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浊头痛
病因
症状
痰浊头痛的症状是头痛时作,昏蒙沉重,胸脘满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胀痛、闷痛、撕裂样痛、电击样疼痛、针刺样痛,部分伴有血管搏动感及头部紧箍感,以及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有肺部异常,呼吸道的疼痛等现象,引起血管、神经、脑膜、静脉窦、头面部皮肤、皮下组织的等异常。
饮食
汤饮食谱:
药粥食谱:
加味橘皮粥(橘皮15~20克、山药10克、法半夏10克、粳米100克):先将橘皮、半夏煎取汁,去渣,然后下山药、粳米煮粥;或将橘皮晒干,与山药、半夏共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饮食宣忌:宜清淡素食,以利祛痰。
预防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治疗
半夏15克,陈皮18克,天麻9克,白术20克,茯苓30克,厚朴12克,苏子12克,砂仁12克,生姜15克,蔓荆子12克。如痰郁化热,症见口苦、便秘、苔黄腻、脉滑数者,上方去白术、生姜,加竹茹15克,枳实10克,黄芩15克,大黄12克。
针灸:穴取百会、印堂、头维、丰隆、合谷。针宜泻法,呕吐者加内关、中脘;便溏者加天枢。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推拿:首先在腹部中脘、天枢穴用一指禅推法作10分钟,接着按揉脾俞、胃俞、大肠俞,然后在左侧背部横擦,透热为度,按揉两侧足三里、丰隆、内关穴,揉双侧涌泉穴,最后顺时针摩腹10分钟,拿肩井十余次。
检查
痰浊是中医的说法应该注意合理的四诊参合,脉诊有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异常运化失衡,会持续出现面色白,气虚呼吸不畅通等现象,具体查一下肺部有无异常,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现象,可以结合B超,痰液检查,脑部ct,核磁共振成像等手段辨别病症。
诊断鉴别
并发症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