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生活百科   
[0]

根冠比

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性;在作物苗期,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生长条件,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具体措施有: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中耕断、蹲苗等措施,肥水措施是:施磷肥,控水。根冠比定义不同人理解有不同:一是表面意思,地下部分包括荚果;二是植物荚果归为地上部分。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分界点为下胚轴根冠树地下部与地......
目录

根冠比

是指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鲜重或干重的比值。它的大小反映了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性;在作物苗期,为了给作物创造良好生长条件,要促进根系生长,增大根冠比。具体措施有: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中耕断、蹲苗等措施,肥水措施是:施磷肥,控水。

花生

根冠比定义不同人理解有不同:一是表面意思,地下部分包括荚果;二是植物荚果归为地上部分。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分界点为下胚轴

茶树

根冠比[Root—top ratio] 树地下部与地上部相对生长量之比。一般以地下部根系与地上部的干重比值表示。树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发育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在态上表现出有一定的比例系。根冠比能反映出树地上、地下部生长发育情况,高则根系机能活性强,低则弱。不同的树品种、生物年龄、栽培管理技术等有不同的根冠比。树幼苗期根系生长速度几乎相同,根冠比基本在1左右,表现为幼苗出土初期,根系生长占优势。第二次生长始,子叶的养分已消耗殆尽,生长所需的养分要靠产物供给。由于地七部光能力增强,牛长加速,其生长总量逐渐超过地下部,根冠比相应减小。在自然生长条件下,根冠比在1:1.5左右。但在采摘和修剪条件下,地上部生长旺盛,其生长量常超过根系生长量的2~3倍。随着树龄增加,地上部与根系之间,仍保持一定的比例系。在生产实践上人们常通过修剪、深耕等手段调控地上部与根系生长发育,达到树冠更新复壮的的。

影响因素

(1)土壤水分土壤中常有一定的可用水,所以根系相对不易缺水。而地上部分则依靠根系供给水分,又因大量腾,所以地上部水分容易亏缺。因而土壤水分不足对地上部分的影响比对根系的影响更大,使根冠比增大。反之,若土壤水分过多,氧含量减少,则不利于根系的活动与生长,使根冠比减少。水稻栽培中的落干烤田以及旱田雨后的排水松土,由于能降低地下水位,增加土中含氧量而有利于根系生长,因而能提高根冠比。

(2)光照在一定范围,光强提高则光产物增多,这对与冠的生长都有利。但在强光下,空中相对湿度下降,植株地上部腾增加,组织中水势下降,生长易受到抑制,因而使根冠比增大;光照不足时,向下输送的光产物减少,影响生长,而对地上部分的生长相对影响较小,所以根冠比降低。

(3)矿质养不同养元素或不同的养水平,对根冠比的影响有所不同。氮素少时,首先满足生长,运到冠部的氮素就少,使根冠比增大;氮素充足时,大部分氮素与光产物用于生长,供应部的数量相对较少,根冠比降低。磷、钾肥有调碳水化物转化和运输的作用,可促进光产物向和贮藏器官的转移,通常能增加根冠比。

(4)温度通常部的活动与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比地上部分低些,故在温低的秋末至早春,植物地上部分的生长处于停滞期时,根系仍有生长根冠比因而加大;但当温升高,地上部分生长加快时,根冠比就下降。

(5)修剪与整修剪与整去除了部分枝,当时效应是增加了根冠比。然而其后效应是减少根冠比。这是因为修剪和整刺激了侧芽和侧生长,使大部分光产物或贮藏物用于新梢生长,削弱了对根系的供应。另一面,因地上部分减少,留下的根系得到的水分和矿质(特是氮素)的供应相应地增加,因此地上部分生长要优于地下部分的生长

(6)中耕与移栽中耕起部分断,降低了根冠比,并暂时抑制了地上部分的生长。但由于断后地上部分对根系的供应相对增加,土壤又疏松通气,这样为根系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了侧根与新生长,因此,其后效应是增加根冠比。苗木、蔬菜移栽时也有暂时伤,以后又促进发的类似情况。

(7)生长三碘苯甲酸、整素、矮壮素、缩胺等生长抑制生长延缓端或亚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有抑制作用,使节间变短,可增大植物根冠比。GA、油菜素酯等生长促进,能促进菜类如芹菜菠菜苋菜生长,降低根冠比而提高产量。

在农业生产上,常通过肥水来调控根冠比,对甘薯胡萝卜、甜菜(含马铃薯)等这类以收获地下部分为的作物,在生长前期应注意氮肥和水分的供应,以增加光面积,多制造光产物,中后期则要施用磷、钾肥,并适当控制氮素和水分的供应,以促进光产物向地下部分的运输和积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顶端优势

下一篇 山鸡蛋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