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龙眼
别名
入药部位
性味
味微辛,性温。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主治
用法用量
内服:30-60g。
药理作用
炮制
药材性状
类圆柱形,弯曲不直,长40-80厘米,直径0.5-1.5厘米,罕有分枝。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有细皱纹及须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黄白色,皮部薄,木部宽广,可见细小针孔状导管。气无,味微苦。以条粗、无须根者为佳。
形态特征
灌木或乔木水,有时藤本状,长可达10米以上,全体密被黄色星状柔毛。叶互生;叶柄长2.5-4厘米;叶片三角卵形或卵形,长9-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截平或稍呈心形,全缘,两面被毛,多少有变异,春、夏间开黄绿色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雄花成穗状总状花序,单一或分枝。腋生,花萼3裂,密被黄色茸毛,雄蕊多数;雌花序顶生或腋生,萼3裂,子房3室。蒴果球形,被锈色茸毛。种子黑色,微有光泽,球形,直径约3毫米。
生长环境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