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鼻腔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原体为病毒,仅少数由细菌起。本病患者不分年龄、性、职业和地区,某些病种具有传染性,有时可起严重的并发症。核酸检测阳性,确定感染新冠奥密克戎病毒时,可能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新冠上呼吸道感染通常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症状要表现为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干、痒或灼热感,甚至后滴漏感。一......
目录

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好发。要通过含有病毒的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染。多数为发性,在候突然变化时可起局部或大范围的流。由于病毒表面抗原易于发生变异,产生新的亚型,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因此不仅同一个人可在1年多次罹患本病,而且间隔数年后易于起较大范围的流

发病原因

1、病因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起。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胞病毒、腺病毒、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约占20%-30%,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2、诱发因素: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力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

3、发病机制:当机体或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降低时,原先存在于上呼吸道或外界侵入的病毒和细菌可迅速繁殖起发病,尤其是老幼体弱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旁窦炎、扁体炎者,更易患本病。

临床表现

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类型:

一、普通感冒(commoncold)

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以鼻咽部卡他症状要表现。成人多数为病毒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干、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

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涕,2-3d后涕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轻度畏寒头痛。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充水肿、有分泌物,部轻度充

二、急性病毒性咽炎喉炎

1.急性病毒性咽炎:多由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肠病毒、呼吸道胞病毒等起。临床特征为部发痒和灼热感,咳嗽少见。流感病毒和腺病毒感染时可有发热和乏力。体检部明显充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且触痛。腺病毒咽炎可伴有眼结膜炎;当有吞疼痛时,提示链球菌感染。

2.急性病毒性喉炎:多由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及腺病毒等起。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伴有部疼痛及发热。体检可见水肿、充,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和触痛,有时可闻及喘鸣

音。

三、疱疹峡炎

常由柯萨奇病毒A起,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检查可见,软垂、

及扁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有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偶见于成人。

四、结膜热

要由腺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临床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及结膜明显充。病程4-6d,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儿童多见。

五、细菌性-扁体炎

多由溶血性链球菌,次为流感嗜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起。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检查可见部明显充,扁体肿大、充,表面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部无异常体征。

检查项目

1.常规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常增多,有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现象。

2.病原检查

因病毒类型繁多,且明确类型对治疗无明显帮助,一般无需明确病原检查。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病毒分离鉴定、病毒检查等确定病毒类型。细菌培养可判断细菌类型并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用药。

临床诊断

据病史、流鼻咽部的症状体征,结周围象和胸部影像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一般无需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或病毒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初期表现为感冒样症状的其他疾病鉴

1.过敏鼻炎

临床症状与本病相似,易于混淆。过敏鼻炎与本病不同之处包括:

(1)起病急骤,可在数分钟突然发生,亦可在数分钟至2小时症状消失;

(2)鼻腔发痒、喷嚏频繁、涕呈清水样;

(3)发作与温突变或解除周围环境中的变应原有

(4)体检可见黏膜苍白、水肿分泌物涂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性感冒

患者可有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但具有下列特点:

(1)传染性强,常有较大范围流

(2)起病急,全身症状重,畏寒、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明显;

(3)鼻咽部炎症症状和体征较轻;

(4)病毒为流感病毒,必要时可通过病毒分离或明确诊断。

3.急性传染病

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性出热、流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伤寒斑疹伤寒)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或流区应密切观察,并进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

(1)麻疹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前驱期症状,约有90%的患者在发病后2~3天在上颌第二磨牙部位的颊黏膜上可见灰白色小斑点(科氏斑),上感无科氏斑。

(2)流性出要传染源是类,流具有地区性。可有头痛痛、眼眶痛(俗称三痛)症状发热、出损害为3大征,典型患者可有发热期、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期。上感全身中毒症状轻,要以鼻咽部卡他症状

(3)流脊髓膜炎 部分患者初期有咽痛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症状,很快进入血症膜炎期,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皮疹。后期可有剧烈头痛病出现膜刺激征。要传染源是带菌者,通过沫传播。

(4)脊髓灰质炎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起的急性传染病,未应用疫苗的儿童易感。前驱期大多出现上感症状,部分进入瘫痪前期,出现体温上升、肢体疼痛感觉过敏神经系统症状瘫痪器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

(5)伤寒 发热为期最早期症状,可伴有上感症状,但常有缓脉脾大玫瑰疹,伤寒病原检查阳性,病程较长。

(6)斑疹伤寒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斑疹伤寒多见于夏秋。一般起病急,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发病第5~6天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疾病治疗

1.对症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保持空流通。

(2)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

(3)抗鼻塞鼻塞黏膜充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

(4)抗过敏 感冒时常有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

(5)镇咳 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镇咳药

2.病因治疗

(1)抗细菌药物治疗 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脓苔、咳黄等细菌感染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酯类或喹诺酮类

(2)抗病毒药物治疗 有一定的疗效。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甲基金刚烷胺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病毒;吗啉胍对流感病毒、腺病毒和病毒等有一定的疗效。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3.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小柴胡应用较为广泛。

预后不良

本病病情较轻、病程短、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年老、体弱、基础疾病较多,尤其并严重慢性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者,可因严重并发症预后不良。

疾病预防

增强机体自身抗病能力是预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办法。

1.避免诱因

避免受凉、淋雨、过度疲劳;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避免脏手接触、眼、。年老体弱易感者更应注意防护,上呼吸道感染时应戴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出入。

2.增强体质

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能力是预防本病的法。

3.免疫调药物和疫苗

对于常、反复发生本病以及老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酌情应用免疫增强。有适应者可注射呼吸道多价菌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锯齿缘

下一篇 裸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