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山蜡梅

山蜡梅,中药。为蜡科蜡植物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Oliv.的植物山蜡梅,分布于我国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具有祛解表,芳香化湿之功效。治流感,中暑慢性气管炎,湿胸闷,蚊蚁叮咬。亮腊梅、毛山马桑、香山蜡梅、臭腊梅铁筷子、小坝王、秋蜡、野蜡、雪里、鸡卵果(《全国草药汇编》)。味辛、微苦,......
目录

别名

腊梅、毛山马桑、香山蜡梅、臭腊梅铁筷子、小坝王、秋蜡、野蜡、雪里、鸡卵果(《全国草药汇编》)

入药部位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功效

解表,芳香化湿

主治

流感,中暑慢性气管炎,湿胸闷,蚊蚁叮咬。

相关配伍

1、治风寒感冒,香6g,生姜3-5水,服时加红糖适量。(《安徽草药》)

2、治胸闷、倦怠、懒食,香桔梗各4.5g,陈皮6g,苍术9g。服。(《安徽草药》)

用法用量

服:汤,6-18g,含有挥发油,不宜久;或水冲

外用:适量,鲜品揉擦。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2、降压作用。

使用注意

用量过大,偶有恶心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停药后即可消失。

现代应用

治疗感冒。

炮制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以夏、秋季采收为佳,鲜用或晒干。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梗,洗净,稍润,切丝,干

贮藏

贮干容器,密,置通处。防潮。

鉴别

药材性状

或狭,长5-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较糙,具密布的透明腺点,褐色,于下表面明显突出;叶柄长0.5-1厘米。薄革质,清香,味微苦而辛凉。以完整、香浓者为佳。

性状

为丝状,两面无毛,深绿色,光亮,革质。清香,味辛,微苦涩。

形态特征

山蜡梅植物手册》,野蜡云南中药资源录》。常绿灌木,高达3米。幼,老单叶对生,近革质;叶片或卵状披针,长2-13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叶脉在上面凸起。小花单生或成对生于腋,芳香,直径约1厘米;花被多数,白色或黄白色,外轮花被,长达1.5厘米,宽约3毫米,中轮花被窄椭花被卵形雄蕊5-7,长约3毫米,花药丝长,退化雄蕊雄蕊基部侧对生;离生心皮多数,子房卵形花柱纤细。假果,长2-4厘米,褐色,被糙硬毛,瘦果数个。种子1颗。期10月至次年1月,果期4-7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疏林下或林缘阳处。

相关论述

1、《安徽草药》:“疏风寒,芳香化湿,辟秽醒脾。”

2、《全国草药汇编》:“解表清热解毒。预防感冒,性感冒,中暑慢性气管炎,胸闷。外用治蚊蚁叮咬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山螃蟹

下一篇 立体种植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