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藿香

山藿香Teucrium viscidum Bl. ,见愁、芙蓉等。植物见愁的全草。分布于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等地。药用功效是凉血;解毒消肿。可以用来治疗咳吐血肺痈,跌打损伤,肿毒,脚癣,狂犬咬伤毒蛇咬伤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犬鼠尾草(中国植物杂志,第三卷)山藿香四川)图版19:1-3Salvia cynica Dunn in Notes ......
目录

参考文献

鼠尾草(中国植物杂志,第三卷)山藿香四川)图版19:1-3

Salvia cynica Dunn in Notes Bot. Gard. Edinburgh 8: 164. 1913; in ibid. 6: 163. 1915; Kudo in Mem. Fac. Sci. Agr. Taihoku Univ. 2: 165. 1929; Stib. in Act. Hort. Gothob. 9: 119. 1934; in ibid. 13: 349. 1939.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木质,深褐色,被宿存的叶鞘,其下生出条状及纤细的须根

直立,高30-50厘米,钝四稜,被疏的短柔毛。基出未见。

叶片宽卵或戟状宽卵或近,长5-20厘米,宽3-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状戟,边缘具重牙齿或重锯齿,纸质,两面绿色,疏被微硬毛,下面黄褐色腺点;叶柄凸,基部多少宽大,疏被微硬毛,长1-11厘米,下部者最长,向上渐短。

轮伞花序2-6,疏离,组成长达20厘米的总状花序苞片披针,长5-10毫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具缘毛;花梗长约5毫米,与序轴均被短柔毛。花萼,常带紫色,外被疏柔毛,疏布红褐色腺点,面满布微硬伏毛,萼筒长13-15毫米,萼檐二,上宽三角,长约4毫米,宽10毫米,先端具长达1.5毫米的小突尖,下长约6毫米,宽约8毫米,半裂成2齿齿长三角,先端渐尖,果时花萼略增大,膜质。

花冠黄色,长达4厘米,外面近无毛,面在冠筒中部稍下有多少水平向而在面间断的小疏柔毛毛环,冠檐,上,长约10毫米,宽8毫米,先端微凹,直伸,下与上近等长,平展,3裂,中裂较大,心形,先端微凹,边缘浅波状,侧裂近半

能育雄蕊伸在花冠下,丝扁平,长8毫米,药隔长11毫米,中部关节处被小疏柔毛,上长7毫米,下长约4毫米,较上瘦小,端横生药室,二下药室先端联。退化雄蕊短小,长约1毫米,不发育花柱略伸出花冠,先端极不相等2浅裂,后裂极不明显。花盘稍膨大。

坚果,直径2.8毫米,褐色

期7-8月。

产地分布

山藿香四川东部及西部。

生于林下、路旁、沟边等处,海拔1500-3200米。

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康定及巫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蚂蝗

下一篇 轮作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