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脑膜炎奈瑟菌肺炎

膜炎奈瑟菌(neisseriameningitidis)起流脊髓膜炎,至于膜炎奈瑟菌肺炎,有不少人认为是继发于膜炎奈瑟菌血症的一种少见的化脓性迁徙并症。临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突变、湿啰音等变化。膜炎奈瑟菌肺炎临床过程无特殊性,因而临床上易漏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突变、湿啰音等变化。若在人群集......
目录

症状体征

膜炎奈瑟菌肺炎临床过程无特殊性,因而临床上易漏诊。表现为咳嗽、咳脓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突变、湿啰音等变化。若在人群集中的地如军校、托儿所或医院中同时出现许多细菌性肺炎病例时应警惕本病的可能,若在上发现中性粒细胞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依赖于进一步的细菌检查。普通的咳痰培养或鼻咽部、部拭子培养有时难以获得阳性结果,往往需要经气管吸取标本才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

疾病病因

膜炎奈瑟菌又称膜炎双球菌(diplococcusintracellularis),为需氧的革兰阴性球菌,呈或豆,常成对排列。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通常采用液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培养。细菌在5%~10%CO2,温度为35~37℃,湿度为50%的环境下生长良好。选择性培养基有利于标本膜炎奈瑟菌的分离和鉴定。如改良Tayer-Martin(MTM)琼脂含有多种抗生素能抑制生长较快的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有利于膜炎奈瑟菌的生长。本菌对冷、干及消毒极为敏感,于体外易自溶,故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鉴定膜炎奈瑟菌要依据表现、革兰染色、对葡萄糖和麦糖的氧化利用和免疫反应(试验,如检测特异性荚膜多糖)等。膜炎奈瑟菌是典型的革兰阴性球菌,其细胞膜的外膜层含有脂多糖内毒素。据菌体荚膜层的多糖,前至少可分成13种清型,其中A、B、C、X、Y、Z和W-135型在临床上日趋重要。

流行病学

人类是惟一的传染源,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部,带菌者对周围人群的危险性大于病人。在非流期间人群带菌率不到5%,但有资料认为人群带菌率可高达5%~15%。在流期间人群带菌率显著增高,可达50%~100%。在年青人集中的人群中如军队、校等处,膜炎奈瑟菌感染极易起流膜炎奈瑟菌所致呼吸系疾病是在本世纪初被认识的,尤其是在1918~1919年流感流期间,膜炎奈瑟菌是重要的呼吸道病原菌。此后,由膜炎奈瑟菌起的肺炎很少有报道。直至70年代,随着细菌检测技术的进步,有膜炎奈瑟菌肺炎的报道才不断增多,如Y型膜炎奈瑟菌肺炎曾在某军事基地有过暴发流。据统计资料分析,过去10余年中,在普通人群及医院人群中,呼吸系统感染的清型为Y型和W-I35型,其传播途径要通过沫直接从空传播。呼吸道感染了流感病毒或腺病毒的人群更具有易感性。

病理生理

膜炎奈瑟菌的免疫反应是复杂的。新生儿体的杀菌抗体在出生6个月后消失;儿童和青春期少年,无论是患严重膜炎奈瑟菌感染,还是亚临床感染,或上呼吸道有非致病的膜炎奈瑟菌共生,均可刺激机体产生杀菌抗体。杀菌抗体在补体C促进下可免疫溶解致病菌。缺乏针对某种特异性清型的杀菌或荚膜抗体的个体,易于发生该种清型细菌的寄殖和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获得保护性抗体后,可大大减少发病的可能性。膜炎奈瑟菌侵入人体后,如人体免疫力强,则可迅速将病原菌杀灭,或成为带菌状态;若体缺乏对该清型的免疫力或细菌毒力较强,则病原菌在后鼻咽部定居并上呼吸道侵入邻近组织起感染。下呼吸道通过吸入带菌沫颗粒而受侵犯,而且多在先有病毒感染所致的呼吸道分泌过旺、黏膜损伤、微生物清除力减退的基础上发生。可以见到气管肺炎,大浸润甚至组织坏死,脓肿成等病理改变。由于没有膜炎奈瑟菌肺炎的动物模型,前尚缺乏详细的现代病理组织资料。

诊断检查

诊断:原发性膜炎奈瑟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与肺炎球菌肺炎类似,表现为咳嗽、咳脓痰胸痛畏寒、高热,以及相伴出现的肺实变,湿啰音等体征变化。早期常有咽喉炎表现。X线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斑影的气管肺炎和大浸润,常见于下或右中叶,约20%病例伴有胸腔积液。鉴诊断临床需注意与肺炎球菌肺炎相鉴。 实验室检查:液细菌涂检查若在上发现中性粒细胞有革兰阴性双球菌,应高度怀疑本病,确诊依赖于进一步的细菌检查。液细菌培养普通的咳痰培养或鼻咽部、部拭子培养有时难以获得阳性结果,往往需要经气管吸取标本才有可能获得阳性结果。其他助检查:X线表现无特异性,包括斑影的气管肺炎和大浸润,常见于下或右中叶,约20%病例伴有胸腔积液

治疗方案

治疗应据临床微生物诊断结果和在特殊机构流的微生物特性及敏感性的调查结果进.如可能,在治疗机会性感染时,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治疗应停止;明确的严重粒细胞缺乏病人可输入粒细胞.

1.抗菌药物治疗前,青霉素即使应用小量对多数病例也是有效的,并发脓胸或其他并发症患者仍可选用青霉素,但量应加大至每天600万U以上。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氯霉素,每天2~3g,分4~6次给予。第三代头孢菌素,磺胺嘧啶利福平等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

2.对症支持治疗包括给氧、保暖、保持呼吸道的湿化和通畅,同时应保护功能,防止多器官功能衰竭。

并发症

膜炎奈瑟菌血症

膜炎奈瑟菌肺炎药品:青霉素 氯霉素 头孢三代

预后及预防

掌握免疫受损患者发生感染的式有助于及早识始适当治疗。持续的医院监测,了解到变弱或丧失的防御系统的特异部位或类型及在特殊机构流的微生物特征也有帮助。

奈瑟菌感染可用抗生素预防。阴道腔切除子宫后,结肠直肠关节管的外科手术,艾滋病病人的囊虫感染也可用抗生素预防。然而广谱抗生素,大抗生素的使用,或系统的抗生素预防最终会起耐药菌株的感染,用抗生素治疗的病人应密切注重叠感染的迹象。

屏障有助于控制和预防感染,在诊断和治疗操作中应严格无菌。护理人员进行气插管或从切气管中吸时应戴无菌手套,吸液导管等应消毒处理,且为一次性的。面具,喷雾瓶及与病人道直接相连的其他器材应消毒,且每天更换;这些设备也可用2%戊二醛或2%酸洗涤,然后彻底洗净和干。或者整套设备用0.25%乙酸喷雾,然后洗净也可满足每天对通气器材的清洁;对压送体的器械也应做到完全清洁。

预防:

1.消除传染源膜炎奈瑟菌沫传播,故就地治疗隔离病人,消除传染源是非常必要的,通常至少在治疗的头24h应隔离可疑的病人。

2.药物预防和疫苗预防药物和疫苗预防对于降低流脊髓膜炎发病率,控制流脊髓膜炎的流是安全和有效的,已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对带菌者或易感人群,可用青霉素利福平米诺环素药物预防,或应用含有A、C、Y、W-135清型的四价疫苗接种进免疫预防。但药物和疫苗预防能否保护易感者预防呼吸系统的原发感染,前尚无这面的资料,尚待观察研究。

预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松子仁

下一篇 外胚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