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丁子

山丁子 山丁子(拉丁文:Malus baccata (L.) Borkh.),俗山定子、山荆子、林荆子,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幼树树冠,老时,早春白色朵,秋季结成小球黄色果实久不落,很美丽,可作园观赏树种。生长茂盛,繁殖容易,耐力强,我国东北、华北各地用作苹果和红等砧木。根系深长,结果早而丰产。各种山荆子,尤其是大果型变种,可作培育耐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生山坡杂木......
目录

形态特征

山荆子为乔木,高达10~14米,树冠广,幼细弱,微屈,无毛,红褐色,老褐色;冬卵形,先端渐尖,鳞片边缘微具绒毛,红褐色叶片卵形,长3~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稀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嫩时稍有短柔毛或完全无毛;叶柄长2-5厘米,幼时有短柔毛及少数腺体,不久即全部落,无毛;托叶膜质,披针,长约3毫米,全缘或有腺齿,早落。

花序,具4-6朵,无总梗,集生在小端,直径5~7厘米;花梗细长,1.5~4厘米,无毛;苞片膜质,线状披针,边缘具有腺齿,无毛,早落;直径3~3.5厘米;萼筒外面无毛;萼片披针,先端渐尖,全缘,长5~7毫米,外面无毛,面被绒毛,长于萼筒;花瓣卵形,长2~2.5厘米,先端钝,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15-20,长短不齐,约等于花瓣之半;花柱5或4,基部有长柔毛,较雄蕊长。

果实近球,直径8~10毫米,红色黄色,柄洼及萼洼稍微陷入,萼片落;果梗长3~4厘米。期4-6月,果期9-10月。

出种率4.4%。种子小,千粒重6.7克,每千克14-15万粒。

生长习性

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海拔50~1500米。喜光,耐性极强(有些类型能抗-50℃的低温),耐瘠薄,不耐盐,深性,寿命长,多生长山地和淋溶褐土地带海拔800-2550米的山区。山荆子除盐碱地以外的山、丘、平原地区。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各地又有各地的适宜类型。如山西省太原地区及上党盆地适用沁源山荆子,晋南地区适用蒲县山荆子;陕西省榆林地区适用黄龙山荆子。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海拔50-1500米。

山区随处可见,在杂木林中常有成分布。山荆子分布很广,变种和类型较多。据调查,中国东北中部山荆子有阔山荆子(var.latifolis Skv.)和椭山荆子(var.silvatica Skv.)2个变种,有山荆子、山荆子和扁山荆子3个变型。河北省燕山地区、赤城大海坨和承德北部的围场坝上均有山荆子分布。其变异类型有长柄、短柄、小、窄果、扁果、平山荆子等22个类型之多。

山西的沁源山荆子,要分布在太岳山区的沁源和王陶乡的阴坡水边,抗阴湿,不抗旱。雁北的广灵山荆子分布于阳坡地埂边,抗、抗旱。阳高山荆子产于阳高县的王官人屯,抗腐烂病。房山山荆子比较抗盐,嫁接苹果不黄化。

西藏昌都地区的山荆子,果实有长、倒卵3个类型,单果重1.25克,鲜红色,萼,有光泽,果柄长1.9~3.9厘米,紫红色,9月下旬成熟。

四川的山荆子零星分布在海拔1140~1850米处,茂汶、盐源等县作苹果砧木用,有“小脚”现象。宁夏在六盘山西山区也有分布。山丁子

种类介绍

山区随处可见,在杂木林中常有成分布。山荆子分布很广,变种和类型较多。据调查,中国东北中部山荆子有阔山荆子(var.latifolis Skv.)和椭山荆子(var.silvatica Skv.)2个变种,有山荆子、山荆子和扁山荆子3个变型。河北省燕山地区、赤城大海坨和承德北部的围场坝上均有山荆子分布。其变异类型有长柄、短柄、小、窄果、扁果、平山荆子等22个类型之多。

分布范围

产自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蒙古、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甘肃。生山坡杂木林中及山谷阴处灌木丛中,海拔50-1500米。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山西的沁源山荆子,要分布在太岳山区的沁源和王陶乡的阴坡水边,抗阴湿,不抗旱。雁北的广灵山荆子分布于阳坡地埂边,抗、抗旱。阳高山荆子产于阳高县的王官人屯,抗腐烂病。房山山荆子比较抗盐,嫁接苹果不黄化。

西藏昌都地区的山荆子,果实有长、倒卵3个类型,单果重1.25克,鲜红色,萼,有光泽,果柄长1.9~3.9厘米,紫红色,9月下旬成熟。

四川的山荆子零星分布在海拔1140~1850米处,茂汶、盐源等县作苹果砧木用,有“小脚”现象。宁夏在六盘山西山区也有分布。

中国分布:

北京:丰台、海淀、门头沟、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延庆

天津河北区、蓟县

河北:正定、昌黎、抚宁、卢龙、涞源、易县、张北、蔚县、怀来、涿鹿、赤城、承德、兴隆、围场

山西:太原、沁县、沁源、沁水、和顺、稷山、绛县、垣、夏县、永济、五台、宁武、岢岚、翼城、安泽、蒲县、霍州、吕梁、离石、交城、临县、中阳

蒙古:呼和浩特、巴林右旗、敖汉、准格尔、呼伦贝尔、鄂温克、化德、科右前旗、扎赉特旗、林郭勒

辽宁:沈阳、大连、金州、鞍山、清原、本溪、桓仁、凤城、义县、岭、朝阳、建平、凌源、绥中、兴城

吉林:永吉、桦甸、通化、抚松、长白、珲春、安图

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尚志、齐齐哈尔、宁安

山东:青岛、烟台

河南:登封、嵩县、林州、济源、卢氏、灵宝、南阳、乡、信阳、商城

湖北:农架

湖南:永顺

广东:乳源

重庆:巫溪

西藏:拉萨、洛扎、加查、林芝、米林、

陕西:西安、蓝田、周至、耀州、宜君、眉县、陇县、凤县、太白、泾阳、旬邑、武功、蒲城、延安、甘泉、黄龙、汉中、南郑、洋县、佛坪、安康、宁陕、凤、商南、镇安

甘肃:兰州、嘉峪、天水、清水、武山、平凉、华亭、庄浪、水、漳县、武都、宕昌、和政、卓尼、舟

青海:西宁、互助

宁夏:泾源

新疆:乌鲁木齐、喀什、伊犁、伊宁、阿勒泰

中国以外分布:于蒙古、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

繁殖栽培

种植

多用播种繁殖果实在充分成熟时采收,每百斤果实可出种子1~1.5公斤,沙藏越冬,正常出苗率在80%以上。种子细小,千粒重6~7克,幼苗在第一年生长较慢,通常在二年生时可供接。

种子处理

选择当年新采的山丁子种子,要求籽粒饱满,发率在90%以上。层积处理的时间一般在11月末-1月末均可,种子层积前先用清水浸泡24小时,使之充分吸收水分。然后将浸好的种子与细沙1:5的比例混拌均匀,水分达到手握成团不即可,装入编织袋中。平放至室外阴凉处50cm深的坑中,上埋土与地表平略凸为好。

播种管理

山丁子每年3月20日-30日为最佳播种时间,播种前先做育苗床,深翻耙平,做成1.0m×10m床,床高10cm。灌足水,用40%的五氯硝基苯粉和65%的代森锌粉1:1混,进床面消毒,8g/m2用药量加细土4kg拌匀,撒于床面。取层积好的种子连沙子一起均匀撒在床面上,然后用1:1的细土和细沙子覆在种子上面,覆土0.5cm,播种量为100g/m2。最后用槐树条支拱,上覆盖1.2m宽的普通地膜。播种后7天左右幼苗始出土,控制白天温度不超过30℃,夜间温度不低于12℃,保持床面土壤温润。苗长出3~6时即可移栽,过晚影响幼苗生长,更不利成活。移栽前15-20d注意控制浇水,放炼苗。栽前7天撤下地膜,喷一次苗菌敌1000倍液防治立枯病。同时加入面肥一起喷施,以利幼苗生长。发现杂草及时拨出。

移栽及管理

苗圃地应选择向阳,地势平坦,灌水排水便,地下水位在1-1.5m以下的沙质壤土或轻粘壤土的地段,结深翻整地,施有机肥3000-5000kg/666.7m2,然后做成为60cm的垅。在垅上沟15cm深,随后向沟中灌水,把幼苗栽于沟两侧,成大垅双,株6-7cm,苗栽后随即培土封垅,以利缓苗,以后每隔4天左右灌水或喷水一次,30天保持土壤不见干。移栽10天后,及时喷1次50%的多菌灵1000倍液与蚍虫啉1000倍液混,防治病虫害。以后视病虫害发生情况再决定。此外苗期还应及时除草、松土、视苗木长势进1次土壤追肥或面喷肥。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幼树树冠,老时,早春白色朵,秋季结成小球黄色果实久不落,很美丽,可作园观赏树种。

济价值

山荆子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用于印刻雕版、细木工、工具把等;嫩可代,还可作家畜饲料。生长茂盛,繁殖容易,耐力强,中国东北、华北各地用作苹果和红等砧木。根系深长,结果早而丰产。各种山荆子,尤其是大果型变种,可作培育耐苹果品种的原始材料。

药用价值

【功能治】 止泻痢。痢疾;吐泻

【用法用量】 服:汤,15-30g;或研末;或酿

【摘录】 《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叶互生

下一篇 山茶根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