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痰毒

痰毒是感受风热湿毒被毒壅塞于皮肉之间,继而炼液成痰毒互阻,结块而肿的急性化脓性疾病。本病包括颈痈腋痈、胯。相当于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候分类1.风热痰毒:肿块发生在颌颈部,全身恶寒发热头痛口干咽痛。苔薄白或薄黄,浮数。2.肝郁痰火:肿块发生在腋下,全身发热头痛,胸胁牵痛,口苦干。舌红,苔黄,弦数。3.湿热蕴结:肿块发生在沟部,全身发热,患肢拘急,小便黄热。苔黄......
目录

病因

发病初为交阻,化脓期为热结聚,热胜肉腐成脓,溃后去正复,或虽外泄,而尚未通畅,若兼火毒上攻者,多数起于颈之两旁及颌下,若兼炽热,则多数发于结喉之处。

症状

痰毒多由外感风热湿湿互相蕴结于皮里膜外,凝聚于经络而成。

在发生本病前往往有乳蛾、龋齿、或头面疮疖等病变存在。

饮食

1.痰毒食疗

二陈汤是四样药:茯苓、法半夏陈皮甘草。你可以常去药店里边去买些来,一副药茯苓、法半夏陈皮各10克,甘草6克,用水上10天,就没了。

2、痰毒饮食:

除了萝卜,化痰的食物还有很多,比如冬瓜性凉,味甘淡,清热消痰;无花果性平,味甘,清肺热;紫菜性味甘咸而,能软坚清热;罗汉果化痰、止咳;青菜性味甘平,解热除烦,通利肠

预防

1.用消炎药和去痰药,做到标本兼治。千万不能滥用止咳药,只治标不能治本,弄不好会加重病情。

2.自我按摩法:按摩两个部位。按摩:用弯的拇指顺,两侧、上下按摩44下。再把双手掌放在部位,双手上下按摩66下。早晚各一次。

3.早上起床后,按摩之前先一杯白水。以上法要全年坚持,才见效果。我用以上法运三年多,现在呼吸道畅通,一年四季也不咳嗽也少的多了。

治疗

治疗宜清热解毒,软坚结。(仅供参考,详细请询问医生)

常用方药消瘰加减:

金银10g连翘10g黄柏10g泽泻10g茯苓20g玄参20g牡蛎30g(先煎)浙贝母10g香附10g陈皮10g僵蚕10g青皮10g法半夏10g甘草6g。

金银连翘黄柏药,清热解毒;泽泻茯苓健脾湿;玄参牡蛎、浙贝母软坚结;香附陈皮僵蚕青皮、法半夏甘草均配理气化痰。全共奏清热解毒,软坚结之效。如毒热重者,加入草30g;阴虚者,加入生地、沙参各10g;肝火旺者,加入黄芩青黛各10g。

检查

尿常规,常规,便常规,体温测量,部外触诊,部CT。

诊断鉴别

诊断依据

1.在颈、腋、沟等处,起核状肿块。初起皮色不变掀热疼痛;化脓时皮色转红,疼痛加重,核块变软,有应指感;溃后脓出稠黄。

2.有恶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

3.发病前多数有外感风热及在相应部位有急、慢性感染病灶或皮肤创伤史。

4.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诊断

正常人量很少。在吸烟者或呼吸道有病变时,量就增多。今介绍常见多的几种疾病:

1、慢性气管炎遇凉后易犯咳、喘、多,久不愈,可肿及病。在并细菌感染时,黄黏且发热

2、肺炎肺炎时有铁锈,并伴发冷发热

3、结核发热盗汗空洞时量多,化验能找到结核菌,可伴有

4、气管扩张: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层,也可伴咳

5、脓疡量特多而臭,伴发热

6、绿脓杆菌感染绿色黄绿色,较黏,伴发热

7、肺癌咳痰稀或稠,有时带,晚期也臭。

为了查清多的病因,应到医院详细检查,针对病因积极的治疗。

并发症

垫高枕头:如果咳嗽让你辗转难眠,有一种缓解的办法可以帮助你。试试将枕头垫高20厘米,侧卧而眠。它可以防止粘液积聚,也可以防止中有刺激性的酸性物质返流到食管,进而吸入

指压治疗:严重的咳嗽可导致上肉收缩甚至痉挛,此时可缓解疼痛。平衡饮食、补充水分是咳嗽病人助治疗的基本要求,平时应注意不要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还应注意补充蛋白质及各种维生素,以帮助机体早日康复。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真花学说

下一篇 假花学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