其味酸涩,具有滋补、健利尿、补,益等功效。压高、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月经过多等症。

山茱萸的成熟干果实,去核后即为贵药材山芋肉。果药入药,为收敛性补及强壮;可健、补、治贫血痛、神经心脏衰弱等症。其性味酸涩、入。酸涩收敛,有滋、固的作用,适用于不足所致的膝酸软、遗精滑泄、眩晕耳鸣之症。

茱萸肉含有丰富的养物质和功能成分,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集历代医家应用山茱萸验,把山茱萸列为补、补益调气、补虚、明和强身之药。

山茱萸为原料的绿色保健食品发,可加工成饮料、果、蜜饯及罐头等多种食品。

观赏

山茱萸后萌,秋季红果累累,绯红欲滴,艳丽悦,为秋冬季观果佳品,应用于园林绿化很受欢迎,可在园、单植或植,景观效果十分美丽。盆栽观果可达3个月之久,在卉市场十分畅销。

植物文化

山茱萸这个称最早出现在《农本草》中。在民间,山茱萸称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战国时期赵王有颈椎病,颈痛难忍,一位姓朱的御医用一种干果汤给赵王服用,很快使赵王解除病痛。而后赵王问朱御医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朱御医回答是山萸果,如若坚持服用,不但可治愈颈椎疼痛,还可安、清热明。赵王听后大喜,令人大种山萸。为了表彰朱御医的功绩,就将山萸更为山朱萸,后来人们将山朱萸写成现在的山茱萸,并逐渐流传了下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茴芹

下一篇 山苦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