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宫崎肺吸虫症
概述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宫崎肺吸虫是主要病原虫,患者曾在肺吸虫病流行区居住或旅行,特别是具有生吃或未煮熟的溪蟹或喇蛄或饮用溪流水而发病。
(二)发病机制
人因生吃,腌吃,醉吃含肺吸虫棘蚴或河虾等而污染,棘蚴被吞入人体后,经消化液的作用,囊壁破裂,童虫逸出,穿过肠壁进入肺脏,破坏肺组织形成虫囊定居。
症状
自生食螃蟹到发病大约1个月至半年左右.而在呼吸道症状发病前1~2个月先有腹痛等腹部症状,据日本报告的31例有关本病的记载,症状:胸痛12例,咳嗽8例,背痛6例,气短5例,腹痛3例,胸闷2例,血痰2例,无症状4例,记载不详1例。
2.肺内多有空洞病变,病变多态性(圆,椭圆,长方形及多角形)。
3.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
检查
末梢血查嗜酸细胞,≤10%的1例,10%~20%的6例,20%~30%的6例,30%~40%的6例,40%~50%的4例,50%~60%的1例,60%~70%的5例,无记载2例。
鉴别
与卫氏肺吸虫症不同之处有以下几点:
③末梢血嗜酸细胞计数,因本病吸虫有异位寄生和迷人的习性,所以较之后者计数高,大多数病例高于30%,少数例高于50%,甚至达70%,血IgE值的上升几乎都有,铃木昭次等人认为本病不同于卫氏肺虫症之处还有后者肺内多有空洞病变,病变多态性(圆,椭圆,不整形)及多房形;还有本病治疗较后者更为困难,费时长。
并发症
预防
同卫氏型并殖吸虫病。该病可在流行区或到达流行区内,通过生食或半生食石蟹、蜊蛄、沼虾、红娘华或饮用生的溪水及食具(刀、砧板)的污染获得。预防本病的关键是切实做到不生食或半生不熟的石蟹、蜊蛄及生水等以预防感染,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便,避免虫卵随雨水冲入溪流污染水源。患者一旦得病,应彻底治疗。
治疗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