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蜡梅
别名
入药部位
叶。
性味
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功效
主治
相关配伍
用法用量
药理作用
1、镇咳作用。
2、降压作用。
使用注意
现代应用
治疗感冒。
炮制
鉴别
药材性状
叶椭圆形或狭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下表面色较浅,两面均较糙,具密布的透明腺点,主脉浅褐色,于下表面明显突出;叶柄长0.5-1厘米。薄革质,气清香,味微苦而辛凉。以完整、香气浓者为佳。
饮片性状
形态特征
山蜡梅,别名亮叶蜡梅《经济植物手册》,野蜡梅《云南中药资源名录》。常绿灌木,高达3米。幼枝方形,老枝近圆柱形。单叶对生,近革质;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13厘米,宽1.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叶脉在上面凸起。小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芳香,直径约1厘米;花被片多数,白色或黄白色,外轮花被片长圆形,长达1.5厘米,宽约3毫米,中轮花被片窄椭圆,内轮花被片卵形;雄蕊5-7,长约3毫米,花药比花丝长,退化雄蕊于雄蕊基部内侧对生;离生心皮多数,子房卵形,花柱纤细。假果椭圆形,长2-4厘米,褐色,被糙硬毛,内含瘦果数个。种子1颗。花期10月至次年1月,果期4-7月。
生长环境
生于山地疏林下或林缘阳处。
相关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