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荸荠
入药部位
球茎或全草。
性味
味苦,性平。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炮制
采集加工: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切段、晒干备用。
形态特征
植物竹叶兰,别名竹兰《广州植物志》,禾叶竹叶兰《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植株高40-80厘米,有时可达1米以上;地下根状茎常在连接茎基部处呈卵球形膨大,貌似假鳞茎,直径1-2厘米,具较多的纤维根。茎直立,常数个丛生或成片生长,圆柱形,细竹秆状,通常为叶鞘所包,具多枚叶。叶线状披针形,薄革质或坚纸质,通常长8-20厘米,宽3-15(-2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具圆筒状的鞘;鞘抱茎,长2-4厘米。花序通常长2-8厘米,总状或基部有1-2个分枝而成圆锥状,具2-10朵花,但每次仅开1朵花;花苞片宽卵状三角形,基部围抱花序轴,长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5-3厘米;花粉红色或略带紫色或白色;萼片狭椭圆形或狭椭圆状披针形,长2.5-4厘米,宽7-9毫米;花瓣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与萼片近等长,宽1.3-1.5厘米;唇瓣轮廓近长圆状卵形,长2.5-4厘米,3裂;侧裂片钝,内弯,围抱蕊柱;中裂片近方形,长1-1.4厘米,先端2浅裂或微凹;唇盘上有3(-5)条褶片;蕊柱稍向前弯,长2-2.5厘米。蒴果近长圆形,长约3厘米,宽8-10毫米。花果期主要为9-11月,但1-4月也有。
生长环境
生于草坡、溪谷旁、灌丛下或林中,海拔400-2800米。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