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特发性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特发性含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maryhae mosiderosis,IPH)乃一种病因未明,间歇出的少见疾病。国际上报告200多例,中国报告120余例(到1994年)。红细胞破坏后,珠蛋白被吸收,含黄素沉着于组织起反应。由于反复出可继发贫血据反复的咯血中带边缘不清的斑点状阴影,及继发的贫血可作出初步诊断,通过对液,支......
目录

病因

未明。推测与几面有上皮细胞发育异常,存在间质毛细管的机械性不稳定而反复出免疫功能障碍,如1/8患者有嗜酸细胞浸润,及肥大细胞,浆细胞增多,部分病人有冷凝集试验阳性。有些病人可并发类湿,多关节炎、 炎 ,及出现Goodpasture综征。

其它提到的原因为动物蛋白摄入,吸入有毒物质等(如有机农药)。

重量增加,切面可见弥漫性棕色色素沉着,镜检可有上皮坏死,增生,局部毛细管扩张,和间质有吞噬含黄素的巨噬细胞,后期可有弥漫性间质纤维化。电镜提示有广泛毛细皮细胞肿胀膜有蛋白沉积。组织洗涤、干后,组织量仍高于正常5~200倍。且与病情成正比。

临床表现

1、初次发作:起病多突然,典型表现为发热咳嗽咯血贫血咳嗽一般严重,少数有呼吸困难发绀。黏液多见,红色液,严重时可出现大量咯血。与此同时患儿出现贫血、乏力。查体部多无特异表现,可有呼吸音减弱或少量干罗音及细湿罗音。

2、反复发作期:初次发作后患儿间断反复发作,可长达数年。发作时有上述表现。间歇期也有咳嗽中可见棕色小颗粒,颗粒多时整个呈棕色贫血时轻时重。大部分患儿未留意中带,小婴幼儿液多下,家长多以贫血咳嗽诉带患儿就诊,误诊率高。

3、后遗症期:多年反复发作造成纤维化,影响呼吸功能,乏氧紫绀常见,并可导致原性心脏病。查体还可见肿大、杵状指。部分病人停止,但大多数病人仍有间断发作。

本病以儿童多见,要以1~7岁为见,15%超过15岁,成年人男女之比为2∶1,无明显家族性。症状取决于程度。轻度持续慢性出可有干咳、乏力、皮肤苍白体重减轻乃至杵状指。在急性出期间可出现中带咯血、低热,胸痛等。在后期可有呼吸困难,乃至功能不全的表现。在急性期及继发感染时可有明显的湿罗音闻及。大便隐阳性。

X线表现为两中、下野多个边缘不清的融性斑点状阴影,停止后,阴影于数周吸收好转。持续性中等出者,病变可呈粟粒状。

病例简介

例1,男,6岁,因反复贫血咳嗽,曾5次住院,疑为IPH,但多次查均未找到含黄素巨噬细胞,故诊断为养性贫血气管炎,对症治疗后好转出院。第6次因病情加重、咳嗽、重度呼吸困难、双可闻及湿罗音,以呼吸窘迫入院。

查体:T 38.5℃,R 92次/min,重度贫血面容,发绀?,出现三凹征。双中下野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界扩大,率180次/min,音低钝、律齐。胸部CT:双透光度减低,肺实质呈“磨玻璃样”改变,两可见粟粒状小结密度影,纹理增多、增粗、模糊。常规:RBC 2.09×1012/L,Hb 47g/L,MCV 80.9fl,MCH 22.5pg,MCHC 267g/L。见大量炎性细胞、气管上皮细胞及大量的吞噬细胞,其吞噬细胞桨可见被吞噬的含黄素颗粒,明确诊断为IPH。、纠正低氧血症及酸中毒等综治疗以及有效的护理,症状明显缓解,患儿好转出院,仍用小量激素维持,后电话随访,未见复发。

例2,女,1岁,患儿两个月前因面色苍白发热咳嗽中带,曾先后2次住院,诊断贫血抗生素、输等治疗后,热退、止好转出院。后一直面色苍白,本次以上述同样症状呈发作性加重3d,并伴气急呕吐呼吸困难中带丝和呕吐而急诊入我站。

查体:T 38.5℃,R 84次/min,发育正常,养欠佳,表情淡漠,呈重度贫血面容,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冷,双纹理增粗,可闻及杂音,肋缘及剑突下各3cm,可触及。RBC 1.44×1012/L,Hb 36g/L,9μmol/L,疑为黄素沉着症。后于半日2次留,查到含黄素巨噬细胞,确诊为IPH,、抗菌、抗衰和激素的应用及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电话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护理要点

1、床位安置及病室管理:将患儿安置于非感染病房,避免与肺炎腹泻等传染病患儿同室,以防交叉感染。室阳光要充足,空要新鲜,窒温保持在18℃~22℃,相对湿度为50%~60%,严格执病室隔离消毒制度,做到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d,窗通2次/d,通时避免空对流,防止受,严格控制探视,防止各种感染。

2、诊断要点及鉴诊断:首先,认真观察临床表现,积极提供诊断依据,以助明确诊断;然后,掌握鉴诊断:

①IPH与急性粟粒型结核相似,但急性粟粒结核为全野分布均匀、密度大小一致的粟粒状影,带有明显结核中毒症状,可做查其它检查。

静止期、慢性迁延后遗期与湿性二尖瓣病变所致铁黄素沉着症相鉴湿性二尖瓣病变所致黄素沉着症病人常有湿性二尖瓣病变病史及相应的影改变,所以,结临床可以鉴

3、并发症观察及护理:该病病程及预后与的次数和程度有,少量出时可无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及X线表现。大量出可致呼衰、衰,应密切观察病人咳量及次数,及时报告医师控制出的发展,并注意观察有无衰的表现,做好抢救的准备。

4、临床用药观察及护理

应用洋地黄类药治疗时的护理:该症大多数出现衰,纠正衰首选洋地黄类药,但此药治疗量与中毒量相接近,安全系数小,如用快速洋地黄化法,更易产生毒性反应。因此,用药要准确,严格用药量。交接班时交清楚用药时间,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注意观察BP、P、R、率及尿量。

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观察及护理:

①防治感染应用大激素可使免疫功能降低,极易发生感染,感染后使病情加重或复发。为此,应以预防为,杜绝一切交叉感染的因素。一旦发生感染,及时用抗菌药物控制;

②防止骨折:应用大激素后机体呈负氮平衡,尿钙排出增多,易发生质疏松症,因此,除补充维生素D及钙外,还应苯丙酸诺龙以促进蛋白成;

③防止电解质紊乱及糖尿病。由于此类药可潴钠排钾,应控制钠盐的摄入。可嘱病人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桔子、红枣、芹菜等,并定时采检测钾;

④做好患儿及家属的理护理工作,坚持用药,巩固治疗。对年小儿可逗逗抱抱,对年长儿可用讲故事、看图画等,使其顺利地接受治疗和护理。

纠正贫血:该症一般不张补来纠正贫血,因补后加重的含量而导致病情加重。如低于正常值,可输以纠正贫血

5、饮食护理:该症的发病原因可能有:

①存在间质毛细管的机械性不稳定而反复出

②免疫功能的障碍,部分病人有嗜酸粒细胞及肥大细胞浸润,部份有冷凝集试验阳性;

其它原因,如动物蛋白的摄入、吸入有毒物质等。故增加免疫功能,避免接触致敏原,如牛奶等异体蛋白不宜食用。多吃养丰富、易消化食物,适当限制钠盐。

治疗

在急性期可试用激素治疗,常用泼尼松1~2mg/(kg·d),2~3周后减量,逐步到维持量。对症处理包括对贫血治疗,及继发感染后的抗生素治疗。病程相差很大,有报告68例,3年死亡20例(29%),活动17例(25%),稳定12例(18%),恢复正常19例(28%)。治疗前以皮质激素为首选,发作期可静用药,然后泼尼松1-2mg/kg.d 4周,逐渐减量,维持时间6个月到2年。如无效可试用其他免疫抑制,如6-MP,环磷酰胺等。前认为小激素,长期维持治疗能减少发作次数及程度,可改善长期预后。有人试用胺(deferoxamine)以企图排出,其效果尚难肯定。近年来有人在缓解期使用灌洗术以去除含黄素颗粒,认为可以减轻纤维化的发生。

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不同程度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以中度贫血着多见。蛋白降低。   

2、发作期可有轻微黄疸,以间接红素增高为。少数Commbs试验可以阳性。   

3、普鲁氏蓝染色可见细胞蓝色颗粒,为含黄素颗粒,据此可明确诊断。对婴幼儿要抽取液做上述染色。

二、镜检和间质可见含有红细胞及含黄素的巨噬细胞。有程度不同的弥漫性纤维化。电镜下见弥漫性毛细管损害,伴皮细胞水肿、Ⅱ型上皮细胞增生及蛋白沉着于基地膜上。

三、X线表现为两中、下野多个边缘不清的融性斑点状阴影,停止后,阴影于数周吸收好转。持续性中等出者,病变可呈粟粒状。

并发症

特发性含黄素沉着症的并发症有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混合芽

下一篇 掌状脉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