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杓儿菜

杓儿菜(CarpesiumcernuumL.),烟管头草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直立,分枝,被白色长柔毛,上部毛较密。下部匙状长,长9-20(-25)cm,宽4-6cm,先端锐尖或钝尖,基部楔状收缩成具翅的叶柄,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和腺点;中部向上渐小,长或长披针叶柄短。【拼音】 Sháo ér Cài 【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大白草、......
目录

简介

【拼音】 Sháo ér Cài

野烟、牛儿草、牛牛草、金挖、大白草、倒提壶、野葵、六氏草、毛芸香草、野朝阳柄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烟管头草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秋季初时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出处】杓儿菜始载于《救荒本草》,云:"杓儿菜,生密县山野中。苗高一二类狗掉尾而窄,颇长,黑绿色,微有毛涩,又似耐惊菜而小,较薄,梢更小。碎瓣淡黄。"据图、文考类似本种。

形态特征

头状花序端单生,直径15-18mm,下垂,基部有数个条状披针不等长的苞片总苞杯状,长7-8mm;总苞4层,外层卵状长,有长柔毛,中层和层干膜质,长,钝尖,无毛;黄色,外围的雌花筒状,3-5齿裂,结实;中央的两性有5个裂瘦果,长约5mm,有细纵条,先端有短和腺点;无冠毛期秋季。

生境

生态环境:生于路边、山坡草地及森林边缘。

性状

性状鉴具细纵纹,表面绿色或黑棕色,被白色茸毛,折断面粗糙,皮部纤维性强,部疏松,最外一层表皮易剥落。多破碎不全,两面均被茸毛。头状花序着生于分枝端,花梗向下弯,近倒悬伏。棕色香,味苦,微辣。

以新鲜、色绿、无老者为佳。

功用

性味】味苦;辛;性

【功能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感冒发热;高热惊咽喉肿痛;痄肋;牙痛;尿路感染;淋巴结结核;疮疡疖肿;乳牛腺炎

【用法用量】服:汤,6-15g,鲜品15-30g;或鲜品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含漱或洗

【注意】胃虚弱者慎服。 《滇南本草》:"芸香草,胃虚弱者忌,胃寒者忌用,误用令人不思饮食,呕吐。""慢惊不宜服此药,慢惊乃脾气不足,无可去,无可清,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核型胚乳

下一篇 柔荑花序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