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茶叶

红山 红山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5m。树皮褐色,幼棕色,无毛。互生;叶柄长 6-17mm;叶片革质,倒卵形,长6-12cm,宽2.5-6cm,光瑞渐尖而钝,基部楔形红山红山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褐色,幼棕色,无毛。互生;叶柄长 8-15mm;叶片革质,倒卵形,长5-10cm,宽2.5-6cm,光瑞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
目录

形态特征

红山红山 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10m。树皮褐色,幼棕色,无毛。互生;叶柄长 8-15mm;叶片革质,倒卵形,长5-10cm,宽2.5-6cm,光瑞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无毛,干后带黄色

两性,单生或对生于腋或,大红色,径5-8cm;萼片5,宽卵,外被白色柔毛;花瓣5-7,栽培品种多重辩,有白、淡红等色,花瓣,先端有凹缺,基部稍连雄蕊多数,外侧丝基部连,附着于花瓣基部,侧离生;子房上位,无毛,花柱先端3裂。葫果近球,径2.2-3.2cm,果皮厚,光滑无毛,室裂。种子近球,有角棱,长l.88-2.5cm,暗褐色期4-5月,果期9-10月。

西南红山

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m。互生;叶柄长,带红色叶片革质,长或长披针,长6.5-10cm,宽2.2-3.5cm,先端长尾状,基部楔形,边缘具粗锯齿叶脉在上下面均明显。

两性,蔷薇红色白色,通常单独生;苞片萼片9-10合生成杯状总苞,长2-3cm,外面有绒毛;花冠长3.5-5.5cm,花瓣5-8,基部1-1.5cm处附着于丝上;雄蕊多数,长2-3cm,外轮丝下部1/2-2/3合生成肉质筒状;子房上位,密生绒毛,花柱长2.5-3cm,基部有丝状柔毛,先端三浅裂。蒴果本质,球,直径3.5-5cm,室裂。

西南红山 本种与上种极相似,要区为:本种幼和嫩通常被柔毛,端渐尖,叶基楔形,边缘细锯齿较密,红色苞片萼片部被褐色茸毛。

滇山 灌木或小乔木,高至15m。互生;叶柄长8-15mm;叶片卵形,长5-10m,宽2.5-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有细锯齿叶脉网在上面清晰可见,干后带黄色单生或对生于腋或,大红色花瓣5-6个,栽培品均为重瓣,先端微凹;丝无毛;子房无毛,花柱先端3裂。蒴果

分布范围

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1000-2800m的山沟、水旁或疏林中。

2.多为栽培

资源分布

1.原产我国东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

2.分布于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3.分布于贵州云南等地。

4.分布于云南

主要价值

清热解毒;止肿毒;汤伤;出

性状

性状鉴山茶叶卵形,长5-10cm,宽2.5-6cm;先端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锯齿,黄绿色;表面略有光泽,无毛,或面及边缘略有毛;革质。叶柄,长8-15mm。微,味微苦、涩。

化学成份

含山皂甙(camellidin)Ⅰ、Ⅱ,维生素C,可可豆碱(theobromine),左旋表儿茶(epicatechin)和右旋儿茶(catechin)。还含类脂(lipid),其中棕榈酸(palmiticacid)占31.8%,油酸(oleic acid)占18.9%以及β-香树脂醇(β-amyrin)。

性味

苦;涩;

归经

用法用量

服: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或研末调涂。

摘录

《中华本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山植物红山CamelliajahoicaL.、西南红山C.pitardiiCoh.-St.、窄西南红山C.pitardiiCoh.-St.var.yunnanicaMealy及滇山C.reticulataLindl.等的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采滴后,洗净,晒干。

云峰山茶叶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茶子

下一篇 山茴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